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衛高

【摘 要】 目的 探析疝環填充式和平片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江蘇省啟東市第三人民醫院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6例腹股溝患者,根據隨機方式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46例采取平片式無張力疝修補術,對照組40例采取疝環填充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研究組手術時間(52.4±8.9)min、疼痛時間(2.1±0.4)d、住院時間(4.3±1.2)d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明顯,P<0.05;兩者術后總出血比較差異P>0.05;研究組復發率為0%與對照組(3/40)7.5%比較差異明顯,P<0.05;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10.87%與對照組35.0%比較差異明顯,P<0.05。結論 平片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優勢更加突出,復發率低,并發癥少,值得推廣。
【關鍵詞】 疝環填充式 平片式 無張力疝修補術 腹股溝疝 臨床效果
腹股溝疝在臨床上十分常見,以腹外疝最為常見,可以采取手術切除疝囊,修補薄弱的腹壁,是有效、可靠的方法,傳統的疝修補術是將不同層次的組織強行縫合,具有張力大,復發率高等不足,目前已被疝環填充式、平片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所取代[1],為進一步探析疝環填充式、平片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的臨床效果,本文將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6例腹股溝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江蘇省啟東市第三人民醫院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6例腹股溝患者,根據隨機方式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46例:男性38例,女性8例,年齡22-78歲,平均(50.5±10.6)歲,斜疝40例,直疝6例;初發36例,復發10例;對照組40例:男性31例,女性9例,年齡23-78歲,平均(50.6±9.8)歲,斜疝35例,直疝5例;初發29例,復發11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組:本組采取平片式無張力疝修補術,給予持續硬膜外麻醉,切口長度4-6cm,在平行于腹股溝韌帶處作斜切口,找出患者疝囊位置并進行游離,如果疝囊比較小,可直接納入患者腹腔內,如果比較大,可將其橫斷后進行荷包縫合,對于遠端疝囊不必進行剝離,以免患者術后出現陰囊血腫的情況,然后根據患者疝囊大小進行補片修剪,將修好的補片環繞其精索,縫在內環上腹內斜肌及腹橫肌上。
1.2.2 對照組:本組采取疝環填充式無張力疝修補術,麻醉方式持續硬膜外麻醉,切口4-6cm,在腹部溝區域內作切口,找出患者疝囊并進行高位游離,如果疝囊比較小,可直接納入患者腹腔內,如果比較大,在將患者疝囊離斷后,開放遠端疝囊,待其回納于腹腔內,以錐形填充物塞入疝環內,并進行固定縫合,根據成形的補片放置在患者精索后及腹橫筋膜前方,網片縫合在恥骨結節組織。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經過疝修補術的手術所需時間、術中出血的情況、疼痛時間、住院時間,并統計術后并發癥及復發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以SPSS11.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對手術所需時間、術中出血的情況、疼痛時間、住院時間以正態計量資料(均數±標準差)表示,t檢驗,復發率、并發癥計數資料以比率表示,x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者各指標比較 研究組手術時間(52.4±8.9)min、術后疼痛時間(2.1±0.4)d、住院時間(4.3±1.2)d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明顯,P<0.05;兩者術后總出血量比較差異P>0.05;見表1。
2.2 兩組復發及并發癥幾率比較 研究組復發率為0%與對照組(3/40)7.5%比較差異明顯,P<0.05;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10.87%與對照組35.0%比較差異明顯,P<0.05。
3 討論
腹股溝疝十分常見,手術治療最為有效,傳統方式雖有一定治療效果,但是傳統的修補術有張力,術后恢復慢,并發癥多,且復發率高。近年來,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無張力疝修補術在臨床上應用越來越多,避免了傳統疝修補術的不足,減輕患者不適感,且修補效果確切,復發也比較少[2-3]。疝環填充式是目前國內廣泛開展的方式,是將網塞充填結合Lichtenstein手術,然后以平片加強腹股溝管后壁,進而達到修補的目的[4]。該材料是由聚丙烯單絲織成,和我們機體之間的相容性比較好,補片內的空隙中性粒細胞可以在補片空隙內自由出入,進而具有抗感染能力,在本研究也證實了此觀點,本組沒有切口感染的情況發生。平片式無張力疝修補術在基層醫院比較適用,是將補片和腹股溝管壁縫合,進而形成一種纖維組織層,從而到修補的目的,采取的補片對纖維組織繁殖具有刺激作用,促使纖維結締組織生成,并使其加固,同時也不會增加周圍組織的感染[5]。
本研究,研究組以平片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其結果顯示,手術時間(52.4±8.9)min、術后疼痛時間(2.1±0.4)d、住院時間(4.3±1.2)d優于對照組,差異明顯,研究組復發率及并發癥發生率均優于對照組,此結果說明,兩組無張力疝修補術均具有良好的效果,且平片式無張力疝修補術優勢更加明顯,這與以往報道一致[6]。不過在治療過程依然需要注意以下要點:(1)手術時應嚴格無菌操作;(2)操作中應止血徹底,避免因滲血導致補片和組織親和力下降;(3)術中應盡可能的避開患者高敏感區域或者累及神經分布的區域,進而減輕患者術后不適癥狀;(4)對于有慢性尿潴留患者,術前應保守治療后再行手術,進而降低術后尿潴留并發癥的發生幾率;(5)固定補片時應牢固,以免因滑動導致復發[7]。
綜上所述,兩種無張力疝修補術均具有良好的修補效果,不過平片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優勢更加突出,復發率低,并發癥少,值得進一步推廣,也更加適合基層醫院使用。
參考文獻
[1]張太遠.疝環填充式和平片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患者的臨床效果[J].醫療裝備,2016,29(17):10-11.
[2]熊曉林.疝環填充式和平片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的手術療效研究[J].亞太傳統醫藥,2013,9(6):113-115.
[3]石電威.疝環填充式和平片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的臨床對比[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36):7421-7421,7424.
[4]蒲志忠,王毓彬.疝環填充式和平片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療效比較[J].中國美容醫學,2012,21(14):18-19.
[5]徐穩深.疝環填充式和平片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效果比較[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6,32(4):20,106.
[6]王良春.腹股溝疝采用疝環填充式及平片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的臨床比較[J].醫學信息,2016,29(2):246-247.
[7]黃坤.疝環填充式與平片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患者的臨床觀察[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6,11(9):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