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H-*D]夏體淵,靳松,陳興位,王熾,李枝武,倪明,陳澤斌,任禛,陳麗娟,尹利方
(1.昆明學院農學院,云南昆明650214;2.云南省都市特色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云南昆明650214;3.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資源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5)
不同種植密度對烤煙K326產量和品質的影響
[KH-*3D]夏體淵1,2,靳松1*,陳興位3**,王熾3,李枝武3,倪明3,陳澤斌1,任禛1,陳麗娟1,尹利方1
(1.昆明學院農學院,云南昆明650214;2.云南省都市特色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云南昆明650214;3.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資源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5)
以烤煙品種K326為試驗材料,研究4種種植密度(13 500、15 000、16 500和18 000株/hm2)對烤煙農藝性狀、經濟性狀和化學成分的影響。結果表明,隨種植密度的增加,煙株株高增加,最大葉長寬和平均葉重顯著降低;烤煙產量、產值和均價呈先升后降趨勢;當種植密度為16 500株/hm2時,煙葉內在化學成分協調性較好;綜合分析認為,試驗條件下K326的種植密度為13 500株/hm2對達到烤煙優質適產目標最為有利。
烤煙;K326;種植密度;經濟性狀;化學成分
20世紀80年代,烤煙品種K326從美國引入中國云南,目前其種植面積占中國烤煙種植面積的28.9%,是云南烤煙主栽品種之一[1]。確定適宜的種植密度是生產高產、優質煙葉的重要環節之一[2]。種植密度通過改變煙株有效截光葉面積、群體光合效能和田間微氣象條件[3],進而影響烤煙的產量和品質。
有關種植密度、不同留葉數對烤煙產量和品質影響的研究很多,顧學文等[4-5]研究發現合理配置種植密度與移栽期,能夠有效調控煙草的生長發育,進而對烤煙等級構成產生重要影響;王瑞等[6]研究了種植密度對烤煙不同部位葉片光合作用的影響。結果表明,隨種植密度的降低,葉片凈光合速率下降率逐漸降低,降低種植密度可以延緩光合功能的衰退,使同化產物的積累時間延長;劉朝科等[7-8]研究了種植密度與施氮量的交互作用,研究發現通過調節種植密度與施氮量,可調控旺長期和成熟期葉片硝酸還原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因此,探究一定條件下烤煙的適宜種植密度對該地區的烤煙生產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本研究通過在曲靖市富源縣營上基地進行不同種植密度試驗,探討不同種植密度對烤煙K326產量和品質的影響,以期找出適合當地條件的種植密度,為曲靖市富源縣烤煙生產提供理論依據。
1.1 試驗材料
試驗在曲靖市富源縣營上基地單元內進行,供試材料為當地主栽烤煙品種K326,試驗選用地塊水肥條件一致、肥力均勻、排灌方便。于2014年4月19日移栽,田間管理措施同當地優質煙葉生產常規技術,施用肥料為煙草專用復合肥。
1.2 試驗設計
試驗根據種植密度設置4個處理,分別為C1:株行距1.2 m×0.6 m(13 500株/hm2)、C2:株行距1.2 m×0.55 m(15 000株/hm2)、C3:株行距1.1 m ×0.55 m(16 500株/hm2)、C4:株行距1.1 m×0.5 m(18 000株/hm2),采用隨機區組設計,每處理3次重復,共12個小區。
1.3 試驗方法
每小區選取100株生長良好的煙株,封頂后7 d采用煙草農藝性狀調查方法(YC/T142-1998)[9]調查記錄農藝性狀。成熟時分小區采收,采用三段式烘烤工藝進行調制,按照國家烤煙42級劃分標準(GB2635-1992)[10]進行分級、記產。烤后煙樣采集各處理的C3F,按中國煙草種植區劃研究[11]中采用的分析方法測定其化學成分。
2.1 不同種植密度對煙株農藝性狀的影響
煙株的農藝性狀反映了其生長情況,良好的農藝性狀是生產優質烤煙的基礎。表1可見,在封頂7 d后觀測到煙株的莖圍和有效葉數無顯著差異,而株高和最大葉長寬差異顯著。隨著種植密度的增加,煙株的株高呈上升趨勢,最大葉的長寬呈下降趨勢,其中最大葉寬下降幅度最大,達18.67%。在株行距為1.1 m×0.5 m(18 000株/hm2)時,種植密度對煙株生長的影響顯著。
2.2 不同種植密度對不同部位烤煙葉重的影響
從表2可以看出,隨種植密度的增加,烤煙下部葉、中部葉、上部葉和平均葉重均呈現逐漸降低趨勢;C1、C2的下部葉和中部葉葉重顯著高于C3和C4;C1的上部葉葉重最重,顯著高于C2、C3和C4;各處理間的平均葉重差異顯著,表現為C1>C2>C3>C4。結合最大葉長寬的變化可以看出(表1),種植密度的高低對煙葉生長有直接影響,且種植密度的增加顯著降低了煙株干物質的合成和積累。

表1 不同種植密度對煙株農藝性狀的影響Table 1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 on agronomic characters of tobacco

表2 不同種植密度對烤煙不同部位葉重的影響Table 2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 on weight of flue-cured tobacco leaves in different positions
2.3不同種植密度對烤煙經濟性狀的影響
比較各處理烤煙的經濟性狀(表3)可發現,種植密度對烤煙產量、產值和中上等煙比例的影響達到顯著水平,但對均價和上等煙比例未達到顯著水平。隨種植密度的增加,烤煙產量、產值和均價先逐漸升高而后又逐漸降低,在株行距為1.2 m×0.55 m(15 000株/hm2)時,烤煙產量和產值最高,分別為2567.18 kg/hm2和52 014.57元/hm2。C4的上等煙比例和中上等煙比例最低,而C1、C2和C3 3個處理間的差距較小。因此就經濟效益而言,在種植密度為15 000株/hm2時,可以有效增加煙農收入。
2.4 不同種植密度對烤煙化學成分的影響
云南中煙工業公司優質烤煙常規化學指標要求,煙堿2.1%~2.9%,還原糖17%~25%,氯<0.6%,總糖21%~28%,總氮1.7%~2.2%,鉀>1.4%[12]。從表4可以看出,處理C3除鉀的平均含量略低于優質烤煙的要求外,煙堿、還原糖、氯、總糖和總氮的平均含量均符合優質烤煙的要求;C4僅有煙堿、氯和總氮3個指標的平均含量符合優質烤煙的要求;C1和C2僅氯和總氮2個指標的平均含量符合優質烤煙的要求。

表3 不同種植密度對烤煙經濟性狀的影響Table 3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 on economic characters of flue-cured tobacco

表4 不同種植密度對烤煙化學成分的影響Table 4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 on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flue-cured tobacco
從烤煙主要化學成分的比值看,4個處理的氮堿比在0.91~1.06,糖堿比在10.40~13.69,鉀氯比在12.90~16.88[13]。根據“國際型優質煙葉”化學成分指標范圍要求,氮堿比≤1,糖堿比6~10,鉀氯比≥4,在4個處理中,C3的氮堿比、糖堿比和鉀氯比更接近最佳比值范圍,分別為0.94、10.40和13.50,綜合表現最好,說明處理C3煙葉的內在化學成分協調性最佳。
種植密度是協調作物群體效應與個體生長的栽培管理措施,通過改變光照、氣流等田間小氣候和煙株營養分配等因素,對煙株的農藝性狀、內在化學成分含量等產生影響,進而影響烤煙產量和品質[14-16]。合理的種植密度是烤煙優質適產的基礎,只有具備合理的群體性狀,才能使其群體效應達到理想水平,最終實現優質適產的目標[17-18]。
研究發現,種植密度對煙株株高、最大葉長寬和單葉重3個農藝性狀有顯著影響,隨種植密度增加,3個農藝性狀均呈下降趨勢,其中最大葉寬和單葉重下降最為顯著;經濟性狀中產值、產量和中上等煙比例差異顯著,隨種植密度增加,產值和產量呈先升后降趨勢,表現為C2>C1>C3>C4,其中C2的產量和產值最高,分別為2567.18 kg/hm2和52 014.57元/hm2;烤煙化學成分檢測結果顯示,主要化學成分指標未呈現規律性變化,與優質煙葉化學成分指標范圍要求對比,C3更接近最佳比值范圍,煙葉內在化學成分協調性最佳。
從試驗結果看,各處理均未表現出最佳優質適產結果,烤煙產量和產值C2最高,但各項化學成分含量C3更接近最佳比值范圍,煙葉內在化學成分協調性最佳,綜合比較可以看出,從農藝性狀、經濟性狀和化學成分含量看,C1各項表現較為均衡,因此試驗條件下C1更接近烤煙優質適產目標。下一步為選出更好的栽培管理措施,可在本次試驗結果的基礎上結合移栽期、施肥量等其它措施,開展進一步的試驗研究。
[1]肖先儀,廖為發,申昌優,等.施肥量及留葉數對粵煙97產量和化學成分的影響[J].江西農業學報,2013(6):80-83.
[2]王崢,宋洪衛,張炳軍,等.種植密度對烤煙葉片光合特性·葉綠素熒光特性及產質量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14,42 (6):1632-1634.
[3]李海平,朱列書,黃魏魏,等.種植密度對煙田環境、烤煙農藝性狀及產量質量的影響研究進展[J].作物研究,2008,22(5): 489-490.
[4]王熾,閆輝,夏體淵,等.留葉數對烤煙K326的產量及化學成分的影響[J].2016,29(9):2121-2124.
[5]顧學文,王軍,謝玉華,等.種植密度與移栽期對烤煙生長發育和品質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12,28(22):258-264.
[6]王瑞,劉國順,倪國仕,等.種植密度對烤煙不同部位葉片光合特性及其同化物積累的影響[J].作物學報,2009,35(12): 2288-2295.
[7]劉楠楠,孫敬釗,皮本陽,等.種植密度和施氮量互作對烤煙生長發育及產質量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16,44(19):124-127.
[8]劉朝科,王軍,謝玉華,等.種植密度與施氮量對烤煙光合特性及代謝酶活性的影響[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2013(4):458-464.
[9]劉曉姣,丁偉,李永平.吡蟲啉拌種對煙蚜防效及煙草生長的影響[J].中國煙草學報,2014,20(6):113-118.
[10]申忠.昭通煙區K326煙葉質量特征及綜合評價[D].湖南農業大學,2012.
[11]王彥亭,謝劍平.中國煙草種植區劃[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12]楊麗莉.紅云紅河集團曲靖原料基地生態環境與煙葉質量評價[D].湖南農業大學,2013.
[13]黃浩,周冀衡,王衛民,等.帶莖烘烤對寧鄉煙區烤煙上部葉產量和質量的影響[J].南方農業學報,2014,45(8):1457-1460.
[14]陳瑞泰.中國煙草栽培學[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7.
[15]曹志洪.優質烤煙生產的土壤與施肥[M].南京:江蘇科技出版社,1991:110-115.
[16]李海平,朱列書,黃魏魏,等.種植密度對煙田環境、烤煙農藝性狀及產量質量的影響研究進展[J].作物研究,2008,22(5): 489-490.
[17]左天覺.煙草的生產、生理和生物化學[M].朱尊權,譯.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3:221.
[18]劉會杰,趙銘欽,聞剛,等.種植密度和施鉀量對烤煙品質的影響[J].西南農業學報,2013,26(2):653-658.
(責任編輯 王家銀)
Effects of Planting Density on Yield and Quality of Flue-cured Tobacco K326
XIA Ti-yuan1,2,JIN Song1*,CHEN Xing-wei3**,WANG Chi3,LI Zhi-wu3,NI Ming3,CHEN Ze-bin1,REN Zhen1,CHEN Li-juan1,YIN Li-fang1
(1.Agriculture College,Kunming University,Yunnan Kunming 650214,China;2.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Characteristics Agriculture of Yunnan Province,Yunnan Kunming 650214,China;3.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Environment,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Yunnan Kunming 650205,China)
The effects of four planting densities(13 500,15 000,16 500 and 18 000 plants/hm2)on agronomic characters,economic character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flue-cured tobacco K326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planting densities of flue-cured tobacco K326,the stem length gradually increased,the max-leaf length width and average weight of leaves decereased significantly,and the yield,production value and average price increased first and afterwards decreased.Under the planting density of 16 500 plants/ hm2,chemical composition of flue-cured tobacco leaf harmonized better.By synthesize analysis,planting density of 13 500 plants/hm2could be most beneficial to the target of good quality and proper yield under the test condition.
Flue-cured tobacco;K326;Planting densities;Economic characters;Chemical compositions
S572
A
1001-4829(2017)1-0058-04
10.16213/j.cnki.scjas.2017.1.011
2016-02-17
云南中煙品牌省內原料產地生態與主栽品種合理布局研究項目;云南省高校優勢特色重點學科(生態學)建設項目資助(05000511311);昆明市農業局滇池流域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控對策研究(2016JC01);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2014Y390);云南省應用基礎研究青年項目(2013FD040);昆明學院人才引進項目(YJL12010、YJL14005)
夏體淵(1978-),男,云南宣威人,博士/副研究員,主要從事山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研究,E-mail:xiatiyuan@sohu.com,*為共同第一作者,**為通訊作者,E-mail:chxingwei@ 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