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
摘要:鐵路技術裝備條件達標基礎上,對列車的長度、重量進行進一步擴大提高,通常需要大功率機車的牽引的鐵路重載運輸。這一運輸方式在提供了服務的同時,還存在一些實際性問題,本文就鐵路重載運輸中出現的問題深入分析,通過對現狀發展的研究,探討組織策略以提高我國重載運輸的有效發展。
關鍵詞:鐵路重載運輸;發展動因;組織策略
中圖分類號:U216.4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3-000-01
前言
鐵路重載運輸顧名思義,就是用于運載大宗散貨的總重大、軸重大的列車、貨車行駛或行車密度和運量特大的鐵路。這種運輸方式提高了運輸效率,節省了一些運輸時間,而在運行中需要處理很多問題,為了使得鐵路重載運輸順利進行,需要考慮更多管理、軌道等問題,在實踐發展中不斷完善運輸質量。
一、重載運輸發展的內在動因
1.鐵路發揮其比較優勢的必然結果
經濟增長對于貨運量的要求不斷增加,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在不同階段對于相關貨運方面的需求也各有不同,主要體現在貨運需求的強度、流量、路徑以及各種運輸要求。社會經濟集約性程度使得對于貨運需求量不斷增大,然而需求強度卻在減弱,在較為緩慢的需求增長中對于運輸質量的要求則逐漸增高。對于貨運流量、流向及要求來說,需要通過優化經濟布局、調整產業結構等方法,使其順利發展達到產業升級的目的。
我國的運輸方式到目前為止,包括民航、水上運輸、管道、鐵路和公路運輸,其中鐵路運輸能夠適應更多運輸需要,自然條件影響較小,一直是運輸通道中的主要選擇方式。相比較而言,鐵路運輸在其他運輸方式中占有一定的優勢。首先,民航運輸確實是高速的運輸方式,對于天然障礙能夠跨越排除,但是對于貨物量的運輸有一定限制因素,機艙容量有限且成本較高,對運輸經濟和運輸的準確性帶來一定難度。水運對于運輸量而言具有一定優勢,然而由于水運有一定風險,容易被自然問題所影響,且運輸速度也比較慢。另外,油、氣運輸的主要方式就是通過管道,因此管道運輸對于貨物類型是有選擇性的。
為了實現我國交通運輸的長期發展,應該合理利用運輸方式,揚長避短以市場經濟為主要導向,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貨運的需求,建立高速、效率、智能化的綜合型運輸體系,使我國運輸可以長遠穩定的發展。國家重視鐵路運輸與現代化的結合,以較低的成本提供優質的服務,通過交通網絡化發展順應新時代的需求,縮短我國在交通運輸領域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2.鐵路貨物運輸需求特征
貨物運輸市場對于鐵路運輸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具體來說貨主對鐵路提出為實現貨物空間位移的要求,就是鐵路貨物運輸。通常來說,運輸需求通常需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要具有購買運輸勞務的欲望,另一個是具備購買的能力。只有滿足了這兩點需求,才可以實現運輸的需求,缺一不可。
社會經濟推動著整個運輸業的發展,社會上各個領域對于貨運的需求量也在不停地增長,使得鐵路貨運面臨緊張的局面。近年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穩定、持續增長,全社會貨運需求量也保持了較快的增長,而同時鐵路貨運也呈現出空前的緊張局面。以運定產的現象逐漸出現在一些企業,而某些重點物資如糧食、煤炭的運輸也存在一些運輸障礙。
大宗貨物運輸是我國鐵路貨物運輸中的主要方向,包括糧食、煤炭、木材等物質,這些物資的運輸量在鐵路總運輸量中占據較大比重。我國鐵路運輸發展逐漸走向成熟化,主要車流量走向是從北向南,由西至東的,經過長時間的貨運發展逐漸形成規律性較強的線路。在貨運交流過程中,不斷完善運輸質量使得列車能夠發揮最有效的貨運目的。我國重視建立開展主要煤運通道,使得我國大宗貨物的始發直達車流和空直達車流,在總車流量的占有量中有所提高,創造了更加良好的重載運輸條件。
二、我國鐵路重載運輸發展的組織策略
1.提高重載運輸的重視度
我國有著各種豐富的資源,但是也面臨著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給貨運帶來一定的困難。鐵路重載運輸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一問題,擁有非常有價值的發展前景,但是重載運輸的開展也會面臨一些問題。比如對于重載運輸的認識不到位,不夠重視這一運輸能力,無法深入運輸問題進行有效地發展。
需要我們盡快看到重載運輸的有利性,積極了解認識重載運輸的優勢性,為后續力量提供支持,創造方便的維修施工條件,為鐵路順利的運輸發展提供有效措施。就我國廣闊的地域面積來說,重質物資運量大、運距遠,應該提高鐵路線路的修建能力,需要在鐵路線路研究中不斷實施改革創新。
2.完善重載運輸的配套技術
重載運輸在我國的發展,需要完善重載運輸的配套技術。為了提高制動機的性能,解決好低速制動問題的路鐵,應該及時對相應裝置、車鉤和緩沖器性能等進行改進。還應該重視發展大載重、大軸重、大型化新型車輛。采用新型材料提高載重系數,同時減輕自重、增加載重。最后應該注意參考美國和加拿大的實踐經驗,組織科研力量,以求牽引動力的合理利用。
3.加強重載運輸的組織管理
重載運輸在我國發展的前提,就是擁有一個良好的管理制度,應該加強重建載運輸的組織管理。首先,應該進行相應的機制改革,針對貨源、貨流及運輸能力的問題,使其之間能夠有效結合,處理好產、運、銷三者之間的相互協調關系。另外,需要與我國國情結合,制定出有效的鐵路重載運輸持續發展計劃,根據規劃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制度。最后,應該對車流組織進行研究,對列車編組和車流組織方案進行改進管理,為了進一步形成完整的全路重載運輸網,充分發揮重載運輸的價值優勢。
三、結論
目前我國鐵路重載運輸還在不斷探索發展中,應該重視這一運輸方式的發展,并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推進鐵路運輸在全國的有效開展。在發展中以鐵路工電設備、鐵路機務設備、鐵路車輛設備的要求為主,滿足服務需求支持更高效的鐵路重載運輸發展。
參考文獻:
[1]程頡.鐵路貨運服務質量評價探討[J].鐵道貨運,2008(11).
[2]劉翀原,劉智春.我國鐵路重載運輸發展研究[J].武漢工程大學學報,2013(7).
[3]馮芬玲,陳治亞.鐵路重載運輸的經濟性分析[J].鐵道運營技術,2009(2).
[4]傅選義.鐵路集疏運系統規劃建設的實踐與探索[J].鐵道運輸與經濟,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