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穎
【摘 要】 近些年來,隨著醫療市場需求的日益擴大以及醫學教育模式的不斷轉變,人們對實習醫院的臨床教學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種形勢下,為充分促進實習質量的提高,實習醫院就應當整合教學資源,加大臨床教學的改革力度,探尋出新的實習教學管理模式,從而為臨床一線培養更多高素質的醫學人才。
【關鍵詞】 臨床實習 教學管理 新模式
引言
作為醫學教育中一項重要的組成部分,臨床實習教學是連接醫學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同時也是實現優秀醫學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之一。通過做好臨床實習的教學管理工作,可確保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在充分促進醫學專業實習生實踐能力提升的基礎上,為醫院的進步與發展提供可靠保障。當前,醫學知識更新迅速,醫學模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以往的醫學教學模式已難以充分滿足時代的發展需求。為實現臨床教學質量的提高,實習醫院采取科學合理的臨床教學管理模式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 加快實習教學管理系統的完善
科學完善的教學管理系統是臨床實習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條件與保障。實習醫院應當成立起四級管理體系(主要由臨床實習教師、科教研室、科教科及院長組成),其中,實習教師及科教研室為臨床教學工作的實施者,而科教科及院長起督導臨床實習教學質量的作用,各級管理體系做好各自工作的同時,還需積極協作,及時向上級反映出現的問題,并采取科學有效的處理措施[1]。醫院管理階層還應定期或不定期督導檢查,對實習教學目標的完善情況及教學質量展開嚴格考核,做到查漏補缺。同時落實獎罰制度,嚴厲處罰違反規定的教職工,對于不稱職或不合格的教職工,可展開相關培訓,甚至取消其教學資格;對于表現優秀的教職工,則給予物質或精神方面的獎勵,從而將臨床實習教師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以促進實習教學質量的提高。
2 建立科學完善的實習教學管理機制
醫院可從學校教學大綱及自身實際情況出發,制定《臨床教學管理制度》、《實習生守則》等規章制度,并組織實習生及相關人員學習,以達到規范師生教學行為的作用。當實習生或教師違反相關制度時,需給予思想教育及相應的懲罰。此外,還可通過網上論壇、郵箱、座談會等多種方式,征集大家的建議,讓學生與老師共同參與到實習教學管理制度的制定中來,并對學生和老師的表現進行雙方互評,這樣不但體現了民主意識,促進了教學相長,而且進一步促進了教學管理體制的完善。
3 充分促進臨床實習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
教師除了傳授知識給學生,同時也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充分促進臨床實習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是實現高素質醫學人才培養的關鍵所在[2]。當前,醫學知識更新速度非常快,對臨床實習教師的要求也日益升高,除了專業知識扎實外,教師還需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及道德品質,能通過自身人格魅力來引導學生學習,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及創新思維,指導學生從普通病例中探尋出疾病規律及更為深刻的醫學信息,感受到醫學的樂趣。因此,醫院應加大臨床實習教師的培訓力度,定期組織其參與教學培訓,積極做好考核工作,從而有效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及教學質量。
4 加大對醫德醫風以及實習生責任心培養的重視力度
作為醫務工作者職業道德修養的重要體現,醫德醫風還與醫師的精神面貌有著緊密聯系。在臨床實習教學中,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不亞于專業知識教育。教師應當以身作則,從點滴小事出發來感化學生,使其對醫德醫風重要性產生切身感受。同時還應讓學生參與到醫療實踐中來,指導其如何與患者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端正工作態度,真誠對待患者,以患者為中心,樹立其積極向上的工作目標及人生觀。此外,教師還應教導實習生以認真、耐心的態度對待實踐,注意衣著整潔,動作敏捷,舉止大方得體,誠實且責任心強,認真遵守各項規范準則,對患者耐心且負責,實時告誡自己行事嚴謹,臨床實踐操作應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帶教老師也應做到放手不放眼,以免引起醫療差錯事故[3]。
5 構建良好師生關系,對實習生的信息反饋予以高度重視
構建良好師生關系,對實習生信息反饋予以重視,是教學互動、促進師生相互信任的重要措施。教師可對教學理念進行自由創新,學生則可對醫學奧秘展開大膽探索,在臨床實踐中如果碰到無法解決的問題,還可向教師請教,教師除了給予學生一定的幫助外,還應鼓勵他們將自己獨特的見解發表出來。在教學查房、臨床技能操作以及病例討論等實踐中,教師應對實習生做出嚴格要求,確保其對相關知識及操作技能有一個充分掌握。當實習生在操作中出現錯誤時,教師應將其中利害關系剖析給他們看,并手把手指導其技能操作,直至熟練掌握。同時醫院管理部門和帶教老師也應關心學生的生活和思想動態,為學生切實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對于情緒上有波動的學生要及時予以心理疏導,讓學生以健康的心態和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實習生活中去。
6 注重醫學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醫學生,就需要具備多種臨床實踐能力,如獨立采集病史能力,正確開展系統體格檢查能力,輔助檢查手段合理運用能力,以及科學準確判斷患者病情的能力等。但是在醫學理論方面,上述能力還無法得到全面體現,單純理論體系與臨床實踐還存在著不小的距離。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學生通過實踐,可獲得書本上無法學習到的能力,通過讓學生獨立參與到臨床實踐中來,并在其采集病史、開展體格檢查等操作時進行觀察,指出不規范及錯誤的操作,并耐心講解及演示,讓學生找出錯誤的地方,從而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
7 結語
綜上所述,醫學模式正由傳統生物醫學朝著“生物-心理-社會”的模式轉變,醫學臨床實習管理模式也應當隨著改變,才能符合現代化醫療市場的需求。因此,醫院應當采取科學合理的實習教學管理模式,在全面提高實習教學質量的基礎上,為社會輸送更多高素質的優秀醫學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國威,朱川.強化醫學生臨床實習的教學管理[J].西南國防醫藥,2013,23(03):327-328.
[2]馬玲娜,仰曙芬,岳鳳蓮,等.教學醫院畢業實習教學管理模式的實踐探索[J].中國醫院管理,2015,35(01):57-58.
[3]李紅梅,張海燕,周月宏,等.臨床畢業實習教學模式的改革與探索[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5,6(11):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