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剛
摘要:大學生就業問題,屬于經濟周期的研究領域。中國金融經濟隨著改革進程的不斷改變,在市場化機制中呈現出不同的市場景象,就業問題的現實性和嚴重性是急需采取相關策略進行解決。所以有必要對金融經濟周期對大學生的就業影響進行探討分析。
關鍵詞:金融經濟周期;大學生就業;影響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3-000-01
金融經濟周期完全打破我國大學生的傳統就業模式,當前不管是大學生還是其他社會人士均面臨這嚴峻的就業問題。傳統的就業政策不再滿足當前的就業形勢,在經濟體制、產業體制等的改革調整下,為大學生就業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本研究就對我國金融經濟周期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進行探討分析。
一、金融經濟周期對大學生就業結構的影響
(一)金融經濟周期對大學生就業素質的影響
當前,我國高校在人才培養模式方面,主要是對計劃經濟體制模式的沿襲,雖然新課改教育理念不斷的在各階段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滲透,但是仍然存在過于強調理論教學,對實踐技能培養有所欠缺,所以很多大學生畢業后都不符合用人單位的工作要求。雖然很多用人單位為新入職員工設置了崗前培訓環節,但是金融經濟周期對大學生素質結構的影響,難以通過崗前培訓彌補矯正。而且很多用人單位也會因為經濟周期的影響,減少對員工培訓的投資,以達到節省成本的目的。另外,很多用人單位在招聘環節對應聘人員的的技能要求、經驗要求等也會有所增加,而這對缺乏一定社會經驗和技能不足才剛畢業的大學生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因為崗位競爭力關鍵在于工作經驗和技能符合要求。
(二)金融經濟周期對大學生就業專業的影響
高等教育,需要以滿足市場產業發展為前提進行專業設置,高校專業結構和專業設置都需要與市場發展規律相一致。但是在我們國家,高校專業設置并沒有對這一規律引起重視。到現在為止,很多高校都還沒有設置像貿易、管理、金融以及經濟等市場發展所必須的專業,仍然過于注重向社會輸出服務領域的管理型人才,但是我國的產業格局要求市場上必須具備大量的生產領域技術型人才。在金融經濟周期的影響下,高校這種專業錯位的形式,導致高校大學生在進入社會中后,面臨有崗位沒人去,有人沒崗位做的尷尬局面。這樣的情況在經濟周期的影響下還會進一步惡化。因為在經濟周期中像貿易、金融以及房地產等會受到嚴重的影響,相對應的,這方面專業的大學生會出現嚴重的就業率下滑現象。同樣的,很多用人單位會通過精簡管理類崗位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所以在經濟周期的影響下,很多長線專業的大學生在畢業之后很有可能面臨改行就業的局面。
二、金融經濟周期下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建議
(一)調整大學生就業機制
在金融經濟周期對大學生就業機制的調整,主要是保障大學生順利就業。一方面,為了規避大學生就業的不公平性,需要采取相關措施解決一些權貴家庭中的大學生對就業資源的侵占,做好大學生公平就業的保護機制,比如用人單位可以通過互聯網等方式向畢業生公布相關通告,避免信息被截留。在招聘過程中,需要嚴格監督招聘人員,避免徇私舞弊的行為出現;另一方面,高校應該加強就業指導,表面大學生結構性就業困難。首先,高校可以從大學生剛入校時,就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就業指導,在學業的推進過程中,有秩序的進行就業規劃和指導。其次,高校應該注重對大學生就業形勢、職業等方面的分析,并加強學生應聘技能的培訓,為學生搭建見習平臺。與此同時,公共崗位應該適當增加崗位供給量,比如公務員招考,在這幾年過來雖然也放寬了招考條件,但是很多崗位仍然要求報考者具備一年以上的工作經驗,這就給大學生帶來報考無門的局面。所以,政府應該根據市場經濟的發展,適當放寬報考限制,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報考機會,擴大大學生的就業道路,分散其就業壓力。
(二)調整大學生培養機制
高校教育會因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出現漸進擴展狀態。高校擴張要想得到社會經濟的支持,需要順應社會的發展需求,才能保證大學生畢業之后有更廣的就業選擇。很多高校在大學生的培養機制方面仍然沿襲傳統計劃模式,但是卻按照市場經濟模式進行就業指導,這是一種明顯的大學生培養體制的錯位現象,是造成大學生就業結構出現矛盾的主要原因。所以,高校應該加快大學生培養模式的改革速度,借鑒更多的市場培養模式。
大學生順利就業,需要供求雙方達成匹配,特別是時間上需要雙方都能進行調節。我國高校畢業生,都是在每年7月份畢業,在一個特定的時間中向社會輸出一大批畢業生,這具有明顯的周期性。但是用人單位對勞動力的需求并沒有周期性,所以高校應該靈活管理高校畢業生,大學生以完成學業為前提,隨時可以進入社會工作,從而緩解就業壓力。
參考文獻:
[1]李寧,寸曉紅.金融危機下大學生就業難的影響因素及對策[J].廣西教育:職業與高等教育版,2014,(1):13-15.
[2]鈕倩.智慧經濟視閾下促進大學生就業的對策研究[J].金融經濟:理論版,2016,(9):15-17.
[3]鄭淑真.金融危機形勢下大學生就業問題淺析[J].金融經濟:理論版,2014,(8):12-13.
[4]張婷婷,何錦龍.促進大學生就業的策略研究——高校人才培育模式再定位[J].金融經濟(理論版),2014,(4):20-21.
作者簡介:劉 剛,男,滿族,遼寧鐵嶺人,沈陽師范大學,教育碩士研究生院,15級研究生,碩士學位,專業: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