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珍
摘 要:初中是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為了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推動我國的社會主義的發展,有必要對初中生進行法治教育,培養出大批能夠懂法、守法、用法的未來建設人才。本文深入研究了當前初中法治教育的現狀,闡述了初中法治教育的重要意義,提出了全面而有效的策略,希望能為當代教育事業提供有價值的幫助,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步。
關鍵詞:初中階段 法治教育 策略
引言
初中生正處于價值觀形成的關鍵階段,這時的他們一般都具有很強可塑性,而且也有很大的求知欲望。很多學生在深入高中后將會面臨很大的升學壓力,這時正常的政治教學都難以取得良好效果,更不用提法治教育,這樣的局面一直到大學時期都是流于形式,有些初中畢業后直接進入社會的學生,更是沒有接受正規的法治學習。這些青少年都是祖國的未來希望,因此加強初中法治教育,提高他們的法治意識,對推動依法治國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初中法治教育的重要意義
一方面,初中法治教育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我國要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要自身的增強綜合國力,就要提升國民的綜合素質,尤其在當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情況下,加強初中法治教育,更是一項緊迫的戰略任務。另一方面,它是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的重要手段。開展初中法治教育能培養青少年懂法、守法的習慣,提高他們分辨是非能力,自覺抵制各種不良風氣的侵蝕,矯正各種不規范的行為,降低青少年違法犯罪,讓他們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敢于同一切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二、當前初中法治教育的現狀
近幾十年來,我國不斷進行普法教育,更是高度重視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已經取得了一些工作成果,但受各種因素的影響,青少年犯罪和被侵犯的案件卻越來也多,成為了社會上普遍關注的問題,這與缺乏法治教育具有很大的聯系。
1、學校缺乏相應的教育制度
學校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主陣地,但和其他課程相比,法治教育卻被嚴重的忽略了。初中法治教育屬于思想品德課程的一部分,但受長期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這個課程根本就得不到正常的保障,雖然素質教育已經被倡導了很多年,但學校家長和社會還在以升學為標準評判教育的好壞。很多學校雖然開展了法治教育,但沒有規范的教學內容,沒有統一的法治教材,學校也不設定教學任務,還有的教師把法治課變成了自習課,或是直接變為政治課,致使法治教育的效果很差。
2、教育經費不足
法治教育工作是一個巨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很多的各種投入,但因為法治教育沒有列入國家的教學大綱,初中學校也就缺少相關的專項經費,致使很多有這方面教育欲望的學校也是無能為力。現在很多法治教育都是以專項活動的形式開展的,沒有全面和可持續性,這也損害了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實效。
3、沒有法治專業教師,教學方式不合理
現在法治教育還沒有列入國家的教學大綱,學校也就沒有配備法治教育專業教師,即使聘請了專業兼職法律教師,也因時間或精力的限制不能滿足教育需要。很多普通教師都沒有足夠的法學理論知識,而且教學方法也很枯燥,只是實行照本宣科的灌輸式教育,缺少生動的案例,課堂氣氛枯燥低沉。現在的法治教育只是停留在了課堂上,教師很少組織學生深入切身生活,開展課外法治活動。
4、學校、家庭與社會缺乏配合
很多中學學校都只是追求升學率,不注重學生的價值觀培養和法治教育,而且校園內的風氣也很亂,缺少規范的管理。學生在放學或放假時期,就需要家庭與社會的監管,但很多家長都把教育推給了學校,而且只是關注學生的文化學習。走入社會缺沒有工作的青年更是脫離了學校和家庭的管教,社會上的法治宣傳還很不足,再加上各種不良風氣的影響,很多青少年就開始誤入歧途。
三、加強初中法治教育的策略
開展初中法治教育,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思想素質,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而且這也是振興中華民族的必然選擇。初中生可塑性強、識別能力差,還需要不斷強化他們的心理、法律意識和價值觀,因而加強初中法治教育是全社會需要共同努力的責任和義務。
1、建立法治教育的長效機制
要想做好初中法治教育工作,就必須要用長久的眼光,應該從制度入手,加強頂層設計,把初中法治教育納入國家規范的教育體系,使其更加具有約束性和強制性。應該建立完善的法治教育課程體系,將其作為一個重要學科寫進教學大綱里,并列入考試范圍,明確規定法治課程的學年、課時、每周安排等內容,要依據初中生的年齡、接受能力和心理特點編寫統一規范的法治教材,可以使用理論和案例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通過生動的案例更好的理解和運用,從而使學校的法治教育更加有目標、有計劃也更有層次性,保證學生接受到系統的法治教育。此外,國家還應該明確規定社會上各種相關部門或人員的責任和義務,從而合力加強青少年的法治教育,提高他們遵紀守法的觀念,逐漸樹立對法律權威的信仰。
2、加大資金投入
政府要在各方面加大對法治教育的投入力度,要從人力、物力、財力上給予全方面的支持,應該設置專項的法治教育款項,并要監督學校做到專款專用,專項經費應該用到組織編寫法治教材及資料、培養專業人才、開展實踐活動、推廣先進經驗等法治教育方面。政府還應該在社會上進行大力的宣傳,提高社會上各團體、各企事業單位及廣大人民群眾對法治教育的關注,鼓勵他們捐款捐物、獻計獻策,逐漸形成全社會的有力支持,保障初中法治教育長期深入的開展。
3、建設一批強大的專業師資隊伍
初中學校應該加強對教師的法律知識培訓和考核,增強全體教職員工的法治觀念和法律意識,提升他們的各項素質,要壯大師資隊伍,逐漸配備專業法律教師,聘用那些學習法律專業的大學生作為任課教師,充分借助他們自身法律理論豐富、法治觀念強的優勢,從而更深入的理解和傳授法律知識,運用更加靈活的創新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不但要讓他們學會法律知識,還能形成良好的守法和用法習慣,做一個守法的好公民。
4、突出重點,密切學校、家庭和社會的相互配合
全社會都應該加強思想創新,積極探索出高效的初中法治教育的新方法,要加強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三者之間的關系,實現初中法治教育的規范化和常態化。學校應該注重法治教育工作,充分利用課堂的教育作用,要把知識學習與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加大對學校治安綜合管理,為學生提供健康的學習環境,家長更要言傳身教,嚴格監督孩子的遵紀守法,社會上也要繼續加大普法宣傳教育,從而形成學校、家庭和社會相互配合的“三位一體”法治教育系統。
結語
總之,初中法治教育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要在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共同作用下,讓青少年逐漸養成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培養一批具有法制觀念的有用之才,從而推動我國依法治國的進行,實現偉大的中國夢。
參考文獻:
[1]劉素超.淺談在農村中學開展法制教育的途徑[J].教育與管理學報,2013(7).
[2]王濤.初中生法制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M].內蒙古師范大學,2015.
[3]李紅梅.初中生法治教育現狀及有效性途徑探究[M].重慶師范大學,2014.
[4]余相靜,陳勛等.初中生法治教育現狀及其法治思維養成教育研究[J].時代報告,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