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靖宇+朱明珍

【摘 要】 目的:探究可手術非小細胞癌患者淋巴結轉移數和病灶大小對預后的影響。方法:選擇連云港市第二人民醫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可手術非小細胞患者,根據患者淋巴結轉移情況分為N0、N1、N2、N3組,根據病灶大小分為D1、D2、D3組,比較七組患者的術后死亡率及2年生存率。結果:手術共切除淋巴結195枚,轉移淋巴結71枚,N0、N1、N2、N3組患者術后死亡率呈現N0
【關鍵詞】 淋巴結轉移 病灶大小 非小細胞肺癌 預后
非小細胞肺癌是肺癌的最為常見的類型的之一,約占左右肺癌的70%以上,非小細胞肺癌病情發展快,惡性程度較高,因此,提高非小細胞生存率在關鍵的在于早期即進行干預診斷治療[1]。可手術患者應當盡早給予手術治療,對于晚期患者或拒絕手術患者給予放射治療,病灶大小是目前評價非小細胞肺癌分期的基本標準[2]。然而,臨床有研究指出,僅根據病灶大小進行分期及預后評價是欠缺科學性的,淋巴結的轉移情況對腫瘤分期具有重要影響,在非小細胞肺癌術后預后中,淋巴結轉移侵犯腫瘤形成淋巴管癌栓,提高患者術后死亡率,降低生存率[3]。本文為探究淋巴結轉移數及病灶大小對可手術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預后的影響情況,在參考近幾年臨床研究的基礎上,選擇連云港市第二人民醫院收治40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取得了較好的研究成果。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連云港市第二人民醫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可手術非小細胞患者,患者年齡45-65歲,平均年齡(57.63±6.04)歲,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
根據患者淋巴結轉移情況分為N0、N1、N2、N3組,N0組為無淋巴結轉移,5例患者;N1組為1-2個淋巴結轉移,14例患者;N2組為3-4個淋巴結轉移,10例患者;N3組>4個淋巴結轉移,11例患者。根據病灶大小分為D1、D2、D3組,D1組為病灶<3cm,8例患者; D2組為3-5 cm,8例患者;D3組>5mm,24例患者。
1.2 方法
在患者出院后及進行隨訪,連續隨訪30個月以上,采用電話隨訪方式,隨訪率為100%,回顧性分析比較七組患者的術后死亡率及2年生存率。
1.3 統計學處理
采集七組患者術后死亡率及2年生存率等相關指標,采用統計軟件SPSS 17.0進行統計分析,七組患者術后死亡率及2年生存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水準α取0.05。
2 結果
2.1 不同淋巴結轉移數量患者的預后情況分析
采集N0、N1、N2、N3四組患者的淋巴結轉移數量及術后死亡率和2年生存率,結果顯示,手術共切除淋巴結195枚,平均(4.95±2.08)枚/例,轉移淋巴結71枚,平均(1.75±0.63)枚/例,N0、N1、N2、N3組患者術后死亡率呈現N0
2.2 不同病灶大小患者的預后情況分析
采集D1、D2、D3組患者不同病灶大小及術后死亡率和2年生存率,結果顯示,患者病灶1.25-7.58cm,病灶平均大小(3.19±1.07)cm,D1、D2、D3組患者術后死亡率呈現D1
3 討論
目前,臨床在肺癌的分期預后定性上仍然存在較大的爭議,TNM分期評價指標未將淋巴結轉移數量納入評價要素,對同一分期預后有定性上存在許多偏差[4]。肺小細胞癌患者的病灶在大于3cm時,淋巴轉移的幾率變大,在手術治療中淋巴結的清掃情況直接影響手術結果及預后情況[5]。有臨床研究結果顯示,病灶大小是影響手術預后的主要因素,病灶>4cm的患者術后復發率較高,且腫瘤對淋巴管及小血管的侵犯轉移幾率增大,患者術后預后較差[6]。本次臨床研究結果顯示,N0、N1、N2、N3組患者術后死亡率呈現N0
綜上所述,可手術非小細胞癌患者淋巴結轉移數和病灶大小對預后具有重要影響,有利于臨床梳理淋巴結轉移形成淋巴管癌栓及病灶大小與腫瘤分期的相關性,為肺癌分期臨床的進一步探究提供參考依據。在可手術非小細胞癌患者臨床治療中,綜合考慮患者淋巴轉移數量及病灶大小確定患者手術清掃區域,針對性制定治療方案,改善患者預后,提高可手術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生存率。
參考文獻
[1]毛清華. 淋巴結轉移數和病灶大小在可手術非小細胞肺癌預后中的探索[J]. 吉林醫學,2014,3(1):6957-6958.
[2]賈春祎,王啟文,張立新. 非小細胞肺癌病灶大小及部位與胸腔淋巴結轉移關系探討[J]. 吉林醫學,2013,1(34):7145-7147.
[3]陳穎,雷玉潔,馬千里. 原發性非小細胞肺癌及孤立轉移灶患者綜合治療的預后觀察[J]. 昆明醫學院學報,2012,1(3):85-89.
[4]特木熱,扎那順巴雅爾,黃少君. 檢測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縱隔淋巴結微轉移的臨床意義[J]. 內蒙古醫學雜志,2012,1(7):769-773.
[5]林鋼,王準,孫曉江,劉金石. 可手術非小細胞肺癌淋巴結轉移特點及其臨床意義[J]. 中國腫瘤臨床,2015,1(18):921-925.
[6]李曉玲,張景國,陳立群. Ⅰ期非小細胞肺癌多基因蛋白表達與淋巴結微轉移及預后關系分析[J]. 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11,1(11):1026-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