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穗
摘 要:法務會計是全面建設法治社會的關鍵人員,尤其對于財務舞弊、貪污腐敗等違法違規事件的預防、審查有重大意義,法務會計人才素質的高低將直接決定法務會計的功效能否有效發揮。現階段,我國對于法務會計的重視度還遠遠不夠,法務會計的發展還存在大量問題,如教育培訓系統不完善、法務會計人才匱乏、法務會計從業人員素質普遍不高等等,而造成這些問題的根源在于對法務會計概念認識模糊、社會需求認識不足、基礎理論研究不到位等等。為此,本文對目前我國法務會計的人才培養情況進行了分析和探討,針對現階段我國高等院校在培養法務會計人才時所面臨的困惑提出了幾點意見,以供參考交流。
關鍵詞:法務會計;人才培養;措施;問題;方案
近年來,伴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產業結構的不斷升級以及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企業間的并購重組等經濟活動時有發生,隨之而來的是會計舞弊、財務造假、管理層犯罪等違法違規事件發生率逐年上升,因此社會對于法務會計的需求日益興盛。法務會計從業人員的工作職責主要在于以會計知識、審計為方法,并依照具體的法律法規,為當事人提供訴訟支持以及相關法律服務。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的法務會計人才培養尚處于起步階段,目前的法務會計從業人員數量、質量均遠遠不能滿足當今社會發展的需求,法務會計人才培養迫在眉睫。
1 培養法務會計人才的重要性
就目前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情況來看,會計信息嚴重失真已成為常態,經濟活動中充斥著大量的徇私舞弊、弄虛作假、貪污腐敗事件,財務報告的真實性、可靠性面臨著嚴重的信任危機,十分不利于市場經濟的繁榮與發展。
法務會計作為經濟發展的良性“催化劑”,有利于經濟類犯罪事件的解決、良好市場競爭經營秩序的維持。近年來,國外的大量實踐證明,法務會計是防止財務舞弊的新型有力武器,可有效規避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的現象,加大法務會計人才培養力度,對于會計資料質量的保證及我國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均有著深遠意義。
2 我國法務會計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2.1 學科屬性沒有明確定論,未得到官方認可
由于我國法務會計起步較晚,發展至今我國尚未對該學科的屬性進行明確定論,官方對于其的認可度較低,種種因素的交叉影響下,我國法務會計人才的培養受到了嚴重制約。首先,就法務會計所涉及的內容來說,其是法律、會計學、調查學、審計學等綜合基礎學科知識在內的一門交叉學科,對于法務會計究竟從屬于會計學還是法學,學界一直存在爭議,這種爭論的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法務會計教育的開展;其次,目前我國高校在開展法務會計教育時將其列入會計學或法學下的方向,即法務會計未被國家教育部列入國民教育專業目錄,導致學生不能明確判斷未來職業發展前景,不能保證用人單位對學生的認可。
2.2 缺乏系統的人才培養方案
調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的法務會計人才培養方案尚不具備系統性和完整性,教育過程中整體存在科目偏少、課時偏少、專業性學術活動偏少等問題。① 科目偏少,大部分法務會計專業的學生反映,相較于法學、會計專業而言,他們缺乏了大量相關的科目課程,如法務會計、舞弊審計、經濟犯罪偵查等特色課程,以致知識網絡體系不全面,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較低。② 課時偏少,由于學校對于法務會計重要性的認識不到位,導致學校對法務會計的課時安排過少,受到課時的限制,教師在講課時“講不精、講不細”的現象廣泛存在,許多重要的知識點一筆帶過,深入教學無法展開,教學質量和教學實效性嚴重降低。③ 專業性學術活動偏少,我國高校的法務會計教學中對法務會計人才的培養還僅僅停留在課堂上,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只能通過課本。而相關調查數據顯示,超過80%的同學希望能在教學活動中增加適量的專業性學術活動,確保其能夠更好的將理論知識和社會實踐相結合。
2.3 專業師資力量有限
法務會計作為一個全新的復合型學科領域,融合了會計、法學、審計、證據學等多個學科內容,但我國的法務會計教學主要由法學專業老師或會計專業老師擔任,受到專業限制,教師在教學時難免有所不足,導致學生無法將各學科融會貫通;此外,目前我國高校尚未開展法務會計博士教育,因此在未來短時期內,法務會計專業師資力量的增強將成為法務會計人才培養的一個不可逾越的問題。
3 改進我國法務會計人才培養方案的意見
3.1 明確培養目標
明確培養目標,是制定具體培養方案的前提。首先,應當明確法務會計的屬性,綜合各家觀點,筆者認為,所謂法務會計是以法學、會計學理論為基礎,同時匯集審計學、證據學等多學科于一身的交叉學科,其主體是兼具會計師、律師、調查員等技能的法務會計師,客體是經濟活動中的各類經濟欺詐、糾紛等違法犯罪行為,目標是綜合運用調查、估算、判定等技術方法進行法務會計實踐活動,進而為法律鑒定、法庭審理提供專家性意見。
其次,目標的制定嚴格遵循高等教育規律,做到目標定位源于實踐,又高于實踐,兼具專署性、簡明性、前瞻性以及可操作性。具體來說可做如下定位:學生具有基本的法學應用基礎、財務會計學功底,能夠在實踐中靈活運用相關知識妥善解決各類經濟糾紛,并能夠勝任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相關崗位的需求;碩士則需要具有深厚的法學知識和財務會計學功底,熟練運用法律規則調查取證,高效解決各類經濟糾紛,具有創新開拓精神,可勝任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等相關崗位需求;博士能夠自覺跟蹤國際市場競爭變化以及學科的發展變化,具有深厚的法學、財務會計學功底,可勝任跨國集團、高等院校、科研院的崗位需求。
3.2 優化課程結構
針對現階段我國法務會計教學過程中科目、課時、專業性活動偏少的情況,及時優化課程結構意義重大,具體措施如下:① 增加適量的會計、法律專業課程以及融合課程,法律教學標準朝司法考試方向靠攏,加重財經類課程比例,拓寬法務會計專業知識廣度和深度。② 合理舍棄實用性不高的課程,法務、會計雙科結合并融合多門其他學科知識的特點,使得法務會計專業學生的壓力較大,合理舍棄部分學科、優化課程結構,一方面能夠減輕學生負擔;另一方面可使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向學生傳授更多有用的知識,提高教學效率。③ 適當增加專業課課時、壓縮選修課課時,確保教師能夠將重點知識更細致、更全面地教授給學生,提高教學質量。④ 在保證學生校園生活多樣性的前提下,適當削減團學活動,與專業知識相關的學術活動,并將學術活動的開展提升至戰略高度,使其成為法務會計專業學生日常教學活動的一部分,形成“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學習氛圍。
3.3 完善教學方法設計
科學、高效的教學方法能夠使法務會計人才的培養事半功倍,當構建好具體的課程體系后,積極尋找配套的教學方法。傳統上,法務會計理論教學以講授為主,實踐教學以法律診所、模擬法庭等多種教學法結合為主,為進一步縮小理論與實踐的差距,筆者認為可引入微格教學法,首先,明確課程范圍,實驗實訓課的教學靈活運用模擬法庭教學、案例教學等;其次,制定方案,并將具體的教學方案分解簡化后分格,設置每一格的教學目的、對象和步驟;第三,完善相關教學設備,實況錄音錄像,周期性回放;最后,建立健全反饋評價機制,通過回放錄像,組織學生對實踐教學內容進行評議和討論,教師根據學生反饋意見對微格實踐進行不斷調整和完善,確保學生能夠通過教學實踐活動加深對于專業技能的認識、全面提升自我的實踐能力。
3.4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隊伍的建設直接關系到法務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教學方法設計目標能否實現,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意義重大。為此,筆者認為應從幾點入手:① 大力引進復合型教師,由于我國尚未開展法務會計的博士研究生教育,因此高層次法務會計專業人才的引進十分困難,為解決這一問題,可引進法學、會計學、審計學的研究生、博士生,從而改善教師知識的復合結構。② 加強對復合型教師的培養力度,積極開展在職培訓,組織法務會計專業教師進修、訪問、社會實踐,進而不斷累積專業知識、豐富知識結構。③ 聘請實務界專家兼職教師。從律師、會計師、審計師事務所以及相應的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引進既懂法律又懂會計的實務型專家,一方面彌補高校法務會計教師數量的不足,一方面強化教學活動中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法務會計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應當從目標定位、課程體系建構、教學方法設計、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入手,只有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才能不斷提高法學人才核心競爭力,使其在法治社會建設中發揮應有作用。
參考文獻
[1]唐金雪.探析我國法務會計人才培養方案[J].商業經濟,2012,(19):96-98.
[2]牛建平,王艷麗.我國高校法務會計人才培養困境與可能性出路芻議[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5):146-149.
[3]齊興利,王靜.法務會計:基于人才培養方案的實踐探索[J].商業會計,2015,(8):4-8.
[4]齊興利,張麗艷.法務會計:基于人才培養方案的實踐探索[C].//第五屆全國法務會計(司法會計)年會論文集.2013:163-171.
[5]牛建平.法務會計本科生專業承諾實證研究--以南京審計學院為例[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版),2014,(4):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