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徐莉
【摘 要】 目的 探討全面系統的優質護理模式在腦梗死身體功能障礙患者安全、心理、并發癥預防、康復鍛煉及減少復發等方面的積極意義。方法 回顧325例腦梗死急性患者護理體會。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給予全面護理模式:安全護理、心理護理、并發癥預防護理、康復訓練護理、音樂護理治療、出院護理指導。結果 提高患者信心,有效減少并發癥發生,提高癱瘓功能鍛煉效果,減少腦梗死復發率。結論 全面的護理模式能更有效的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結局,提高生存質量。
【關鍵詞】 腦梗死 肢體功能障礙 優質護理
腦梗死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見疾病之一,隨著我國老齡化趨勢發展,腦卒中已成為危害我國老年人健康的頭號殺手。根據文獻統計[1],目前我國現有腦卒中幸存患者700萬例,同時每年新發病例約150萬例,由于腦卒中致生活不能自理達43.2%,另有一部分患者雖能自理,但仍有不同程度偏癱、語言功能障礙、偏身感覺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國外研究顯示[2],積極的護理干預對腦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復極其重要,能降低患者住院時間及醫療費用,提高患者的運動、感覺功能恢復,減少腦卒中的復發。我院為腦血管??漆t院,我科針對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入院的325例伴有身體功能障礙急性腦梗死患者,運用積極、系統的優質護理模式,取得了滿意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 基礎護理
安全護理,維持舒適、安全的住院環境,室內采光充足柔和,無危險物品及不穩定因素(如地面積水、體表不平坦、銳角突出物)出現,日常物品擺放以患者方便為原則,定期巡視病房及及時、反復安全宣教,囑患者家屬24小時陪護,陪護過程中給予患者足夠時間,切忌催促。
2 預見性并發癥護理
2.1 墜積性肺炎及吸入性肺炎護理,腦梗死患者由于長期臥床易發生墜積性肺炎及由于吞咽功能障礙障礙易發生吸入性肺炎。墜積性肺炎患者應適當抬高床頭,每2小時進行翻身拍背排痰,及時清理口腔分泌物。吞咽功能障礙患者進食或飲水時,應采用合適的體位,床頭抬高30-45度,癱瘓側肩背部墊被褥抬高,以利于吞咽運動完成,減少誤吸發生。進食30分鐘后,采取右側臥位,有利于胃排空,防止嘔吐。留置胃管患者,將插入胃內長度延長10-15cm,加固于鼻翼一側,預防胃蠕動致使胃管滑脫,鼻飼前確定胃管處于胃內,并半臥位注食。
2.2 褥瘡護理,預防性護理是預防褥瘡的唯一手段,重要性不言而喻。對于臥床患者,需保持皮膚及床面干燥、清潔、衛生,床單應經常換洗。對于尿失禁患者,尿后因用溫水擦洗背部、臀部等受壓部位,清洗后用干毛巾干燥皮膚,防止尿液浸泡皮膚受損,或者直接留置尿管。勤翻身,2小時一次為宜,按摩受壓部位,改善受壓部位血液循環,若已出現受壓部位皮膚顏色改變,可適當熱敷,對于尾骶部、肩甲部、脊柱突出部位,應予以軟墊加以特殊保護。條件允許下可直接使用氣墊床。
2.3 靜脈血栓形成,由于腦梗死患者長期臥床,活動減少,靜脈回流減慢、受阻,易導致靜脈血栓形成,靜脈血栓形成后果嚴重,易引發肺栓塞等嚴重并發癥。積極的抗血栓藥物治療,有效的肢體被動活動、按摩,促進靜脈間血液流動,對預防靜脈血栓形成積極有效。
3 心理護理
腦梗死患者突發正常功能喪失,短時間由正常自理到殘疾,日常生活需要他人照顧,加上對疾病的不了解及恐懼,容易產生抑郁、自卑、易激動、以自我為中心等負面情緒,失語患者因交流能力喪失尤其突出。心理護理對腦卒中患者早日康復有積極作用。我科成立專門心理護理小組,對護士進行相關心理知識培訓學習,在腦卒中患者入院后,以責任護士為主導,采用溫和、理解、積極的態度與患者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掌握患者的全面信息,分析患者負面情緒的主要原因。向患者親屬解釋情感支持及經濟支持的重要性,引導患者充分感受到社會支持,認識到自己的生存價值。定期開展集體心理輔導,鼓勵患者與病區同種疾病病友建立良好關系,相互探討疾病,鼓勵對方,一起戰勝疾病。
4 康復訓練護理
一般認為,腦梗死患者在生命體征平穩后即可進行早期康復[3],腦梗死的早期康復包括,協助坐臥位轉換、下床、站立和行走。對于沒有主動活動能力患者,有效的護理應對其進行良位及癱瘓肢體功能位擺放、縮短患者側臥位時間、按摩及被動運動、翻身運動及橋式訓練等康復護理措施,早期被動康復時,動作應輕柔,避免造成關節脫臼。在康復護理過程中,要使患者對各種訓練感興趣,不斷讓患者看到訓練效果,幫助其逐漸建立正確的康復訓練模式。
5 音樂護理治療
相關文獻認為,音樂療法主要表現在降低腦卒中后抑郁及相關負面情緒的發生、強化認知功能恢復、提高動作完成質量。Sakamo在對60例急性恢復期腦卒中患者進行的隨機對照試驗中發現,每天接受1-1.5小時的音樂治療患者,其注意力集中能力及記憶力得到顯著提高,且顯著降低抑郁及情緒紊亂發生[5]。
6 出院護理指導
腦梗死屬于老年人常見慢性疾病,二級預防對防止腦梗死再發至關重要。出院前即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卒中二級預防宣教,指導其正確生活方式:飲食以低鹽、低脂、豐富維生素飲食為原則,提倡植物壓榨油,少食用肥肉、動物內臟、奶酪制品及甜食等,多以魚肉、精廋肉、新鮮瓜果蔬菜、含碘類食品為主。飲食規律,忌暴飲暴食。積極戒煙、限制飲酒及作息規律,適當有氧運動鍛煉。并指導患者根據醫囑規律服藥,監測血壓、血糖、血脂等相關指標,定期電話隨訪,了解患者服藥依從性及居家護理情況,指導其正確的生活方式干預,有效降低腦梗死的再復發。
7 小結
腦梗死是神經內科最常見疾病之一,具有突發性、致殘幾率大、復發率高等特點,易對患者產生不良心理反應,且因其導致人體功能障礙,在治療過程中多出現各類并發癥,對疾病的控制與恢復帶來困難,同時,腦梗死功能鍛煉時間窗漫長,需要患者本身積極的配合。優質、系統的護理模式,包括出院后居家護理對于腦梗死患者有積極意義,我科經過長期臨床摸索,逐步改善形成系統護理模式有助于腦梗死身體功能障礙患者心理、生理的全面康復,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部統計.我國腦血管病流行病學調查[2005-10-07].http://www.chinacdc.cn/n272442/n272530/8826.html
[2]Petruseviciene D,Saviackas A. Evalution of sebsorimotor reactions during for pations after cerebral stoke[j].Medicina,2007,43(12):942-946
[3]梁光霞,張向輝,師紅梅.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功能恢復的影響[j].護理雜志學,2004,19(13):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