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馥
【中圖分類號】R19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3--02
慢性鼻竇炎屬臨床常見疾病之一,以流膿涕、鼻塞、頭痛為主要臨床表現,一旦患病將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目前治療慢性鼻竇炎多采取手術達到根治的效果,但手術治療期間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術后恢復欠佳。健康教育作為滿足患者健康知識需求重要方式,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遵醫行為[2]。本研究旨在探討加強健康教育對慢性鼻竇炎手術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病例資料均來源于我院2015.1-2016.5間收治并確診為慢性鼻竇炎的102例患者,符合鼻內窺鏡手術指征,具有正常的語言溝通能力,無精神病史。根據住院號末尾數奇偶性將其分為觀察組(偶數者)與對照組(奇數者)各51例,觀察組:男性32例,女性19例,年齡均在28~53歲之間,平均年齡(46.51±7.84)歲,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14例,高中21例,大專及以上16例;對照組:男性30例,女性21例,年齡均在29~54歲之間,平均年齡(46.98±7.75)歲,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13例,高中20例,大專及以上18例。本研究患者均為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收集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所得數據對比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值得比較。
1.2 方法
兩組均行鼻內窺鏡手術治療,對照組僅給予圍術期常規護理措施,包括基本的術前宣教、術后生活指導等,觀察組于此基礎上強化健康教育。
1.3 觀察指標
根據文獻并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由院內多名專家商討設計慢性鼻竇炎健康知識調查表,表中圍繞疾病知識、治療方案、用藥方法、術后康復注意事項等內容進行觀察,實行評分制,得分越高表示患者對疾病認知程度越高;同時根據患者住院期間的主動配合治療的程度及對醫護人員的抵觸情緒進行評分,評價其遵醫行為[3]。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干預后觀察組對疾病知識、治療方案、用藥方法以及術后康復注意事項的認知程度遠高于對照組,且觀察組遵醫行為同樣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對比有意義(P<0.05)。
3.討論
健康宣教的主要內容包括[4]:①入院第1d,護理人員主動向患者進行自我介紹,并講解醫院環境分布、病室規章制度以及相關醫護人員,注意語調親切。②入院第2d至術前,組織慢性鼻竇炎手術患者參加疾病知識講座或術前小課堂,由經驗豐富的專業醫護人員負責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另外可通過觀看視頻、發放疾病宣傳手冊以增強患者對慢性鼻竇炎手術治療的認知程度;并告知術前相關注意事項,給予正確的心理疏導,緩解其緊張情緒,增強患者治療的信心。③術后至出院前,告知患者術后規范飲食及正確的體位姿勢,并指導患者清理鼻腔的技巧及其他自我護理方法。⑤出院當日,囑咐患者出院后注意事項,如用藥指導、規律多休息、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場所等;告知并強調及時復診;交換聯系方式,定期進行電話隨訪。本研究結果顯示:加強健康宣教的觀察組患者,其對疾病、治療知識的了解程度以及遵醫行為均優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為慢性鼻竇炎手術患者加強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療效,對增強患者治療依從性、促進術后康復有著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 田梓蓉,杜曉霞,杜玉鳳等.分階段健康教育臨床路徑在慢性鼻竇炎行鼻內鏡手術病人圍術期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2,26(25):2368-2370.
[2] 季寒,李益飛,張勇等.圖文式術前健康教育在慢性鼻竇炎手術患者中的應用評價[J].中國健康教育,2014,30(10):942-943.
[3] 李秀雅,肖克珍,田梓蓉等.關鍵詞式健康教育在慢性鼻竇炎行鼻內窺鏡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20(15):1824-1826.
[4] 師朝霞.臨床路徑在慢性鼻竇炎圍手術期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3(6):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