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濤
摘要:幼兒園安全管理直接關系到幼兒的身心健康,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分析了幼兒園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并進一步探討了提升幼兒園安全管理水平的措施。
關鍵詞:幼兒園;安全管理;問題;措施
一、引言
幼兒園是幼兒集體生活與學習的一個重要場所,幼兒園的安全管理狀況直接關系到幼兒的安全與健康。然而近幾年,幼兒園內所發生的一些公共安全方面的事故卻時有報道,幼兒園發生的一系列安全事件,說明我國在幼兒園安全管理方面存在諸多漏洞,而所有的這些安全問題基本上均來源于管理問題。
因此,我們應根據新形勢,及時找出管理過程中的漏洞,對癥下藥,盡可能避免安全事件的發生,促進我國學前教育健康有序地發展。
二、幼兒園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校車及餐飲的安全管理存在漏洞,安全制度不完善
首先,校車安全是幼兒出行是否安全的重要環節。但有些幼兒園在這方面存在不少問題,如:將面包車充當校車行駛;校車嚴重超載等。同時,多數幼兒園都會負責幼兒的午餐與下午餐,有部分幼兒園卻未能很好地保證食堂內餐具、食品的衛生。
其次,絕大多數幼兒園都會制定安全管理制度,但不少幼兒園存在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執行不到位等現象。其他存在的問題還有許多,如:缺乏急救藥品及器材,一旦幼兒發生意外,不能在第一時間為幼兒采取急救措施;忽視教師的安全教育培訓;未給所有幼兒購買人身傷害保險;幼兒園內與周邊建筑的檢查制度落實不到位;沒有建立完善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等。
(二)日常安全教育形式過于單一化,環境安全存隱患
從整體上而言,我國幼兒園日常安全教育形式過于單一化,主要的形式是:為幼兒發放讀書、播放電視以及反復說教叮囑。而幼兒園孩子的年齡一般在4~7歲,他們年紀小,身心發展很不成熟,對于書本與電視等媒體不能做到有效識讀與理解,對于說教叮囑這樣的機械式記憶,孩子們能否記住都是不可控制的。如,我國每年都會發生幼兒溺水、摔傷以及觸電等事故,當然主要原因在于監護人的疏忽,如果加強對幼兒安全方面的危險警示符號識別以及逃生的演練教育,對于減少這類事故發生率還是很有幫助的。所以,對于幼兒園階段的小朋友,其實更應注重教育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讓幼兒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另外,我國有些幼兒園,尤其是農村幼兒園,由于資金有限沒有操場,只能借用周邊社區廣場或者直接將孩子們圈在小院子里進行一些戶外活動,更談不上各種規范標志的設置、相關設備與設施的老化保養與定期維護。這樣的現狀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容易給活動中的幼兒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三)幼兒園安全管理發展水平不均衡,事故處理不科學
我國各類幼兒園安全管理發展水平不均衡。從整體上而言,民辦幼兒園的安全管理水平明顯低于公立幼兒園,且多數園內具有本科學歷的幼師并不多;城市幼兒園的安全管理水平高于鄉村幼兒園;托班、小班及中班的幼師更注重孩子們的安全管理,卻時常忽視大班幼兒的安全管理,其實大班孩子更是好動好奇心強的年齡,更應加強安全教育。
有些幼兒園發生安全事故之后會出現師生混亂的局面,如,幼兒園教職工不能有效控制現場秩序、未能及時通知幼兒家長、由于幼兒不擅于表述自己的不適感,未能給予及時的救治等,這些不僅可能會造成事態擴大,而且也極易導致幼兒家長對幼兒園產生誤解。
三、提升幼兒園安全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改變幼師教育觀念,進一步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幼兒期是孩子成長的特殊階段,我們不能只注重智力培養,也應關注幼兒人身安全,教會孩子們自我安全保護。一方面,幼兒園教師要改變自身的教育觀念,采用多種形式相結合進行安全課程的教育,如:聯合交通、消防等機構進行實戰演練;結合故事及案例,與幼兒一起討論安全問題;開展防傷害、防溺水、防觸電及其他自然災害等事故的應急逃生教育。
針對現有多數幼兒園存在制度漏洞的問題,幼兒園應進一步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涉及面較廣,如:入園登記、監控、入園物品檢查、上下學接送管理、晚離開幼兒園的幼兒交接、園內設施的保養與維護、園內及周邊建筑的檢查、校車管理、飲食管理、應急預案等。只有制定完善的、全面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為做好幼兒園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保障。同時,所有制度不可成為一紙空文,一定要堅持落實、嚴格執行。
(二)加強鄉村幼兒園的資金投入,提升幼師安全管理能力
針對城市幼兒園與鄉村幼兒園之間存在的安全管理差距,各鄉村幼兒園應加大資金投入,確保園內健全的設施、全面的教材讀本、飲食的安全等。另外,幼師是幼兒園安全管理中最重要的主體,因此,提升幼師安全管理能力至關重要,可對幼師的安全技能進行定期的培訓、組織學習如何安撫幼兒情緒、如何疏導幼兒心理問題等。
同時,鼓勵并支持幼師進行繼續教育,這也是提升幼師安全管理能力的一個有效舉措。不少幼師工作數十年,積累了不少照顧幼兒的經驗,但專業教育方面的知識卻未能與時俱進。通過繼續教育,可以給幼師補充足夠的、新鮮的幼兒教育知識,這樣可以更好地肩負幼兒的安全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