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蒙++葉馨++劉文



摘 要:隨著工業及交通運輸業的不斷發展,大量的有害物質被排放到空氣中,使空氣質量變壞。我們生活在受到污染的空氣之中,健康就會受到影響。現有的監控手段往往提供的只是實時的觀測數據,該文則是利用AQI在短期內的幾個有效數據,結合灰色動態模型簇,不斷更新有效數據,實現對未來時間段空氣質量的預測,為人們更為科學地安排工作及出行提供幫助。
關鍵詞:AQI 觀測數據 灰色動態模型簇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12(c)-0018-02
空氣污染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社會問題,空氣污染是目前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一大困境。因為空氣污染問題,不少企業失去競爭力,甚至直接倒閉。但是,即便如此,也沒有能夠改變人們對日益糟糕的空氣質量的恐懼。冬季的來臨,使得北方一些城市重新陷入空氣質量差的境地,現在中部地區或是沿江地帶的一些地方,空氣質量也越來越糟糕了。我們經常關注空氣質量變化的相關參數,比如:AQI。空氣質量指數的上限值500為六級,指數越大、級別越高,說明污染的情況越嚴重,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也就越大。我們從環境檢測部門獲得的數據,大都存在數據不全面、數據滯后的特點。大中城市的AQI指數也只是一個所有污染物濃度的平均值,并不是實時污染情況。如遇到短時大風、降溫等氣候因素,短時間內就會有AQI指數和民眾感受不一致的情況。因此,實時預報具有很好的實際價值。
1 基本原理
灰色系統理論是鄧聚龍教授提出的基于貧信息預測的理論,在近些年在對各行各業實行的預測中收到了很好的預測效果。在灰色系統理論中,占有重要預測地位的GM(1,1)模型。
以GM(1,1)模型作為基礎的預測模型群大致有以下5類:全數據GM(1,1)模型,部分數據GM(1,1)模型,新息GM(1,1)模型,等維灰數遞補GM(1,1)模型,等維新息GM(1,1)模型。在以上幾類模型群中,全數據GM(1,1)模型存在的弊端是數據全部使用,有可能會降低模型預測精度;部分數據GM(1,1)模型存在的弊端是所取部分數據不能很好地代替數據的主要信息,造成信息丟失,顯然對預測不利;新息GM(1,1)模型在有新信息增加的情況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預測精度,但是老舊信息的存在對預測精度依然會有不利的影響;等維灰數遞補GM(1,1)模型,在新信息獲得不夠及時,不能及時更換的情況下,應用預測出來的數據代入預測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更新數據;等維新息GM(1,1)模型,可以有效實現數據實時更新,不好的地方是實際問題不可以提供相關數據。
結合實際情況,該文采用等維新息GM(1,1)模型。
2 模型建立
設原始數列為:
,通過累加生成新序列,則GM(1,1)模型相應的微分方程為:
設為待估參數向量,,可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解得:
其中
求解微分方程,即可得預測模型:
,,
注:(1)
(2)-,得還原序列預測方程為:
等維新息GM(1,1)模型建立在GM(1,1)模型的基礎之上,我們只需要在獲得新的實際數據以后,將新數據加到原始數據最后,同時去掉原始數據最前面的一個,從而得到新的與原始數列等維的數列,然后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建模。這樣,用實際獲得的新數據新陳代謝,逐個預測,依次遞補,直到完成預測目標或達到要求的預測精度為止。
3 實證分析
數據來源:中國空氣質量在線監測分析平臺,選擇地點:北京,時間:2016年12月4日18:00至2016年12月5日6:00,以2 h為間隔截取數據。
建立基于灰色理論的動態預測模型簇:
模型一(M1):
模型二(M2):
模型三(M3):
還原數據見表1、2、3。
4 模型精度分析
將真實信息不斷代入到模型中,使模型精度不斷得到提高。
從整個預測結果來看,采用給予灰色系統理論的動態模型簇對AQI進行預測,可以有效地對未來時間段的空氣質量進行預測,以幫助人們科學安排工作及出行。
參考文獻
[1] 楊維.大氣污染問題的環境監測及對策研究[J].山東工業技術,2015(1):127.
[2] 王曉麗.呼和浩特市2014年冬季AQI特點及重污染天氣分析[J].內蒙古氣象,2015(5):42-43,50.
[3] 王靜,朱翠翠,李菲菲,等.基于AQI對京津冀地區空氣污染的計量分析[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1):3-6.
[4] 馮建社,張婷,張明月,等.秦皇島市空氣質量指數AQI現狀分析[J].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4(5):65-69.
[5] 劉思峰.灰色系統理論及應用[M].科學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