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軍+嵇勇+汪瑾
摘要:基于港產城融合發展背景下,在“十三五”的發展理念指引下,首先對連云港市小微企業創新驅動發展情況實施調查研究,在此基礎上根據分析獲得的連云港市小微企業創新驅動發展發現的問題,診斷確認成因,最后構思設計基于港產城融合發展的“十三五”時期連云港市小微企業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關鍵詞:港產城融合發展;“十三五”;連云港市;小微企業;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選擇
中圖分類號:F293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3-000-02
一、連云港市小微企業創新驅動發展現狀與障礙成因分析
(一)連云港市小微企業發展現狀
根據連云港市統計局2016年6月份全市經濟發展情況統計分析,連云港市小微企業發展呈現如下基本特點:
1.新注冊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穩步增加。截至2015年6月末,全市私營個體戶數累計達19.3萬戶,同比增長13%;其中私營企業總數5.1萬戶,同比增長20.2%;個體經營戶總數約14.2萬戶,同比增長10.6%。
2.新增注冊資本高速增長。截至2015年6月末,全市私營個體經濟總注冊資本達到2093.9億元,同比增長39.1%,其中私營企業總注冊資本達到1984.1億元,同比增長39.7%,個體經營戶總注冊資本109.8億元,同比增長29.2%。
3.新增私營經濟從業人員繼續降低。截至2015年6月末,全市私營個體企業共計吸納就業人員57.8萬人,同比增長5.5%;其中私營企業吸納就業人員36.4萬人,同比增長1.9%;個體經營戶吸納就業人員21.4萬人,同比增長12.2%。
4.民營經濟稅收增長穩定。2015年1-6月份全市民營經濟實現稅收131.1億元,同比增長7.6%,占全市全部稅收71.7%。私營個體經濟實現稅收52.1億元,同比增長8.3%;其中私營企業實現稅收41.2億元,同比增長7.9%,個體經營戶實現稅收10.9億元,同比增長10%。
5.民營外貿出口下降。截至2015年6月末全市共有民營外貿企業723戶,占全市全部外貿企業的79.6%;實現進出口總額24億美元,同比增長9.2%,占全市進出口總額的60.4%;其中出口額12.8億美元,同比增長-2.4%,占全市全部外貿企業的63.6%。
6.私營企業貸款余額持續下降。截至2015年6月末,全市民營經濟銀行貸款余額為533.6億元,同比增長4.2%,占全市全部銀行貸款余額的30.9%。全市私營個體經濟銀行貸款余額為286.6億元,同比增長-0.5%;其中私營企業銀行貸款余額為211億元,同比增長-9.9%,個體經營戶銀行貸款余額75.6億元,同比增長40%。
7.規模以上民營工業效益良好。截至2015年6月末全市共有規模以上民營工業1387戶,占全部規模企業的85.1%;實現總產值1908.9億元,同比增長18.1%;銷售收入1824.9億元,同比增長16.7%;利稅總額180.5億元,同比增長19.5%;利潤總額114.5億元,同比增長23.9%。
8.民營增加值穩速增長。2015年上半年全市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547.1億元,同比增長11.2%,比全市GDP增幅高0.4個百分點;占全市GDP比重為51.1%,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2.8%,拉動經濟增長5.7個百分點。
(二)連云港市小微企業創新驅動發展障礙成因分析
調研發現,連云港市小微企業創新驅動發展障礙主要集中在:1.融資難、融資貴,是微企創新驅動發展面臨的首要瓶頸;2.稅費負擔過重,抬高了微企的經營成本,阻礙了創新驅動發展;3.原材料和基礎產品價格的上漲進一步抬高了微企的經營成本;4.招人難,留人更難,使得微企創新發展缺乏動力;5.經營管理水平低下阻礙了微企的發展壯大;6.過度競爭使得微企效益低下。
究其原因,一方面,小微企業自身演變發展有其內在的客觀規律,必須堅持以解決自身在經營能力和生存狀況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為重點,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通過自主優化、引進吸收、創新發展等方式,持續加強經營管理,積極推進創新創業,促進小微企業不斷改善自身發展環境,逐步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盈利能力和創新發展能力。
另一方面,小微企業由于先天不足,即使具有靈活的機制、頑強的生存心理,但靠其自身是難以改變市場弱勢的。這時候也客觀需要政府支持、幫助小微企業,提高小微企業的競爭能力,提升企業經營水平,促進小微企業不斷改善生存狀況,最大限度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企業健康發展。
二、基于港產城融合發展的“十三五”時期連云港市小微企業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選擇
(一)目標選擇
“十三五”時期連云港市小微企業發展必須認真貫徹“五大發展理念”,領會“四個全面”的國家戰略布局,主動適應并把握住連云港跨越式經濟發展新趨勢和大熱點,充分用足用好“一帶一路”等多重疊加機遇,積極爭取并有效對接服務連云港市新確立的發展戰略,在港產城融合發展中實現小微企業自身的創新驅動發展。
(二)路徑設計
1.推動我市小微企業自身在產業政策引領下發展的同時把握港產城融合協調發展下的機遇
我市小微企業分布于各行各業,在國家和地方產業政策的引領下小微企業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自身的生存問題,也具有一定的競爭能力和發展潛力,這是我市小微企業今后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基礎和現實保證。隨著我市作出加快港產城融合發展的決策部署,我市小微企業同時也具有了迎接港產城融合協調發展下的嶄新戰略機遇。我市小微企業可以抓住用好“一帶一路”等戰略機遇,積極對接以港興市戰略,圍繞港口建設和配套產業做好做足文章,在港產城融合發展中強化小微企業的服務支撐作用,港產城三方聯動,更好服務臨港產業和國際性海濱中心城市發展定位。其次把握好產業發展作為重中之重這個關鍵環節,深刻領會并積極參與產業強市戰略的推進,發揮我市小微企業的各自特點和優勢,力爭在連云港產業大發展中搶得先機、把握時機。這些產業組織、布局和結構變化給我市小微企業進行有效對接、聯動配套和支撐服務中心城市目標定位都提供了難得的項目和發展機遇。
2.推動我市小微企業自身發展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型升級
經過多年發展,我市小微企業依靠勞動、土地和資本等要素驅動經濟發展的道路已經窮盡,必須適時推動我市小微企業自身發展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大力發展科技型小微企業,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把技術創新驅動作為我市小微企業今天和未來的發展基點,夯實基礎,打好框架,實現我市小微企業自身的跨越轉型發展。針對我市各類不同小微企業的特點、優勢和定位,積極創造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氛圍、基礎和條件。小微企業自身必須強化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意識和能力,積極為創新驅動發展謀局布篇,科學規劃,增加資金投入,有效引進留住人才,實行內引外聯,競爭合作,逐步淘汰退出陳舊的經營方式和管理模式,適時切換業務轉型,實現我市小微企業自身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型升級成功。
3.推動我市小微企業自身在堅持科技創新引領作用下兼顧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等全面創新活動
我市小微企業在自身發展中必須強調突出堅持科技創新。首先需打造小微企業自身的技術創新體系。進一步爭取占有小微企業自身應有的創新驅動發展的市場主體地位,發揮小微企業自身的優勢和特點,強化技術創新引領企業發展的意識和能力,構建符合自身實際特點的技術創新體制機制、技術管理和人才管理等有效體系;積極打造“政產學研企”五位一體的協作分工、有機融合的創新產業鏈條,形成具有有連云港市小微企業特色的科技協同創新發展體系。其次我市小微企業迫切需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等全面創新活動對我市小微企業的發展同樣重要。我市小微企業自身應通過各類制度再設計等改革創新活動去有效破除制度壁壘和障礙,優化制度激勵約束機制,激活企業自身的創新活力和發展潛力,它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我市小微企業自身隨著組織發展和規模壯大其管理漏洞和缺陷將嚴重阻礙甚至破壞小微企業的發展,必須通過實施管理創新,提升企業管理效率和經營效益,共同發揮各類其他創新對技術創新的支撐服務作用。
4.推動我市小微企業自身根據實際情況走聯盟競合、專精特新的專業化創新發展道路
我市小微企業自身根據實際情況開展聯盟競合,不同行業間打造區域性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同類企業間可建立大中小型核心企業產業鏈配置對接機制。大中小型核心企業配套產業鏈的項目可以很好的提升信用評級,降低小微企業的融資門檻和融資成本,以此通過市場機制促進小微企業的融資效率。通過政府財政投入減輕小微企業對接成本,促進各類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為我市小微企業解決關鍵技術問題,增加小微企業新產品研發成功率,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同時,我市小微企業在創新發展中,應積極把大力培育“專精特新”專業化創新發展道路作為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的重要抓手,把集聚發展作為促進小微企業成長的著力點。
5.推動我市小微企業自身更加注重創新成果轉化與產業化,更加突出知識產權戰略的實施
在突出我市小微企業科技創新在轉型發展中的支撐引領作用,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對科技創新的需求,加強重大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推廣應用,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隨著企業競爭意識和能力的不斷強化,小微企業已經越來越重視科技創新和研發投入,創造、運用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和能力越來越強。進一步講,完善歸屬清晰、責權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知識產權制度,激發發明創造動力,把擁有和實施自主知識產權作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目標,大幅增加擁有白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產品,是我市小微企業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內容和關鍵環節。
參考文獻:
[1]丁國安.創新驅動:小微企業低碳發展方式轉型[J].生產力研究,2013,07:167-169.
[2]潘濤,賀新春,楊兆明,張安.石油企業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思考[J].石油科技論壇,2014,02:4-8.
[3]唐立.構建“五型”模式,推進企業創新驅動發展戰略[J].小微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4,07:5-6.
[4]單光輝.知識創新驅動:企業戰略管理理論發展的必然[J].改革與開放,2009,10:95-96.
[5]宋騰德.企業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策略與路徑[J].現代經濟信息,2014,24:70.
[6]鄭永娟.創新驅動下小微企業的發展對策分析[J].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05:27-29.
[7]王敏,徐麗華.論小微企業科技創新戰略與創新驅動發展[J].中國市場,2015,39:39-40.
[8]李政,任妍.“新常態”下民營企業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J].理論學刊,2015,10:32-39.
[9]黃鵬飛.創新驅動發展系統動力機制研究[D].西安工程大學,2016.
[10]祁小波.小微企業創新發展戰略選擇的動力機制探討[J].商業經濟研究,2016,11:112-113.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5-2016年度連云港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基于港產城融合發展的“十三五”時期連云港市小微企業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16LKT19);2016年度江蘇省海洋經濟研究中心開放基金課題資助項目《港產城融合發展視域下連云港市推進海洋產業強市戰略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JPRME201606);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任務項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共享發展的微觀收入分配理論研究與實證分析》成果之一(項目序號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