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漢琴
【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3--01
手術的成功與否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不僅需要精湛的醫術,還需要護理人員的默契配合[1-2]。為探究何種護理方式可提高手術質量,特選取近年來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行細節護理,并對其臨床療效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選擇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100例作為臨床研究對象,按照投擲硬幣的方式將其隨機平均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兩組。其中對照組患者中女性患者30例,男性患20例,年齡為18~69歲,平均年齡(36.77±5.81)歲;觀察組患者中女性患者28例,男性患者22例,年齡20~72歲,平均年齡(39.67±6.08)歲。確保所有患者在年齡分布、病情等方面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護理人員安排患者做好術前準備,術中密切觀察患者的各項指標,術中囑咐患者多注意休息,做好常規護理工作。
給予觀察組患者應用細節護理干預。根據《醫院內感染的預防與控制》守則制定護理方案。①術前護理干預,對手術部位以及周圍部位進行徹底的消毒。對需備皮的患者應在手術當日備皮,備皮時注意不要刮傷周圍皮膚。對需做腸道手術的患者術前進行口服抗菌藥物。②術間護理干預,患者進入手術間后,確保手術室門關閉完全,減少術間人員流動次數,確保環境內消毒情況。所有術中所需要的器械都經消毒達到滅菌水平。術中最大限度的減少對組織的損傷,確保壞死組織被完全清除。對手術部位沖洗時,需使用生理鹽水進行沖洗,且確保鹽水溫度為37度。如手術時間超過3小時或術中失血量較大,需根據患者情況增加抗菌藥物。③術后護理干預,護理人員在給患者患處換藥時需及時更換手套,確保手部無菌度。確保引流管通暢度,盡可能的盡早拔除引流管。對傷口進行實時監測,如有分泌物,則需對分泌物進行微生物細菌培養監測,根據檢查結果選用恰當的抗菌藥物。
1.3 觀察指標 患者對圍術期護理進行質量評定,分為術前準備、術中舒適度、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三個部分,每項10分。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5.0軟件處理,(%,n)表示計數資料結果,檢驗;(±s)表示計量資料結果,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經不同護理方法護理后的手術質量情況
兩組患者經不同護理方法配合手術后,觀察組患者的手術質量評分(26.54±3.71)分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手術是治療普外科疾病的主要治療方式,治療期間的護理配合尤為重要[3]。受患者年齡、營養狀況、免疫力情況等多方面影響,術后傷口處易發生感染。主要臨床癥狀為發熱、腫脹、發紅以及疼痛等,如未及時給予消除炎癥,嚴重者會引發全身炎癥[4]。給予患者行細節護理,由術間護士與臨床醫師共同配合做好術前、中、后的抗感染護理,可增加抗菌程度,減少手術部位接觸細菌的幾率。本研究表明,兩組患者經不同護理方法配合手術后,觀察組患者的手術質量評分(26.54±3.71)分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給予手術治療患者應用細節護理干預輔助治療后可為手術質量做出保障,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黎秀華.手術室護理中細節護理的應用價值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1):190-192.
[2]劉貴琴.細節護理對手術室護理質量及手術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4):46-48.
[3]馮緣.手術室全期細節護理對手術室患者護理質量及滿意度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16):85-88.
[4]張建.手術室正性暗示語言及細節護理對患者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2):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