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丹+高瑩
【摘 要】中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帶來一些新的矛盾和壓力,特別是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的壓力巨大。文章從我國養老服務現狀及解決辦法等方面對于老年人養老服務的社會問題做出初步探討。
【關鍵詞】老齡化 社會養老體系 社會化
根據1956年聯合國《人口老齡化及其社會經濟后果》確定的劃分標準,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占總人口比例超過7%時,則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顯示,2000年11月,我國65歲以上人口達到了8811萬人,占總人口比例超過7%,已步入老齡化國家行列。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我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總數達2.12億人,占總人口比重達15.5%,中國已成為世界上老年人口總量最多的國家。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帶來一些新的矛盾和壓力,特別是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的壓力巨大。目前中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思想、物質、制度等各種準備嚴重滯后,在建立滿足龐大老年人群需求的為老齡化社會服務體系方面,加快社會資源合理配置、增加為老服務設施、健全為老服務網絡的壓力巨大。因此,在此背景下對老年人養老服務的社會問題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現狀
(一)養老服務需求日益增大
新中國成立以后,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生活質量的改善和醫療服務水平的提高,中國人的健康狀況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預期壽命不斷增長。1949年新中國剛成立的時候中國人的預期壽命只有35歲,到1965年,中國人的預期壽命達到50歲,1968年達到了60歲,1993年達到70歲[1],2010中國人的預期壽命達到74.8歲,其中男性為72.4歲,女性為77.4歲[2]。隨著我國老齡人口的不斷增加,已經形成一個龐大的需要照顧的老年群體,養老問題已成為一個持續的社會熱點問題。
(二)現代家庭養老結構變化
中國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實施一對夫婦只能生一個孩子的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隨著社會不斷發展,計劃生育家庭已經成為中國家庭的主體。同時,在現代生育文化的影響下,育齡夫妻在孩子數量上逐漸選擇少生。當計劃生育家庭的父母進入老年時,一對由獨生子女組成的夫婦除了要撫養子女,還面臨要同時照顧四位老人的壓力,為老人提供養老照顧服務將成為他們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伴隨著社會的發展、家庭結構的變化和人口流動性的加劇,人們的家庭觀念以及與之相聯系的養老價值觀也在發生變化,家庭養老的觀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
(三)養老服務需求提高
伴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從單一的經濟物質需求向經濟、生活和精神等層面的全方位需求轉變,進一步實現經濟、生活和精神多層次保障的小康生活成為老年人的養老目標。隨著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不斷完善,養老服務的建設有了一定發展。然而,我國養老服務發展較為緩慢,面對老年人多樣化的服務需求,發展社會養老保障需要重視提供多樣化的養老服務。
二、對策
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養老服務體系,為老年人口提供他們所需要的養老照顧服務是中國社會迫切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一)養老體系社會化
面對我國日益嚴峻的養老形勢,需要調動全社會資源參與養老事業,促進養老體系社會化,并通過整個養老服務產業體系的建設和運作,帶動并促進我國養老產業的發展,建立起低成本高效率、低門檻、廣覆蓋的養老保障體系。政府一直以來都是中國老年人養老服務社會支持體系的主體。但是,老年人的養老服務單單依靠政府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特別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必須充分發揮社會其他機構對老年人養老服務的社會支持作用。
(二)以社區養老體系為依托
2013年國務院下發了《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5號),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功能完善、規模適度、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體系。社區養老服務就是通過政府扶持、社會參與、市場運作,逐步建立以家庭養老為核心,社區服務為依托,專業化服務為依靠,向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醫療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娛樂等為主要內容的服務。社區養老是以家庭養老為主,社區機構養老為輔;在為居家老人照料服務方面,又以上門服務為主,托老所服務為輔的整合社會各方力量的養老模式。這種模式的特點在于:讓老人住在自己家里,在繼續得到家人照顧的同時,由社區的有關服務機構和人士為老人提供上門服務或托老服務。
(三)機構養老為輔助
通過政府主導、社會合作的方式,在組織機構中為所有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醫療保健、精神慰藉等綜合性養老服務。同時呼吁盡快出臺相關法律法規,為老年人機構養老及養老機構提供一個完備的法律框架,從而明確養老機構和入住人員的權利和義務,明晰機構養老的基本目標和管理監督辦法,把養老服務機構納入規范化、制度化軌道,促進養老服務事業的健康發展。通過立法,使每一位國民都能公平享有機構養老服務,真正實現全民共享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成果。
三、結語
總之,隨著中國老齡化問題日漸突出,人們的老年社會服務需求日漸增強。為了更好為老年人提供社會服務,同時減少政府的財政負擔,亟須我們對其進行綜合治理和戰略性發展設計,為早日實現全民“老有所養”目標努力。
【參考文獻】
[1]國務院.中國人權發展50年[OL].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0/content_697853.htm,2003-01-20.
[2]國家統計局.我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達到74.83歲[OL]. 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rkpcgb/ qgrkpcgb/201209/t20120921_3033 0.html,2012-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