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劉金梅
摘要:目前,計算機網絡教學課時少,教學手段單一,以講為主,學生參與度低的現狀。文章提出改革教學方法,采用主次分明以及對比、圖例、比喻等多種教學方法,并結合網絡試驗教學等措施。通過改革教學內容,使計算機網絡教學效果明顯提高。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實驗教學;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3-000-01
一、計算機網絡教學要求
計算機網絡是電信、信工專業的專業拓展課程,在教學培養方案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使學生對計算機網絡原理及其相關技術從整體上有一個較清晰的了解;培養學生掌握TCP/IP體系結構及其協議的工作原理、局域網(LAN)技術、網絡互聯技術和網絡規劃技術;為今后學習各類后續課程和進一步擴大網絡知識打下良好的理論基礎。進一步鍛煉、培養學生具備的計算機網絡組建、維護和管理的能力,具備基本的網絡應用開發能力和網絡協議分析能力。通過課程講授和課程實驗、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二、計算機網絡教學現裝
對計算機網絡的教學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教學理論居多,導致晦澀難懂
計算機網絡的研究對象是計算機網絡的體系結構,研究的主要內容是以OSI模型,TCP/IP體系為核心的各層的協議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物理層、數據鏈路層、介質訪問子層、網絡層、傳輸層和應用層等內容。由于課時的限制,導致對計算機網絡內部的工作原理介紹得不夠透徹,晦澀難懂,學生理解不了,學習積極性不高,十分有意見。
2.教師以講為主,沒有很好得與學生互動
目前計算機網絡教學一般采用大課制,一連安排2個學時,學生常常高達幾十人。整個學時,老師為了趕教學進度,滔滔不絕講上2個小時,而很少與學生交流,忽視學生的認知。這種教學方法,大大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思維能力,完全是灌鴨式教學,不利于人才的培養。
3.實驗課時少,許多試驗課流于形式
計算機網絡是內容較多,再加上學校試驗環境的客觀限制,導致實驗課程安排很少,很難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中。另外,一方面教學成績考核主要筆試為主,實驗課成績為輔。學生為了考試拿到高分,常常著重死背理論知識,不重視實驗課程的實際練習,導致學習的網絡知識與實際應用脫節。
三、教學方法改革思路
1.主動創造教學情景,提高學生的認知
《計算機網絡課程》內容理論性較強,知識、概念、屬于較多,而且還有大量的通信原理,網絡算法,協議應用等。這些知識,如果只是泛泛而談,將會導致學生學習掌握不到要點,理解不深入,也學不到有用的知識。
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講解這些復雜的概念、術語和原理,設計一些與現實相關的場景,讓抽象的只是具體化來變成學生腦子中熟悉的事情。舉例,介紹串行、并行通信時,可以設計汽車在并行車道行駛,以及在過高速路的收費口等情景。在講廣播通信時,可以設計老師講課的場景,老師一個人講,大家都在聽,這就是廣播通信。老師在課堂上提問某個學生的問題,學生起來回答老師的問題,這叫點對點通信。以此類比,多設計教學場景,肯定會大大提高學生理解能力和創造性思維。
2.把多種教學手段融合在理論教學之中,讓晦澀難懂的理論變得生動起來。
(1)比較法。網絡課程中首先講述的是標準的網絡組織架構OSI 7層模型,但是在實際網絡架構中應用的是TCP/IP四層參考模型,這讓學生十分難以理解。對于它們之間的交叉關系的內容可以采用對比法,使學生更加清晰地理解。再比如,可以在課堂中詳細比較集線器和路由器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對加深學生對實際的網絡設備理解十分有益。
(2)類比教學方法。計算網絡協議是比較難懂的內容,但通過類比方法,可以起到比較好的效果,加深理解。比如,把TCP/IP四層之間的通信協議,可以類比層與層之間的語言,通過這些語言,可以讓網絡數據運轉起來。
(3)興趣教學法。在學習活動中,興趣是人類最好的老師,對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原理等,會去主動、積極地追求。因此,要想教好《計算機網絡》這門課程,一定想法設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要結合實際生活的具體應用,比如購物、支付、打車等,從而說明網絡的重要性和便利性,讓學生認識網絡,理解網絡的實用價值,增加他們的興趣。同時,注意引導學生發現身邊的網絡應用,給他們安排網絡應用課程設計,讓學生一開始學習,就帶著問題去了解網絡,提高學生的興趣點。然后,在逐漸展開課程教學,一個知識的講,并結合到學生的課程設計中,解答學生的疑惑,解決實際的生活問題。
3.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在學習計算機網絡理論的基礎上,要同時把網絡實驗融合在繼續活動中,重點培養學生理論知識轉化實際網絡中的技術能力,而且,學生通過邊做實驗,邊學習理論知識,會事倍功半,提高學習的主動性,改善學習效果。建議采用以下方法:
(1)網絡中心現場教學:建議計算機網絡教學第一堂課安排學校網絡中心機房,讓學生實地認知常用網絡中的設備,了解網絡連接的順序和方式,以及網絡中一些常用的術語。通過實地教學,讓學生看到相關網絡設備,從而有直觀的認識,然后再學習理論知識時,才會理解更到位,更快。
(2)邊教邊做,讓理論教學融于實驗課程中:讓學生動手做硬件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比如,認識網卡,了解網卡的功能組成,以及外部接口。更進一步,讓學生組建一個小型的局域網,了解其網絡組織結構。
(3)部署應用服務器,提高實際應用能力:給學生安排一些課題。比如搭建FTP服務器,通過FTP組建,學習服務器的IP地址設置、網絡故障的檢測與排除、ftp的使用等功能。
四、結束語
通過豐富教學方法,教學效果有了明顯提高。使學生理解計算機網絡的基本原理,及時了解網絡技術新的發展趨勢,掌握計算機局域網的組建、應用服務器的配置與管理等相關技術。通過該課程的講授以及學生的學習,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從而培養學生抽象的思維能力、系統分析能力、工程設計能力、辨證的思維能力和意識,提升學生的科學素質和水平。
參考文獻
[1]謝希仁.計算機網絡(第6版)[M].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社,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