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躍+李銀軍
每天清晨和傍晚,在萬盛的各個公園、社區、廣場處處可見市民健身休閑的身影,做操、跑步、跳舞、打羽毛球……全民健身運動的蓬勃開展,讓萬盛處處洋溢著青春的氣息,充滿了朝氣與活力。
2016年,重慶市萬盛區深入實施全民健身戰略,突出抓好群眾體育設施建設,廣泛開展體育賽事活動,著力提升競技體育水平,全力加快體育產業發展,極大地滿足了廣大群眾的運動健身需求,培育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消費增長點,為地區轉型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
健身設施更加完善
“在這里打羽毛球,場地設施好,空氣清新,很舒服!”近日,正在孝子河畔的羽毛球公園打球的市民張亮說。
在萬東鎮松林社區,今年72歲的黃天榮老人每天早上都會到社區的健身廣場健身休閑。“自從我們社區經過改造,安裝了許多新的健身器材后,我每天都會來這里活動一個小時左右,現在身體好得很,什么毛病都沒有!”他精神十足地說。
2016年,該區大力推進全民健身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1個區級全民健身中心、10個全民健身基地、100個全民健身公園、1000里戶外健身步道,打造區、鎮(街)、村(社區)三級全民健身中心,游泳館、羽毛球公園、孝子河公園、馬鞍山騎行公園一期、萬盛公園健身步道、青山湖環湖步道、天星到黑山1098和黑山南門到北門健身步道等一大批健身設施建成投用。同時,該區大力開展鎮(街)、村(社區)健身廣場和群眾健身點建設,使全區體育健身設施覆蓋率達到72.4%,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03平方米,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如今,隨著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日臻完善,城鄉大小公園、健身廣場、健身步道等運動場所越來越多,萬盛城鄉群眾運動健身的選擇越來越豐富,運動健身的環境越來越好。
體育活動蓬勃開展
“從去年初到現在,我總共參加了10多次區里、街道、社區組織的羽毛球比賽。通過參加這些比賽,我和眾多羽毛球愛好者切磋了球技,增進了友誼,鍛煉了身體……”近日,萬盛街道萬北一社區居民王丁對記者說。
2016年,重慶市萬盛區著力構建黨政主導、群眾主體、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大群眾體育”工作格局,切實抓住全民參與、重在基層、注重協會三個關鍵,共組織開展了區級群眾體育活動50余項次,各鎮街、部門、行業系統、體育協會等組織開展各類全民健身活動1200項次。這些群眾體育活動的蓬勃開展,極大地激發了群眾的參與熱情,提高了群眾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據統計,去年全區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已達56.7%。
在打造品牌賽事方面,重慶市萬盛區成功舉辦了2015—2016年度“黑山谷杯”羽毛球挑戰賽總決賽、青山湖國際跑步節暨CCTV體壇風云人物全民健身公益跑活動,承辦了全國東西南北中羽毛球大賽等多項國家級、市級體育賽事,正在舉行2016—2017年度“黑山谷杯”國際羽毛球挑戰賽。
競技水平不斷提升
競技體育與群眾體育相互聯系,相互促進,從不同層面反映了一個地區的體育綜合實力。
2016年,該區高度重視競技體育發展,著力打造羽毛球、定向兩大競技體育品牌,協調推進其他項目品牌打造,不斷增強競技體育綜合實力。羽毛球品牌打造方面,通過加強國家羽毛球后備人才基地和市殘疾人羽毛球訓練基地建設,切實抓好重慶羽毛球二隊(重慶萬盛羽毛球隊)、市殘疾人羽毛球隊的訓練管理,使隊伍競技水平明顯提升;定向運動品牌打造方面,加大對定向運動項目的普及力度,組建了萬盛定向運動隊,積極推進全國科技體育(定向運動)培育基地建設;其他競技項目品牌打造方面,科學規劃布局乒乓球、摔跤、跆拳道等競技體育項目,擴大了后備人才隊伍規模。
2016年,該區競技體育成績穩步提升,亮點紛呈。全年該區運動健兒參加國家級體育比賽獲得第一名11項次、第二名5項次、第三名6項次,參加市級體育比賽獲得第一名23項次、第二名11項次、第三名16項次。
體育產業發展迅猛
“我們公司主要是通過‘旅游+體育模式,開展活動組織、賽事策劃、體育旅行、親子運動等業務。萬盛有完善的體育活動場地設施,有濃厚的全民健身氛圍,還有體育產業眾創空間這樣良好的體育產業服務平臺,我相信企業入駐萬盛是大有可為的。”近日,重慶等你戶外運動體育有限公司總經理傅國賢向記者介紹,該公司于去年正式入駐萬盛體育產業眾創空間后,得益于濃厚的全民健身氛圍和相關體育產業政策扶持,各項業務開展得有聲有色。
2016年以來,重慶市萬盛區大力促進全民健身與旅游、醫療健康、教育等相關產業的融合,全民健身的經濟功能充分釋放:打造體育產業眾創空間,積極開展體育產業招商引資,吸引了多家體育產業創業團隊入駐,冰雪、賽車、漂流、攀巖、皮劃艇等一大批產業項目建成投運;策劃舉辦了多項體育旅游賽事,吸引了大量游客到萬盛消費;推進體育商業街區建設,完成了1.7萬平方米的奧林匹克體育商城分區布局,并全面啟動招商工作;組建了全市首個體育產業專業類研究機構——萬盛體育產業研究院,初步搭建起產、學、研緊密結合的體育產業發展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