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剛+李萍+仲成
【摘要】為更好的培養本科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以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立足于南京師范大學生科院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高水平的科研師資隊伍,以導師實驗室為基礎,結合南京師范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和英才培養計劃等項目平臺,生科院根據自身專業特點和資源配置,在學業導師制的基礎上全面實施本科生學術導師制。本文從學術導師制的建立目標、依托思想、體系形成和實施成效等方面介紹了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本科生學術導師制的建設和實踐過程。
【關鍵詞】學術導師制 本科生 創新能力
【基金項目】南京師范大學教育教改研究課題。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8-0246-02
21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生命科學在20世紀90年代已占據了人類知識創新活動的領導地位,21世紀仍然是自然科學發展的重心[1]。生命科學是系統地闡述與自然生命特性有關的重大課題的科學,與人們的日常生活休戚相關,涉及農業、畜牧業、水產養殖、環境保護、醫療衛生等多個學科領域,是當今全球最受關注的基礎學科之一。生命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需求也促進著化學和物理學的發展,同時在闡釋生命現象的過程中與哲學、社會學和倫理學等學科交互影響。
我國大學教育承擔著培養高級專門人才和知識創新、科技創新的重要任務。本科教育是我國基礎人才培養和高精專人才培養的基石。“為創造性而教”是當前和今后我國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的基本信念,培養大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功能和主要任務[2]。生命科學是一門實踐的科學,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操作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培養學生多學科思維交叉、擴散思維、創造性思維成為了生命科學本科教學中的重中之重。
南京師范大學通過整合不同學科的優勢構筑人才培養平臺, 在本科教學中注重實踐環節, 強化學生的自主和創新能力培養。生命科學學院依托國家生物理科基地班和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整合學院生物各學科領域里的教授博導,大力推行本科生學術導師制,在打好學生現代生物學理論功底的同時,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一、學術導師制在生命科學本科教學中的必要性
1.新時期大學本科教育的需求
本科教育是現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基礎,是大學教育的主體組成部分,其精髓在于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 。隨著我國人口紅利的減少和老齡化的到來,如何更好的培養人才以適應社會經濟發展,提高人才使用效率成為人才培養和人才管理的重要內容和任務。培養服務經濟建設的應用型人才和學術研究及各行各業的領軍型人才,都離不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2.生命科學學科特點
生命科學是實踐科學。生命科學本科教育除了通識教育外,還有大量專業性的基礎課程教育等。專業課程數量和內容繁多,包括生命科學導論、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生理學和生態學等課程。這些基礎專業課往往理論性強,如果缺少實踐輔助學習的話會導致學生無法理解課程內容,從而使得學生產生倦學和厭學的心理。另外,生命科學研究進展日新月異,新技術、新理論和新突破層出不窮,學術導師制為本科生了解學科最新研究動態和先進的研究方法提供了平臺。此外,生命科學研究更注重研究的延續性,一項研究的突破往往需要以年為單位,這也要求生命科學的本科學生需要提前進入實驗室,從事自己的專業學習和畢業設計課題的研究。
二、本科生學術導師制的建立
1.設立學術導師
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是一個研究型的二級學院。2014年生科院全面啟動本科生學術導師制,將導師研究力量和師生互選共同結合起來,對學院的在校本科生實行獨立導師的學術導師指導制度。每位學術導師每學年指導1至3名本科學生。
2.學術導師制的實施
建立本科生學術導師制實行了師生互選后,指導導師首先對學生的專業知識進行摸底,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鼓勵學生了解導師實驗室的研究方向,參與實驗室的科學研究。導師要求指導的本科生參加實驗室的組會,對實驗室的研究現狀和進展進行了解,并參與組會討論,在討論過程中強化知識學習和實驗理解。結合南京師范大學的博雅講堂,指導導師選定部分參考文獻要求學生進行學習,并指導學生自己進行文獻檢索和歸納總結,從而了解實驗室研究領域的研究情況和最新發展。另外,結合學校的英才培養計劃、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和國家理科基地本科科研訓練等項目,學術導師對有較好研究基礎的學生實行獨立項目研究指導,對學生的項目書撰寫及項目實施操作和項目總結進行全面指導。為了鼓勵本科生更加積極的參與導師的科研項目,學院在學生獎學金和保研名額等方面向參與科研論文發表的本科生做出一定的傾斜。
3.研究生助教
由于學術導師往往要指導多個本科生,同時還要指導數量不等的研究生,精力有限。在指導本科生的過程中,導師會安排實驗室的研究生對本科生進行實驗指導。首先讓本科生在研究生的指導下了解實驗室的安全規章制度,了解生物實驗安全操作手冊等,熟悉實驗室的環境。觀摩學習實驗室的研究生如何進行相關的實驗操作,讓本科學生明確自己需要做的實驗內容,并讓研究生對本科生進行一對一的指導講解。研究生作為本科生的指導學長學姐,負責教導本科生,使其從零開始逐漸熟悉實驗室環境,認識各種儀器設備,并學會使用方法。另外,研究生助教還會在導師不在的情況下,為本科學生進行實驗問題解答,及時解決本科生實驗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三、學術導師制的作用與成績
1.學生對科研的反哺
《禮記·學記》有言:“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教學相長,不單是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知識,老師也同樣在教的過程中發現一些問題所在。本科學習是專業學習的開始,本科生是專業研究領域里徹頭徹尾的“新丁”,他們雖然專業知識不夠系統,但往往思維活躍,求知欲強,充滿想象力。本科生參與實驗室的科學研究,往往會產生很多的奇思妙想,可能為指導老師帶來新的研究思路和啟發。
2.提升教學質量,提高學生能力
實施學術導師制,引導本科生進入實驗室參與科學研究,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應用,還能夠更好的培養學生的科研思維和創新能力。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科研開發能力的高素質人才以適應社會經濟生活的發展是當代大學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開展學術導師制,引導學生參與科學研究,不但強化了學生的理論知識,培養了學生的科研思維和動手能力,同樣還培養了學生的責任感和吃苦耐勞的良好品德,提升學生在就業和升學等方面的競爭力。
全面實施學術導師制三年來,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本科生的動手能力和科研水平大幅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全面提升,從而推動了學院本科生的應屆升學和出國率的升高,近三年來,生命科學學院的本科生升學出國率都在60%以上。各升學的科研院所及其他用人單位對我院培養的本科生的科研水平和動手能力都有很高的評價,從而促進了后續學生的升學就業,形成了良性循環。
四、結語
改進教學模式,提高本科教學質量,是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課題,也是我國人才培養的重中之重。學術導師制有利于培養生命科學專業本科學生的科研興趣、創新能力及綜合素質的培養。學生參與科研項目,甚至獨立完成科研任務,使得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全面了解從文獻檢索、文獻歸納、實驗操作、實驗問題解決、數據處理和論文撰寫等科研的各個環節,培養了學生的科研思維和能力。學術導師制不僅有利于本科教學,也有利于科研隊伍的鍛煉培養。當然,目前的學術導師制也還需要進一步的改進完善,比如在教師精力有限的情況下如何保證效率,如何平衡傳統考核和導師制下的學生考核。另外,如何更好的考慮學生特性從而更科學的做好師生互選,以為制定更合理的激勵和考核措施防止部分導師制流于形式等都成了未來改進的方向。
參考文獻:
[1]陳竺.生命科學的發展趨勢及我院的戰略思考. 中國科學院院刊, 2003, 18(3):170-175.
[2]譚頂良.高等教育心理學.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6. P135-P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