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目的:對依達拉奉在急性期腦梗死患者中的治療效果予以探討。方法:隨機選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8月間收治的急性期腦梗死患者40例,將其隨機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為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治療方案開展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依達拉奉開展治療。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且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在為急性期腦梗死患者開展治療的過程中,在常規治療方案的基礎上加用依達拉奉開展治療,能夠取得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應用中推廣。
【關鍵詞】 依達拉奉 急性期 腦梗死
神經內科一種常見的危急重癥就是急性腦梗死,該病具有發病急,危害大的特點,臨床上具有較高的致殘率與病死率,及時為患者探究有效的治療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1]。為了探究有效的治療方法,提升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本文就主要針對此予以簡單分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中隨機選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8月間收治的急性期腦梗死患者40例,將其隨機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其中對照組中包含有8例女性患者,12例男性患者,年齡處于43歲到82歲之間,平均年齡(62.5±3.5)歲;觀察組中包含有9例女性患者,11例男性患者,年齡處于44歲到83歲之間,平均年齡(63.3±3.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之間的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本次研究中所選所有患者都滿足中華醫學會第4屆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規定的腦梗死診斷標準,并且所有患者經過頭顱MRI+MRA檢查證實為急性腦梗死。并且排除存在心肺、肝腎功能不全、嚴重精神疾病、過敏體質患者。
1.2 方法
為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治療方案開展治療,具體的治療方法包含了維持水、電解質平衡、降低顱內壓、血壓控制、抗血小板聚集,穩定斑塊,持續吸氧等方面的治療。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上述常規治療方案的基礎上加用依達拉奉開展治療,具體的治療方法為:每天為患者開展依達拉奉靜脈滴注,將30毫克的依達拉奉加入到100毫升的生理鹽水當中開展靜脈滴注,半小時內滴完,連續開展兩周的治療。
1.3 療效判定標準[2]
應用NDS(改良愛丁堡神經功能法)對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進行評價,其中無效表示: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小于18%;有效表示:NDS減少處于18%到45%之間;顯效表示:NDS減少處于46%到90%之間;痊愈表示:NDS減少處于91%到100%。
1.4 統計學分析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18.0處理本次研究中的相關數據,以t檢驗處理計量資料,以卡方檢驗處理計數資料,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存在明顯差異,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具體數據如表1所示:
3 討論
患者在發生急性腦梗死之后,會導致缺血中心區的神經元在很短的時間當中發生不可逆的壞死,對于患者的生命安全產生嚴重威脅,但是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還存在救治成功的可能性,這就需要在臨床救治工作中,能夠采取有效的措施,盡可能早的將缺血半暗帶區的血流灌注情況予以恢復,并要做好相關神經元的保護工作[3]。
在實際的開展治療的過程中,及時為患者開展維持水、電解質平衡、降低顱內壓、血壓控制、抗血小板聚集,穩定斑塊,持續吸氧等方面的治療,能夠取得一定的臨床治療效果,但是僅僅依靠這幾方面的治療,難以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4]。作為一種新型的神經保護劑,依達拉奉是一種有效的羥自由基抗氧化劑及清除劑,將其應用于患者的治療中,其能夠味脂性自由基及氧自由基提供一個電子,從而發揮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此外,在實際應用當中,其能夠通過羥自由基的清除,從而發揮良好的過氧化脂質生成的抑制作用,這有利于防止過氧化損害的預防,從而對線粒體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也有利于細胞色素C的釋放,進而發揮減少細胞凋亡的作用,對于由于腦內花生四烯酸所導致的腦水腫具有一定的減輕作用。除了上述作用之外,依達拉奉還能夠發揮減少缺血半暗帶面積以及遲發性神經單元死亡抑制的作用,對于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5]。與其他藥物相比,依達拉奉具有比較小的分子質量,這使得其在實際應用中在血腦屏障中具有很高的穿透率,并且在為患者給藥的過程中,通常是通過靜脈滴注的方式為患者給藥,這使得其整個治療過程中能夠對大腦當中的具有高度細胞毒性羥自由基予以有效的清除。
綜上所述,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且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由此可見,在為急性期腦梗死患者開展治療的過程中,在常規治療方案的基礎上加用依達拉奉開展治療,能夠取得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應用中推廣。
參考文獻
[1]戈蕾,趙玉曉,常永霞,崔萬森,翟秀珍,馬秋云. 低頻重復經顱磁刺激聯合依達拉奉對腦梗死失語患者炎性因子及腦代謝產物的影響[J]. 海南醫學院學報2016,,:1-5.
[2]陳秀菊,劉海杰. 尤瑞克林聯合依達拉奉治療膽囊炎術后腦梗死臨床療效觀察[J]. 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6,(36):1-2.
[3]吳錦英,李欣明,馮兵,溫強,吳甲文. 丁苯酞聯合依達拉奉對急性腦梗死患者 TNF-α 、IL-1和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J]. 海南醫學院學報,2014,(24):158.
[4]李皓亮,魏桂榮. 依達拉奉聯合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苷脂鈉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研究[J].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6):53-54.
[5]陳宗勝,李雪芹,龐洪波. 依達拉奉聯合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分析[J]. 中國保健營養,2012,(06):539-540.
作者簡介;顧玲莉(1973.08)女 貴州平壩 本科 主治醫師 主要從事;神經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