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佳林
一、耐心鼓勵,促使學生自主學習
自主,就是讓學生自己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以往課堂采用問答式教學,枯燥無味,課堂上學生昏昏欲睡,要想把學生的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就必須營造和諧氣氛。“親其師而信其道”反之“厭其師則厭其道”。在教學中,我采用“微笑教學”特別當把一個問題拋給學生,而學生不能準確回答時,學生會緊張得不知該說什么,這時我不是責怪和批評,而是給予微笑和鼓勵,對有進步和回答好的同學,給予肯定和鼓勵,這樣可以讓學生感到成功的喜悅。同時也鼓勵其他人找自身的差距和前進的方向,激勵他們得到更高的贊譽。教師營造這種寬松、民主、和諧的氛圍,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空間,使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自動地發(fā)揮出來,學得輕松自在。
在課堂中,我還嚴格控制分析講解課文的時間,力求精講,把課堂的大部分時間讓給學生,努力創(chuàng)造學生自己學習的機會,能放手的一定放手,不代學生學習,讓學生自主地運用“雙基”去解決實際問題。如自主運用工具書自學生字、新詞、自主運用閱讀方法讀懂課文。在教學中我還經(jīng)常采用“情景教學法”、“愉快教學法”等方法來進行教學,學生的注意力不易分散,會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來。
二、悉心指導,促使學生自讀質(zhì)疑
自讀,是指自己要擁有良好的讀書習慣。良好的讀書習慣對各科都很重要。葉圣陶先生指出“一篇精讀課文放在面前,只要想到這是一個憑借,要用來養(yǎng)成學生閱讀書籍的好習慣,就自然非教他們預習不可。”在教學中,我先教學生如何預習,指導他們按“導讀”提示自學,在文中尋找不解之處,進行質(zhì)疑,產(chǎn)生查閱的動力,爭論的欲望,獲勝的信心。良好的預習習慣能為課堂深入學習做好鋪墊。在教學中,我還下大力氣去培養(yǎng)學生一邊讀一邊想的習慣,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主動克服閱讀困難的習慣、使用工具書的習慣及勤于閱讀的習慣等。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讀書習慣,就能有規(guī)律地自己去讀書。
三、精心組織,促使學生自悟互啟
每一篇教材有其各自的特點,實際教學中,難點需要教師點撥一下,而其它部分,就讓學生小組討論或自己讀書思考來悟出道理。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東西,不是教師三言兩語就能強加給學生的,只有通過反復的朗讀,從語氣的輕重緩急、語調(diào)的抑揚頓挫、表情的喜怒哀樂中自悟情感。在教學中,我還通過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來讓學生自悟。閱讀沒有學生的獨立感悟是完全不可想象的,而在獨立學習基礎(chǔ)上的小組合作學習也不可忽視,學生往往在交流爭論中能夠恍然大悟。
實踐證明,盡量多給每一個學生自主實踐的機會,他們學語文的勁頭才會高漲,他們的學習能力才能提高。我們的語文教學才能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形成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使學生得到全面和諧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