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探究中醫辨證分期內外合治小兒肺炎喘嗽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門診收治的86例小兒肺炎喘嗽患兒作為觀察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3例;對照組患兒給予常規治療,觀察組患兒在此基礎上給予中醫辨證分期內外合治,對比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結果 經對比分析后,觀察組患兒的治療有效率為95.35%,明顯高于對照組69.77%,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治療小兒肺炎喘嗽患兒的過程中,給予中醫辨證分期內外合治的效果良好,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因此值得在臨床治療中推廣及使用。
【關鍵詞】 中醫辨證 小兒肺炎咳嗽 臨床效果
小兒肺炎指肺間質及肺泡炎癥的疾病,屬于臨床常見小兒呼吸系統疾病。該疾病多發于冬春季節交替之際,發病率高,起病急,治療難度大,其臨床表現包括肺部啰音、呼吸困難、咳嗽及發熱[1]。同時,由于患兒年齡小,肺功能發育不全,呼吸道過于狹窄,肺黏膜過于薄弱,肺部纖毛運動功能差,無法自行清除吸入物,抵抗力差,存在發展為重癥肺炎的可能性,甚至可能發展為呼吸衰竭、中毒性休克及心力衰竭,威脅患兒的生命健康安全[2]。鑒于此,本文重點探究中醫辨證分期內外合治小兒肺炎喘嗽的臨床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門診收治的86例小兒肺炎喘嗽患兒作為觀察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3例。其中,兩組患兒基本資料為:①對照組:男23例,女20例,年齡最大者7歲,最小者5個月,平均年齡為(3.1±0.4)歲;②觀察組:男22例,女21例,年齡最大者7歲,最小者6個月,平均年齡為(3.6±0.8)歲。2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對比基本無差異(P>0.05),有可比意義。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兒給予常規治療,即:靜脈滴注青霉素,每日2次,每次10毫克,針對非支原體肺炎患兒,靜脈滴注頭孢哌酮鈉,每日1次,每次每千克100毫克。
觀察組患兒在此基礎上給予辨證分型內外合治。風熱閉肺證:證見咳嗽,喘急,鼻煽,或伴發熱重,惡風,鼻塞流涕,咽紅,舌質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或指紋紫紅于風關。治以疏風清熱,宣肺開閉。方用銀翹散合麻杏石甘湯加減;痰熱閉肺證:癥見咳嗽痰多,喉間痰鳴,呼吸急促,發熱,胸悶納呆,泛吐痰涎,舌紅苔黃厚,脈滑數或指紋淡紫于風關。治以清熱滌痰,泄肺開閉。方用五虎湯合葶藶大棗瀉肺湯加減;毒熱閉肺證:癥見高熱不退,咳嗽劇烈,氣急喘憋,便秘溲赤,面赤唇紅,煩躁口渴,舌紅而干,舌苔黃膩,脈滑數或指紋青紫。治以清熱解毒,泄肺開閉。方用黃連解毒湯合三拗湯加減;正虛邪戀證:多見于肺炎病程恢復期,癥狀減輕,體溫趨于正常,但表現有多汗、胃腸功能紊亂、體質虛弱或肺部啰音經久不消者。陰虛肺熱者治以清熱宣肺,養陰益胃,方用沙參麥冬湯加減。肺脾氣虛者治以健脾益氣,宣肺化痰,方用人參五味子湯加減。外治法:對于發熱的患兒,取大椎、耳尖放血;對于肺部濕羅音嚴重的患兒,選用麻黃、蘇子、杏仁,以1:1:1比例以姜汁配置為糊狀,貼于肺部啰音密集處,每日1次,每次15至25分鐘,7日為一單元療程。
1.3 判定標準
顯效:患兒的臨床癥狀及肺部啰音基本正常,患兒的體溫恢復正常;有效:患兒的臨床癥狀及肺部啰音有所改善,患兒的體溫有所下降;無效:患兒的臨床癥狀、肺部啰音及體溫均無任何變化[3]。
1.4 統計學分析
選取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加以處理,(x±s)為計量資料,2組對比采取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采取百分率(%)加以表示,2組對比采取χ2檢驗,P<0.05表示有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對比分析后,觀察組患兒的治療有效率為95.35%,明顯高于對照組69.77%,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通過本文的探究,認識到在治療小兒肺炎喘嗽患兒的過程中,給予中醫辨證分期內外合治的效果良好,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具備顯著價值作用。其中,小兒肺炎屬于臨床常見小兒呼吸系統疾病,多發于冬春季節交替之際,發病率高,起病急,治療難度大,其臨床表現包括肺部啰音、呼吸困難、咳嗽及發熱。結合相關統計資料表明,小兒肺炎的發病率占總體發病率的55%,呈逐年遞增趨勢。同時,由于患兒年齡小,肺功能發育不全,呼吸道過于狹窄,肺黏膜過于薄弱,肺部纖毛運動功能差,無法自行清除吸入物,抵抗力差,存在發展為重癥肺炎的可能性,甚至可能發展為呼吸衰竭、中毒性休克及心力衰竭,威脅患兒的生命健康安全。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小兒肺炎屬于“肺炎”范疇,初期癥狀與感冒類似,但是表證持續時間短,快速化熱入里,后期癥狀以氣陰損耗為主,患兒普遍表現為肺腎陰虛及肺脾氣虛,給予辨證分期治療的效果良好[4]。同時,中醫認為幼兒肺臟稚嫩,內外不顧,造成肺氣失調,其治療原則為平喘止咳,宣肺化痰。因此在治療小兒肺炎喘嗽患兒的過程中,醫護人員堅持以患者為主體的原則,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針對閉肺痰熱證患者,以清熱疏風為治療理念,選擇生石膏,清熱瀉火,選擇杏仁,苦降宣肺,選擇魚腥草,清熱清火,選擇炙麻黃,泄熱養肺,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有利于患兒機體恢復,消除患兒的用藥緊張感,符合中醫治病治本的理念。
綜上所述:在治療小兒肺炎喘嗽患兒的過程中,給予中醫辨證分期內外合治的效果良好,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因此值得在臨床治療中推廣及使用。
參考文獻
[1]肖臻,姜之炎,徐彬彬,史竟懿,姜永紅,李華,毛黎明,李慧群.中醫分期辨證聯合外治療法治療小兒肺炎的多中心臨床觀察[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06(37):688-690.
[2]曹松霞,田志偉.中醫辨證分期內外合治小兒肺炎喘嗽的臨床觀察[J].湖北中醫雜志,2013,06(35):9-10.
[3]丁明厚.探討中醫辨證分期內外合治小兒肺炎喘嗽的臨床療效[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12(07):182-183.
[4]俞細有.中醫內外合治小兒肺炎喘嗽痰熱閉肺證臨床療效分析[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4,04(14):48.
作者簡介:孟繁娟,女,出生年月,1981.08,民族:漢,籍貫:陜西,學歷:研究生 畢業學校:陜西中醫學院,職稱:主治醫師 主要研究方向:中醫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