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穎+陳麗
【摘要】PBL教學模式是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教學方式方法改革的主旨是通過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學生的一切學習內容是以問題為主軸所架構,融合課程教學、實踐教學、輔助教學三種主要的教學途徑和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實現能力培養目標,提升教學質量和效果。
【關鍵詞】PBL教學模式 高職人才培養 工程造價專業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8-0241-01
一、PBL教學模式的改革背景
工程造價專業為我院骨干專業,同時入選了省級骨干專業建設。經過對畢業生進行跟蹤調查及用人單位反饋信息的基礎上,通過與用人單位近半年的溝通,發現我院培養的畢業生與企業對人才需求還有較大的差距,特別是解決實際工程的能力較差,究其原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主動學習的能力較差。我國的教育體制使學生長期處于被動學習的角色中,教師永遠是知識的主導者,部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較差,進入工作崗位后,知識應用能力較差,角色轉換存在困難,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
2.所學的專業知識無法應用到工作中。課堂教學以學科的延續完整性為主,實際工作從解決問題角度出發。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必須要讓通過合理、科學的教學模式改革,將兩者緊密的結合起來。
3.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的應對手段較弱。當工作中出現問題,學生往往束手無策,不知道從何去解決這個問題,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缺乏查閱相關工具書的能力。特別容易出現恐懼問題、遇到問題就害怕,導致在工作中喪失解決問題的勇氣,不能很好的適應崗位的需求。
針對這些問題,我院工程造價專業教學團隊,以省級骨干專業為契機,響應國家創新創業教育為出發點,確定了校企一體適應崗位需求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以PBL教學模式為此次改革的重點。以“問題”引導為切入點,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什么是PBL教學模式
PBL教學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基于問題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典型教學方法,是一種以問題為核心,以解答問題為驅動力,以分組闡述、展示、討論及相互交流為手段,以激發學生積極主動自學、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為主要目標的全新的教學模式。PBL的教學目標尤其要突出學生的獨立自學能力、創新思維能力、資料組織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
三、PBL教學模式的改革思路
1.PBL教學模式總體思路
PBL教學模式是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強調以學生主動學習為主,而不是傳統教學中以教師講授為主。將學習與工作的任務或問題掛鉤,使學習者投入問題中;設計真實性任務,強調把學習設置到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通過學習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來解決問題,從而學習隱含在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要求在課堂教學中穿插實踐性教學,兩者不能完全意義的分開。 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運用在工程造價中是以造價案例為先導,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導向的啟發式教育,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教學目標。此教學法的精髓在于發揮問題對學習過程指導作用,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專業課程體系改革
課程體系改革的內容是分為以下三個子項目:PBL模式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的開發,課程評價建設、彈性課程體系。
1)課程體系開發
PBL人才培養模式課程設置和編排方面應該做到靈活、多樣和時效。應該及時收集工程中典型的問題,隨時調整課時和課程比例,補充“時鮮”理論學習內容,使高職在校課程能“應市場之需而相機而動”。
2)課程評價建設
課程體系改革要做到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能夠緊密聯系、彼此融合。通過學分轉換制,保障理論和實踐聯系的“途徑暢通”,加大解決實際問題在成績評定中的比重,借助學校實訓室或者相關企業的評價,讓學生不用再死板的進行試卷的考核,突出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性,對于成績的評定,力求不拘常規。
3)彈性課程體系
根據學生就業崗位的需求,選擇相應的學制,解決問題能力強的學生,能夠達到企業崗位要求的時候,提前走向工作崗位,完成學習向就業的“資格晉級”過渡。由我校專業教師和企業專家組成教學團隊,保證能力強的學生,提前進入工作角色,利用學校的實訓室,跟著企業專家完成工程基礎性工作,既有實際工程問題,又可以較好的接受專業知識,同時學生可以根據個人不同的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崗位。這樣學生可以較好的有一個職業的定位,增強了學習的主動性和目的性。更有利于PBL教學模式的開展。
3.師資隊伍建設
高職教育首先是培養動手能力的高技能、高素質人才,高職院校要能夠培養出合格的高職人才,教師隊伍的建設是重中之重。PBL教學模式作為一種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對教師自身的素質和教學技巧有很高的要求。不但對本專業、本課程內容熟練掌握,還應當扎實掌握相關學科知識,并要具備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良好的組織管理能力。要善于調動學生積極性、寓教于樂、控制課堂節奏等技巧。教師應該熟悉教學大綱和學生的能力情況,這樣才能規劃好學習的重點、難點,制定有針對性的討論提綱,選擇出適當的工程案例,此為做好PBL教學的基本前提。目前校內教師會教不會做,企業外聘教師會做不會教。因此,實施系統性的教師培訓計劃是這次改革的重點。定期選派教師外出到合作企業接受鍛煉,參與到企業的實際工程中去,鼓勵教師參與到工程的全過程,定期邀請專家學者和企業專業技術人員來我院給予教師,進行典型工程案例培訓指導。
4.學生團隊精神的建立
問題探究是以“小組協作“的形式完成,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充分討論和交流,有助于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能力。學生在共同探究問題的過程中紀要善于合作,又要用于承擔責任,逐漸提高交往技能。學生自由組合成6—8人一個團隊,協同完成“問題”的分析整理,學生暢所欲言,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自信心及溝通表達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特別是對于自我約束不強,自我學習能力不足的同學,能夠感受到團隊中積極的氛圍,為今后的工作培養更健全的人格。
四、結束語
PBL教學模式是一種不同于傳統教學模式的新方法,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其他教學模式作為補充。需要全系教師共同努力,轉變教學觀念,才能將這種教學模式真正的用好、用活,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為行業培養出真正的“高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劉春城.PBL教學模式在工程訓練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 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04.20
[2]于瑛英、蔣洪偉.PBL教學模式對教師即學生素質要求的研究,中國電力教育,2013.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