曹晶潔 蔣成松
摘要:所謂的“新常態”是相對于我國GDP增長速度的“常態”而言的。在我國目前經濟增長緩慢、環境治理、資源整合壓力較大的新常態的形勢下,電力企業也應該積極的調整生產結構,找準并抓住其與企業進行轉型的契合點,只有這樣企業才能更好更快的發展?;诖吮尘跋?,本文就新常態下電力企業的經濟活動展開論述。
關鍵詞:電力企業;新常態;經濟活動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3-0000-01
近些年來,經濟增長速度的逐漸放緩,導致我國各行各業的發展開始進入“新常態”的形勢,由于市場經濟的持續性低迷,所以對于經濟活動來說產生了較大的壓力。基于我國目前的經濟基礎,以煤電為主的電力生產結構將面臨著一系列的改革。首先,急需對煤電倒掛的形勢進行調整;其次由于我國開始重視對資源與環境的整合工作,所以導致電力企業急需改變經營的重心;最后,由于資金短缺,資金鏈斷裂所帶來的問題也急需電力企業解決。
一、電力企業發展現狀分析
受經濟進入新常態的影響,我國電力企業的經濟活動、經濟發展方式、經營結構也開始做出了逐漸的調整。首先,經濟活動開始向著更高級、更合理的方向進行演進;其次,經濟發展方式也開始向著集約、效率型增長;最后經營結構也從傳統的產能結構不合理向著做優、增量進行調整。在新常態的大背景下,對于電力企業的成本構成也提出了新要求:首先要從傳統的粗放煤電轉向新能源的利用;其次要將高科技含量的工藝代替傳統的生產工藝;最后要從環境資源成本較大的發電形式轉向水電及其他資源節約及環境保護的方向。在上述形式出現后,我國電力需求的發展出現以下特點。
首先,據有效數據顯示,1995—2015這十年間電力消費的年均增速在10%左右,但是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后,對于電力消費在 “十三五”期間,預計年增長率將處于5%—7%之間。而到21世紀20年代后期,我國將逐漸的進入到后工業化時期,而目前的支柱性產業也將會面臨著升級與改造,即工業產業在我國經濟增長的構成中的比重將大幅度下降,高耗電產品的產量也將呈現出逐漸下降的趨勢。其次是用電結構及用電方式的轉變;預計第三產業將代替第二產業的用電比重,逐漸成為社會用電量過程中的主要增長力。但是就我國目前的發展形勢來看,第二產業的用電比重仍然占有絕對的分量。
二、新常態背景下電力企業的調整
(一)低碳環保的要求
電力生產是國民經濟發展和人們進行生產生活的基礎,因此,為了穩定社會的發展以及人們生產生活的需要,必須使其在新常態下保持穩定的發展。新常態對于電力生產結構提出的要求是向著清潔低碳的目標轉化。環境保護與減壓是我國“十二五”規劃至“十三五”規劃過程中的主要目標。其中對于電力行業的要求是要帶頭推動低碳環保的發展方式。但就目前我國現狀而言,大氣污染嚴重,全球氣候變暖,因此,電力企業更應該加快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工作。據可靠的調查數據顯示,預計到2020年,我國的非化石能源的消費將占一次性能源消費的15%左右,而2030年相比2020年將增長5%。經濟新常態成為推動電力產業生產結構轉型的重要因素,它成功的實現了能源節約、高效使用的目標,同時也滿足了電力增長的需求,科學的協調了供需之間的關系??梢哉f新常態為電力生產向著低碳環保目標的轉變提供了機遇的同時也使其面臨著更大的挑戰。
(二)管理體制改革的要求
經濟發展水平、技術水平、市場供需、國家建設以及國有企業改革是我國影響我國電力產業改革的主要因素。我國電力體制改革經歷了以下幾個時期:在計劃經濟時期,我國電力技術發展較為緩慢;改革開放時期,由于與市場需求開始增多,所以電力企業開始嘗試自負盈虧進行經營;改革開放初期時,電力生產仍然是采取統一調度、統一規劃的管理方式;而到了21世紀初期時,國家對電力體制進行了深化改革,許多的電力企業都進行了拆分重組,從而建立了大型的電力集團,而經營自主權也開始由電力集團進行核算。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電力產業開始逐漸市場化,進而對國家的建設以及市場的需求達到了進一步的平衡,而電力產業的市場化,也直接推動了我國煤炭行業的發展。
三、電力企業經濟活動調整
(一)經營戰略的調整
電力企業要提高內部經營能力以及創新能力,首先應該做到在認清自身優勢的基礎上,對現有的資源進行整合,從而適應新常態的發展要求。電力企業若想成功實現轉型,必須在重視戰略調整的基礎上,開展符合市場規律的有效的、穩健的經營,以實現企業內涵式的發展,將改革的風險最小化。在客戶與資源供需的產業鏈上,清楚的捋順上、下游的關系,以達到能源使用效率提高的目標。
(二)產業結構布局的調整
面對目前如此嚴峻的經營形勢,電力企業應該努力的提升經營管理的執行力和創新力。首先應該加快對大容量、高效率的、低排放的煤電項目的開發的步伐;其次應該以市場的需求為基礎,對產業結構進行合理布局。在布局的過程中,要將煤炭、科技、交通運輸狀況等,作為布局的重要考慮因素,對其進行合理協調。以市場需求基礎,逐步的實現產業結構的升級與調整。
(三)實現綠色、低碳、清潔化生產
電力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應始終將“低碳清潔,綠色環保”作為主要發展的目標去執行。大力的推進節能減排工作的開展,積極推進燃煤機組節能降耗,努力加強污染物排放控制,大力實施脫硫、脫硝以及除塵等環保項目的改造。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貢獻自己的量。同時,也應該將科技創新為主導,努力的提高科技產業對于生產經營的服務能力、對發展前沿的技術研發能力、對做強、做優電力企業所發揮的貢獻能力。
四、總結
綜上所述,電力能源作為人們生活以及進行工業化生產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能源,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常態的環境下,電力企業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與發展是適應新常態發展的必然要求,而新常態為電力企業產業結構調整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對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新常態的大環境下,對電力企業進行經營戰略調整、產業結構布局調整使其在綠色低碳環保的情況下進行發展,是符合當前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
參考文獻:
[1]胡梅.淺談新時期電力企業如何開展思想政治工作[J].東力企業文化,2013(14):54.
[2]朱玉艷.電力企業內部環境財務審計運作模式構建[J].企業研究,2013(18):99.
[3]沈和平.新時期電力企業如何開展內部審計工作[J].經營管理者,2013(2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