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工程質量管理是整個施工管理活動的核心,貫穿施工管理的全過程,工程質量管理是否有效直接關系著建筑工程質量的好壞。本文根據影響工程質量管理的原因及施工管理原則,探討了建筑工程中施工質量管理的管理措施.
關鍵詞:建筑工程 施工質量 管理
1 、引言
建筑物是產品,但不等同于一般產品,因為建筑工程質量的好壞不僅影響到施工企業、建設單位的長遠發展,而且直接關系到人類的生命安全。然而近年來由于建筑市場管理混亂等原因,造成一些建筑工程不能按照設計圖紙施工,施工質量不能符合相關技術規范,造成了大批建筑出現嚴重的質量問題。特別是汶川地震等自然災害發生以后,建筑工程的質量問題立刻凸顯出來,相當一部分建筑出現了開裂、倒塌,從而造成了重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因此現階段必須加強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管理,從根本上消除質量隱患,確保工程質量的提高。
2、 影響工程質量管理的原因分析
2.1 材料因素及機械設備因素
建筑材料上如果出現了問題,那么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顯得尤為重要,充當著比較重要的角色,建筑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質條件,建筑材料的質量是保證工程質量的基礎。那些豆腐渣工程就是因為材料上的不過關而引起的。如果建筑材料不能夠達標,那么在建筑工程質量監理部門監理時也就難以通過質量的檢測,最終工程質量也就不可能達到標準。當前形勢下,我國的建筑工程在建筑材料方面的質量問題比較突出,有不少建筑材料的質量未能達到質量要求。例如,目前的住宅工程中,有85%是磚混結構,其中以燒結粘土磚作為主墻體材料,據統計,該類磚中有近50%是不合格產品。
在機械設備方面,首先機械設備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可缺少的必備工具,現代化的施工離不開現代化的設備,設備的狀況直接影響著建筑工程的質量和進度。同時,設備合理地使用,及時地維護保養是保證設備良好運行的關鍵。
2.2 人的因素
我們社會的人都具有主觀能動性,能夠通過自己的思維去做一些事情。在建筑工程施工方面,人是主要的施動者,也是策劃者。因此人的因素是建筑工程質量問題中的一個核心的因素。人的因素主要包括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工程項目負責人的綜合素質及職業工過程中一系列的規范及準則。這就必然會導致整個建筑工程質量的下降。
2.3 方法因素
建筑施工過程中的方法包括整個建設周期內所采取的技術方案、工藝流程、組織措施、檢測段、施工組織設計等。施工方法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工程質量控制能否順利實現,正確的施工方法是保證工程按期保質完成的前提。例如,鋁合金門窗安裝中,門窗框與墻體接縫處按規范要求應嵌填礦棉等彈性材料,其最外面的5mm厚度中應注入密封膠,但現在很多建筑工程卻沒有按規范要求去做,而僅在接縫處嵌填水泥砂漿。不按規范要求施工的做法必然會導致建筑工程質量的下降。
2.4環境條件
環境條件是指對工程質量特性起重要作用的環境因素,包括:工程技術環境,如工程地質、水文、氣象等;工程作業環境,如施工環境作業面大小、防護設施、通風照明和通訊條件等;工程管理環境,主要指工程實施的合同結構與管理關系的確定,組織體制及管理制度等;周邊環境,如工程鄰近的地下管線、建筑物等。環境條件往往對工程質量產生特定的影響。加強環境管理,改進作業條件,把握好技術環境,輔以必要的措施,是控制環境對質量影響的重要保證。
3、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原則
要確保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提高,必須堅持與遵循特定的施工質量管理原則,采用一系列檢測、監控措施、手段和方法,來確保建筑工程達到合同、規范所規定的質量標準。
3.1 “質量第一,用戶至上”的原則
在當前競爭激烈的建筑市場,建筑企業若想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堅持“質量第一,用戶至上”這一基本原則。把建筑工程的質量放在第一位,時刻為建筑用戶的生命財產安全考慮。
3.2 預防、預控為主的施工理念
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要樹立預防、預控為主的施工理念。將考慮的重心從事后檢查調整到事前預防、事中控制,避免突發事故的發生。以堅持以預防為主,加強對材料質量、對施工工序、場地環境的監督與檢查。
3.3 科學、公正、守法的職業道德
無論是建筑施工企業的管理人員、施工單位的技術人員或施工人員,還是監理單位的監理人員,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管理過程中,都應該嚴格按照相關的技術規范,從工程的客觀實際出發,恪盡職守,尊重科學,遵紀守法,嚴格自律,秉著科學、公正的工作態度和職業道德,認真做好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管理工作。
4 、建筑施工質量管理措施
4.1 建筑材料的管理
對于建筑材料的管理,要建立管理臺帳,進行收、發、儲、運等各環節的技術管理。首先要做好材料的源頭控制。挑選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較高發質量鑒定能力的采購人員負責各種建筑材料的采購,做到詳細掌握各個材料生產廠家的詳細信息。同時還要做好施工材料的現場管理。提前安排好材料的運送計劃及路線,當材料進入施工現場時,要加強檢查驗收工作,避免混料和將不合格的原材料使用工程上。在施工過程中,還要做好建筑材料的儲存工作,提高工地臨時倉儲的防水、防潮功能。
4.2 機械設備的管理
機械設備管理的基本任務是:合理裝備、安全使用、服務生產,為保證工程質量,加快施工進度,提高生產效益,取良好經濟效益創造條件。搞好機械設備管理的基本原則是:,并確保機械設備的正確使用、管理和良好保養。同時加強對機械設備管理、操作人員的管理工作,定配備足夠的工作人員(操作人員、指揮人員及維修人員),貫徹“誰使用,誰管理”的原則,健全持證上崗制度、機械設備檢查制度等,做好日常保養、小修、中修等維護保養工作,嚴禁帶病運轉。
4.3 場地環境的管理
第一,在工程管理工作上。要明確界定工作職責,做好管理協調、技術協調以及組織協調工作,從而保證物料和施工人員的充裕性和及時性。第二,在進場前,施工企業在要做好資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一是對施工場地進行充分了解,二是合理安排材料的堆放和防護工作,三是仔細檢查現場的通訊設備以及通風、照明情況,從而合理布置好施工稱帝的基礎設施。
4.4 施工人員的管理
對于工程施工技術人員而言,由于所有參加工程項目的項目經理、技術管理干部、操作人員、服務人員在協同工作的前提下,才能確保整個施工項目的質量,可見,施工人員是形成工程質量的不可或缺因素。這就需要對施工人員進行優選和培訓,從而保證他們具備一定的綜合素質。具體而言,一是要提高技術人員的質量保證意識,樹立質量第一的觀念;二是要培訓施工人員的專業技術能力。
4.5 完善并落實管理制度
為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現場管理水平,促進施工現場管理科學化、規范化和系統化,根據行業發展的需要以及工程實際,制定完善的施工質量管理制度,諸如施工現場考勤制度、例會制度、檔案管理制度、倉庫管理制度、安全生產管理制度、臨時用電管理制度、保衛管理制度、消防管理制度。項目管理人員必須對施工員及施工班組進行每一道工序的技術質量交底,做好材料準備、施工技術要點、質量要求及檢查方法、常見問題及預防措施。項目施工人員必須牢固掌握工程的工藝流程及施工技術質量要求。
總之,工程的質量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 因此對于投資巨大,耗費的人工、材料、能源多的建筑工程,只有認真負責地做好各個環節的工作,才能真正搞好建筑工程的質量管理。
作者簡介:
趙鍵(1988年生),男,漢族,遼寧省昌圖縣人,助理工程師,大學本科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