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榮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超聲診斷在結節性甲狀腺腫合并甲狀腺癌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結節性甲狀腺腫合并甲狀腺癌患者81例。所有患者預先使用二維超聲檢查觀察結節性形態與鈣化情況,隨后使用彩色多普勒進一步檢查結節血流情況,與患者術后病理診斷進行對比。結果:術后病理診斷,45例良性結節,結節數目84個,惡性結節36例,結節數目73個;而超聲診斷發現良性結節54例,結節數目為106個,惡性結節27例,結節數目51個;超聲檢查中的惡性結節毛刺率低于良性,低回聲高于良性,微小鈣化與粗鈣化率高于良性,差異顯著(P<0.05);對比II與III級患者血流信號顯示率,惡性結節要顯著高于良性結節,差異顯著(P<0.05);患者結節內血流RI與PSV均值并未出現差異(P>0.05)。結論:臨床診斷結節性甲狀腺腫合并甲狀腺癌,超聲診斷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通過細致掃查結節、綜合分析血流與回聲,并予以活檢穿刺,有利于臨床診斷。
【關鍵詞】 結節性甲狀腺腫 甲狀腺癌 超聲診斷
分析甲狀腺疾病,發現結節性甲狀腺腫的發病率非常高。分析此種疾病,多由于濾泡上皮在單純性甲狀腺腫病變的基礎上出現反復性增生引起,且還會出現不均勻復原反應。甲狀腺濾泡上皮出現增生的現象,就可能誘導乳頭狀血管增生,而有明顯的乳頭狀增生發生癌變的概率非常大[1]。治愈癌前病變是否存在結節性甲狀腺腫,臨床并未給出統一定論。本文研究分析超聲診斷在結節性甲狀腺腫合并甲狀腺癌中的應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結節性甲狀腺腫合并甲狀腺癌患者81例。男24例,女57例,患者年齡為25-78歲,平均年齡為(49.6±3.7)歲。此次研究活動均在患者知情且同意的基礎上展開,且排除其他系統性疾病。
1.2 方法
所有患者預先使用二維超聲檢查觀察結節性形態與鈣化情況,隨后使用彩色多普勒進一步檢查結節血流情況。使用東軟380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進行檢查,探頭頻率控制在7-12MHz,并將參數設定在甲狀腺條件下。檢查診斷的時候,患者保持仰臥體位,同時墊高其頸肩部位,促使其檢查的頸部區域充分暴露出來。使用二維超聲多面掃描檢查患者甲狀腺,常規性觀察、測量和記錄相關數據與圖像。觀察檢查期間甲狀腺的形態、大小、回聲、結節大小、形態、數目與回聲等。針對患者可疑的結節形態、邊界、鈣化內部回聲結節與周邊血流情況進行觀察和測量。使用頻譜多普勒檢測結節內動脈血流RI(阻力指數)與PSV(收縮期峰值流速)。
1.3 血流分級
0級:在結節內部與周圍并未發現血流信號顯示;I級:結節周邊存在血流信號;II級:結節內部與周邊區域血流信號分布尚未達到50%;III級:結節內部與周邊區域血流信號分布超過50%。
1.4 統計學方法
處理數據采用SPSS17.0軟件,采用t檢驗對患者超聲診斷結果與術后病理結果進行比較;采用x2檢驗對患者檢查的相關性指標進行比較,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術后病理診斷,45例良性結節,結節數目84個,惡性結節36例,結節數目73個;而超聲診斷發現良性結節54例,結節數目為106個,惡性結節27例,結節數目51個;超聲檢查中的惡性結節毛刺率低于良性,低回聲高于良性,微小鈣化與粗鈣化率高于良性,差異顯著(P<0.05);對比II與III級患者血流信號顯示率,惡性結節要顯著高于良性結節,差異顯著(P<0.05);患者結節內血流RI與PSV均值并未出現差異(P>0.05)。
3 討論
臨床診斷結節性甲狀腺腫,超聲檢查是一種常用技術。對于結節性甲狀腺腫合并甲狀腺癌的超聲診斷,由于不具有典型特點,容易出現漏診,導致檢出率較低。此次研究活動術前超生診斷與術后病理診斷的準確率并不是非常高[2]。造成臨床結節性甲狀腺腫合并甲狀腺癌檢出率偏低的原因有很多種。首先,檢查人員實踐經驗欠缺。患者使用超聲檢查的時候,檢查人員缺乏足夠的經驗,沒有仔細掃查多發性結節,即便檢出多發性結節,但容易忽略少量的惡性結節。其次,良性結節容易掩蓋惡性結節。對于結節性甲狀腺腫合并甲狀腺癌,存在良性與惡性兩種類型,且良性患者占據多數。良性癥狀容易將惡性表現掩蓋,由此降低臨床檢出率。再次,體積小的結節檢出難度大。臨床檢測小體積結節的時候,不能清晰分辨邊界,加大評估難度。最后,甲狀腺結節非常容易出現繼發性改變,且常常存在混合型回聲,不容易進行準確評估。另外,結節性甲狀腺腫合并甲狀腺癌,乳頭癌病發率非常高。但此種癌變并無明顯的圖樣特點,且臨床表現非常復雜,容易出現誤診。
在此次研究活動開展中,發現結合二維超聲進行檢查診斷,惡性結節低回聲率和毛刺率圖像有著較高的水平,且無回聲情況并未發現,多發生微小鈣化。因而,臨床診斷結節性甲狀腺腫合并甲狀腺癌的時候,可將低回聲、邊緣毛刺與微小鈣化作為診斷的指標。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可了解血流分級情況。根據臨床實踐的結果,結節性甲狀腺腫合并甲狀腺癌的時候,借助超聲診斷,惡性結節的邊緣主要形態特點為毛刺,且乳頭狀癌多存在砂粒樣鈣化,需重點觀察鈣化[3]。另外,由于惡性結節細胞間質較少,存在重疊,且有著較大反射界面,以此可多見低回聲。良惡性結節性血流平均RI值與PSV值之間并無顯著的差異,就表面結節性甲狀腺腫的周邊與內部存血流信號分布較廣。而這就充分說明,結節結構大、多發性結節的甲狀腺腫可能會存在豐富血流信號。為更加確定患者病情,可結合穿刺操作,輔助臨床診斷。
綜上所述,臨床診斷結節性甲狀腺腫合并甲狀腺癌,超聲診斷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通過細致掃查結節、綜合分析血流與回聲,并予以活檢穿刺,有利于臨床診斷。
參考文獻
[1]趙永振.71例結節性甲狀腺腫合并甲狀腺癌患者臨床資料分析[J].山東醫藥,2015(19):104-105.
[2]劉揚帆,萬里新.結節性甲狀腺腫并存甲狀腺癌的診斷與治療[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6,13(4):462-463.
[3]吳唯,錢立元,吳君輝,等.結節性甲狀腺腫合并甲狀腺癌的診斷和治療[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4,23(5):59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