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娟
小學是人生一個新的起點,兒童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成為一年級的學生,面臨著很多成長的問題,同時也出現很多心理問題需要解決。
一、一年級新生的心理問題
孩子們進入新的校園,面對陌生的環境,接觸陌生的教師與同學,承擔學習中的壓力,遵循校規班紀的約束……一部分孩子不能約束自己,會出現適應不良現象,引起心理和行為上的一些問題。
1.人際交往方面出現問題。一年級新入學兒童中獨生子女占多數,孩子是家里的王子公主,凡事都“以自我為中心”,任性、自私是他們的通病,他們進入一個新的班集體后,與他人交往仍然以自我為中心,不愿意和其他孩子分享,從而導致孩子不能與人正常交往,更不會與其他同齡的孩子交往。
2.依賴心理非常嚴重。由于一年級小學生自身的特點,他們還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不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都必須在父母、老師和他人的關心和愛護下完成,養成了事事依賴,時時依賴的毛病。
3.注意力不夠集中,一年級孩子的課堂注意力在10~15分鐘,面對40分鐘的課堂,肯定不能集中注意力完成學習任務,對學習效果有影響。
4.自私,不愿分享。不管是學習用具還是小玩具,獨占的心態很重,在其他孩子需要的時候,不愿意與之分享。
5.好動,自制力差。沒有自我管理意識,對于校規班規等執行起來難,總會犯錯不斷。
二、箱庭療法的原理
箱庭療法起源于歐洲的一種心理療法,張日舁教授1998年將箱庭療法引進中國,它是在治療者的陪伴下,來訪者從玩具架上自由挑選玩具,在盛有細沙的箱子里進行自我表現的一種心理療法。制作箱庭并不需要特殊的技藝,制作過程就像是在玩游戲一樣,非常快樂,而且對孩子運用語言準確地表達問題和事件的能力要求不高。這樣的游戲過程使得來訪者沒有言語表達的壓力,沒有做不出作品的壓力感。伴隨著陪伴者接納、共感、靜默的態度,來訪者在這個“自由與受保護的空間”里能夠完全投入地專注于箱庭作品的制作,宣泄情緒,有效地表現隱藏于個體內心深處的沖突,將深埋心底的心理問題表現出來。它對兒童的心理成長和人格完善等多方面都起到了推動作用。通過箱庭制作,來訪者在無意識中流露出內心世界,卸掉那層掩飾的面具,潛在的自我治愈力被激活,將自己的心理問題有意識或者無意識地進行整理,最終使這些心理問題得到解決,促進孩子的心理成長。箱庭療法在學生心理咨詢與治療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語言能力的發展還不能夠完全表達自己的思想,游戲對于他們來說就是重要的表達與交流的方式,箱庭療法本身就是一種游戲,它的這一特點非常適宜一年級新生的心理發展,箱庭制作正好滿足了孩子發展的需求。目前,幾乎所有中小學都配備了箱庭療法的治療室,學校應該利用已有的箱庭治療室的資源,讓剛入學的一年級孩子制作箱庭,使孩子的這些心理問題得到疏導,從而讓孩子更快更健康地融入小學學習生活中。
三、箱庭療法的應用
開學初期,對于一年級新生來說是制作箱庭的最佳時機,學校通過心理老師制訂的方案,征求學生、家長和科任老師的支持,對一年級新生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個體和團體的箱庭制作,力爭在開學初解決新人學孩子的各種心理和行為問題。學校重點利用開學第一周時間,把第一周設定為箱庭制作周。為了讓一個班的孩子能夠和諧地融入班集體,可以開展以班級為單位的團體箱庭制作系列,老師宣布制作規則,班級的孩子按要求進行箱庭制作,通過幾次的團體制作,孩子們互動中相互了解,磨合中學會相處,學會理解,學會包容,學會互助,學會選擇,學會分享,學會專注。可以開展以科任教師和孩子們為單位的箱庭制作系列,通過制作加強孩子和科任老師的溝通,師生有了更深的了解,并且建立了良好的關系,從而為教學服務。可以開展以班干部為單位的團體箱庭制作系列,通過制作打造一支團結合作的班干部隊伍,做好老師的幫手,協助老師開展好班級活動。可以開展以問題突出孩子為主的個人箱庭制作系列,通過制作箱庭解決孩子入學出現的各種心理和行為問題。箱庭制作中所營造的包容與安全的心理氛圍,使孩子們感覺到受到保護,而制作成員之間按照順序去擺放玩具,又能使孩子出現的心理問題得到整合與反思,促使他們共同成長。通過箱庭制作,可以交流團體成員的感受,建立彼此更深更積極的情緒和行為。通過箱庭制作,可以理解他人的想法,改變自己的思維,促進孩子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成員之間彼此認同,孩子們漸漸感覺到自己和班級整體的關系,自己是整體的一部分,相處得會更加親切。通過箱庭制作,可以提高成員的責任感,箱庭制作有很多規則,遵守規則制作箱庭,增強了自己對團體的責任感。通過箱庭制作,可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以及對學習任務的關注度。通過箱庭制作,可以使孩子們的情緒愉悅,課堂表現更加穩定。通過箱庭制作,可以使孩子們在互動中得到幫助和認可。箱庭制作促使孩子心理健康積極地成長。
箱庭療法應該在小學新入學的孩子中得到大力的應用,學校和老師應該多為孩子創造機會,讓孩子多去制作,讓孩子們在箱庭世界中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