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守兵
【摘要】在九年義務教育當中小學體育教育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強健體魄以及身心健康發展的關鍵。但在小學體育教育中,卻出現了小學體育教育“成人化”現象,對小學生發展帶來一定影響。而形成這一因素的主要原因包括很多方面包括學校、家長、教師等,所以本文就通過對小學生體育教學“成人化”現象進行分析,并明確其形成因素,在制定合理的解決措施,防止小學體育教學“成人化”現象的出現,為小學生體育知識的學習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提升學生整體水平,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防止 糾正 小學體育教學 成人化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8-0217-02
對于小學體育教學的“成人化”現象,會給小學生成長帶來很多負面影響,會是小學生對體育運動技術技能認識不全面、教學效率直線下降、學生出現厭煩心理等問題,導致小學體育教學活動無法發揮其重要作用和良好價值。所以小學教師必須要明確形成小學體育教學“成人化”的因素,并根據成因制定有效的解決策略,從而為學生制定教學合理的體育教學活動,更好的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穩定發展。
一、小學體育教學中形成“成人化”現象的主要因素
從客觀的角度來講,造成小學體育教學“成人化”的主要因素有一些幾點,首先,欠缺較為明確的學段教材內容,在教學中只有教學目標和教學模式的設計,且沒有準確的教材來開展教學活動。其次,欠缺較為規范的課堂教學內容,教學中只擁有教學大綱。并且,也欠缺相對健全的體育運動器械以及與學生數相匹配的場地設施等。而正因為這些因素導致教師在開展小學體育教學時,欠缺良好的方向和目的,學生也知識學習一些感興趣的知識,整體教學效果并不明顯,甚至還有些學生對這樣的形式產生厭倦感,對體育教學內容失去了學習興趣。
二、糾正小學體育教學“成人化”現象的有效策略
(一)有效的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
隨著新課改理念在小學校園中的不斷深入,小學校園必須要嚴格按照新課改要求設計小學體育教學形式,并且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堅持素質教育思想,不斷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為學生設計更加符合其發展的教學形式,從而為小學生未來成長與發展奠定堅實有利的基礎。小學體育教學不僅僅要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要有效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從而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定堅實有利的基礎。體育教師也應該擺正自己的位置,發揮自身價值與作用,為學生設計更加有效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潛在能力,為學生未來發展和成長奠定堅實有利的基礎。
(二)較強對校本課程開設的重視
對于當前我國新型體育課堂教學形式來說,應該轉變傳統單一、枯燥的競技運動教學形式。對于新的體育課堂教學內容來說,其應該呈現出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應該將符合小學生更好發展的教學內容融入到其中,尤其要將與學生生活經驗以及生活實際息息相關的內容融入到其中,為學生設計更加貼切、符合其發展的教學形式,從而更好的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更好的帶動學生進入到學習狀態當中,全面有效的防止體育教學的“成人化”現象,更好的為學生營造合理的教學形式,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三)設計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的游戲教學內容
教師在開展小學體育教學時,應該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等因素進行分析與研究,為學生開展積極有效的活動項目,從而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更好的讓學生融入到體育課程當中。所以教師必須要根據學生特點知識科學合理的教學形式,并利用游戲教學的形式將不同內容融入到其中,讓學生能夠積極有效的參與到體育課程活動當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各種潛能,從而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為學生健康穩定的發展奠定堅實有利的基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喜好或個性特點開展游戲活動,例如,男孩子喜歡運動型活動,那么教師就可以根據男孩子的特點設計足球比賽或者籃球比賽,活動中還有讓孩子自己選擇游戲規則,并在教師的引導下共同完成游戲任務;而女孩子性格比較內向、恬靜,那么教師就可以設計一些符合女孩子的體育游戲活動,包括跳繩游戲、排球游戲等。
三、結束語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理念在小學校園中的不斷深入,小學校園必須要提升對素質教育的重視,并且也要明確體育教學的重要性,找出導致小學體育教學“成人化”現象形成的因素,在根據其問題制定合理的解決策略,從而更好的發揮體育教學的優勢,更好的促進小學生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吳慧丹. 淺析防止和糾正小學體育教學“成人化”的措施[J]. 當代體育科技,2013,(03):46+48.
[2]孟冬琴. 如何讓小學生喜歡體育活動[J]. 科技信息,20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