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蘭
【摘 要】 近年來,我國醫療衛生事業改革不斷深化,對傳統的醫院藥學發展和舊式藥師工作模式產生了挑戰。傳統的以供給藥物為特點的醫院藥學轉變為以服務病人為宗旨的臨床藥學是發展的主流趨勢。“新醫改”形式下積極推進醫院藥學管理和藥師工作模式的創新與突破,才能實現藥學發展和優秀藥師培養的任務,提供更好的臨床藥學服務。本文以我國醫療衛生改革為背景,就醫院藥學發展和藥師工作模式兩方面展開探討,探尋我國醫院發展的前景和突破。
【關鍵詞】 深化醫改 藥學發展 藥品管理 藥師培養
我國的醫療衛生改革最早提出于2009年,由國務院審議通過的《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正式頒布,標志著影響范圍廣大的醫療改革拉開序幕。此后,為了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國家又相繼出臺了《2009 ~2011 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等多個文件。新醫改方案中加大了對藥品的監管力度,在藥品加成問題、藥物基本制度等方面都做出了新規定,旨在解決老百姓面臨的“看病貴、看病難”等問題。新醫改中的眾多規定給我國醫院藥學發展和藥師工作都帶來了新的挑戰與機遇,想要在新形勢下促進醫藥行業的不斷發展,就需要改變原有的制度和工作模式。
1 我國醫院藥學發展存在的問題
1.1 “以藥補醫”的醫院補償制度制約醫院長足發展
我國政府對醫療機構投入有限,因此政府允許醫院在一定程度上用藥品來彌補財政支持上的虧空,可以在藥品進價的基礎上加上15%賣給消費者,這種規定的弊端顯而易見:進價越高的藥品利潤也越高,容易造成醫療機構在給患者看病時出現“多用藥、多用貴藥”的情況,這與臨床藥學中提倡的用藥安全、有效、經濟等目標背道而馳,并且限制了藥師對醫療活動的參與,制約了臨床藥學的良性發展。
1.2 醫院對藥學的重視程度有待加強
醫院藥學是一門不斷前進發展的學科,需要隨時更新原有的知識儲備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醫院普遍存在重醫輕藥的問題,對于藥學新知識、新理論和新方法的研究和吸收采用的都較少,而重視固有經驗。另外,現代醫院藥學發展要求藥師也參與到藥品治療方案和應用監測的工作中,對藥師的專業知識和醫學素養都有較高要求,而醫院的藥學人員專業能力很難得以提高,目前醫院藥學人員的繼續教育也很少得到重視。
1.3 管理模式需要變革
新醫改強調,在醫療衛生事業中,醫院的角色需要向著服務型不斷轉化而不只是簡單的被動提供藥品。我國醫院藥學管理模式在長期發展過程中都遵循的是“供應事物型管理”,雖然醫改推行過程中也在不斷改進,但根本上并未跳脫出傳統的模式。藥師在工作中還是簡單的制劑、處方調配、發藥等,患者更需要的是藥師能夠提供藥物相關咨詢和藥物用量作用等信息,這是一種缺乏服務意識的體現,不利于醫藥學發展。
2 醫改背景下醫院藥學發展的改進措施
2.1 完善醫院藥學的政策法規
針對醫院進購藥品的日常行為制定相關法規,做好藥品的臨床使用的監督與制約機制,這樣一方面可以促進醫院合理用藥,保證患者的安全和康復工作,更重要的是防止醫院進購天價藥品謀取暴利,并有效解決老百姓“看病貴”的問題。比方說,可以推行藥師掌握相應處方權的措施,藥師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對醫師開的藥進行安全性、實用性和經濟性等方面的檢查,這樣能夠有效監督院方的開藥行為是否合理。
2.2 重視學習創新理論
重視新理論和新知識的學習,并輔以實踐活動。具體表現在,在醫院定期開展藥學前瞻理論的學習,力求對醫學領域的新知識和新發現有所掌握,及時更新原有的知識儲備。
2.3 提高藥學服務技能,促進醫院藥學發展
現階段,醫院藥學不再只是強調為患者審方發藥,更是要做好藥學服務工作。這主要可以分為三個階段,藥師首先對醫務人員進行合理用藥的監督,同時,在為患者發放藥品后要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和相關教育;其次,建立一定的監督機制,由院方通過患者反饋、平日考評等對藥師的服務工作進行監督;最后,監督結果將計入績效考評工作中,根據藥學專業特點,借鑒國內外有益經驗,制定藥學服務各項工作標準和操作規程,并對每項服務進行量化,建立規范化績效考核體系,加強藥學人員的考核和監督,促進藥師自身專業素質的提高。
2.4 開展藥學科研工作
新醫改的推行,一方面是為了解決固有的醫療問題,另一方面則是全力推進優質藥學服務的發展,因此,醫院需要將藥學科研工作作為重點關注項目,這就需要醫院更加認真對待藥學工作,將藥學運用中出現的問題找出來,作為科研課題,同時,關注藥學發展領域的熱點話題,結合臨床病例研究基因多態性、群體藥動學和個體化給藥方案。在這些領域建立健全方法論,建成完整的研究系統,形成藥學臨床研究的科研優勢。
3 醫改背景下藥師工作模式的轉變
3.1 改善發藥環境,縮短醫患距離
我國的醫院對于藥物發放處的設置基本一致,發藥窗口都比較小,這實際上并不利于藥師與患者進行交流,患者有關于用藥要求和生活禁忌的問題,想詢問藥師也非常不便。在新醫改倡導的服務型藥學工作發展的理念下,這樣的設置顯然并不合適。針對此,可以采取另設藥物咨詢處的方式進行解決或者是一定程度上增大藥物領取窗口。醫院一般都會人滿為患,另設藥品咨詢處為患者提供貼心的藥物使用指導,這樣一方面不影響其他人取藥,也能逐步實現服務型工作宗旨。
3.2 參與藥品不良反應和藥物監測
藥品不良反應( ADR) 監測是臨床藥師為臨床提供藥學服務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應該加強醫院藥師的專業能力和醫療素質,使其深入臨床及時收集、歸納、整理、分析和反饋臨床藥物治療中出現的不良反應,實現對重點科室、重點環節、重點人群、重點藥物進行重點監測的工作模式,切實的防止和減少藥品不良反應的嚴重危害,促進臨床的合理用藥和醫療質量的提高。
結語
醫療資源和醫療衛生事業是關系每個人切實利益的事情,因此,進行醫療衛生改革是必然之舉。醫院臨床藥學工作是醫療機構臨床醫療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藥師更是醫療團隊的重要成員,在新醫改背景下,藥學領域應該不斷創新實踐,突破原有的發展框架并轉變管理理念,藥師在工作中應該兢兢業業,以為患者提供專業的指導、為醫院實現更好的發展為目標,唯有如此,才能推動整個醫學領域的不斷前進。
參考文獻
[1]劉皋林,陳蓉. 新“醫改”形勢下臨床藥師的地位和作用探討[J]. 中國藥房,2010,30: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