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剛++劉瑞敏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科學技術得到了大力支持,并取得了顯著成績,測繪測量技術便是其中之一。在GPS定位技術的基礎上又出現了一種新的定位技術RTK定位技術。RTK定位技術有諸多優點,其在電力線路測量中的應用可以實現對大規模路徑測量,通過線路的航測實現實時動態的放位測量。基于此,該文主要從RTK技術的作業流程入手,探討分析了網絡RTK技術在電力線路測量中的應用,以供參考。
關鍵詞:RTK技術 電力線路 測繪應用
中圖分類號:TM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12(c)-0040-02
1 RTK實施原則及作業流程
1.1 對測區的控制點資料進行收集
首先對測區的控制點資料進行收集,包括諸多方面的內容,如:控制點的坐標、等級、中央子午線以及坐標系等,對采用常規控制網、GPS控制網進行科學判斷,并且考察控制點的地形和位置環境,保證其與動態GPS參考站的要求所符合。
1.2 對坐標轉換參數
GPS RTK測量必須在一個標準的坐標系中進行,與我國電力線路勘測定位點所在的坐標不一致,這就需要對兩坐標之間參數進行轉換。傳統的GPS動態測量工作中,坐標轉換須在測量工作全部完成后才能進行。而新型的RTK測量技術對坐標參數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事先給出當地的坐標,再具體轉換時,也要求給出至少三個以上的參考地坐標。
1.3 參考站的選定和建立
參考站位置的合理確定是RTK技術順利運用的關鍵。因此,在參考站的前期選擇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要確定參考站的已知坐標;第二,參考站點的地勢要高,最好處在開闊地段,周邊附近沒有較高建筑物的干擾,確保參考站清晰接收到衛星信號;第三,衛星信號接收容易受到其他信號的干擾,為了保證原始數據信息的完整、準確,要保證參考站周圍無信號反射物和多路徑效應的存在,盡量將參考站設立在遠離電臺、發射站等的地方;第四,要對參考站所在的地勢嚴加測量,盡量選擇土質層堅固穩定的環境。選定好參考站的位置,就要對其安裝建立,可以選用GPS布網結構確定坐標。
1.4 控制點加密
控制點之間的距離過大會超出RTK的工作半徑范圍,影響設備的正常工作。這時候可以采用GPS RTK中的靜態功能布設一些支點,適當延伸測量距離。應當注意支點位置的選擇要靠近轉角樁,確保信號強度,保證視野開闊,交通出行也要便捷快速。此外,在控制點再次安置基準站時,要事先檢驗已存在樁位情況,將前后測量的高度和坐標參數差距范圍控制在7 cm以內。
1.5 野外作業
為了提高野外勘測的效率和準確度,要將基準站GPS信號接收機合理設立在參考點上,將接收機的坐標參數設置在北京參數,調準接收天線的高度。在一系列準備工作完成后,就可以利用基準站接受衛星信號,再通過廣播發出去。與此同時,流動站可以實時同步接受基準站發來的信號,進行坐標轉換和信號處理后,可以得出準確的方位距離。
2 RTK技術在電力線路測量中的應用研究
2.1 測區概況
此次測量區內的山區部分,地勢崎嶇、道路復雜,高大植被較多,沒有一個良好的通視環境;而平地部分,觀測線路附近建筑和果園林立,分布密集而且交錯,工作任務繁重。另外,測區內有很多溝渠、河流,河道兩側的樹木也比較高,使平斷面測量的難度大大增加。此次測量工程的任務多并且工程期限緊,并且此次航測解析平斷面是無法達到工作技的術要求,因此,在平斷面施測時需要采用工程測量的方法。
電力線路測量工作通常都是按照選線、終勘和定位三步進行的。第一,以收集的航測圖片(比例尺為1∶10 000)為基礎進行線路轉角位置的設定和坐標的測量;第二,以RTK為基礎將整個線路貫通,然而因為此次工程的通視環境差,并且工期緊張,要想確保全站儀的測量效果,需要將遮擋視野的樹木和果園都清除掉,這顯然是不切實際的。常規作業方法時選線的方法是以動態GPS完成對各轉角位置坐標的測量,以此為基礎,用全站儀將線路貫通。然而全站儀貫通線路的難度非常大,缺乏實效性。所以在此次施工中貫通線路所用的方法是動態GPS的方法。在全站儀可以通視的區域,用GPS設置直線樁,然而再用全站儀將各觀測點以及交叉跨越的坐標測量出來,以促進施工進度的加快。RTK技術可以有效解決全站儀在通視環境較差下無法測量的問題,進而確保定位工作的順利完成。
2.2 應用于選線測量
電力線路的選線是基礎性工作,只有對線路路徑做出優化,才能為后續工作保駕護航。選線工作要同時滿足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通過衛星航拍圖清晰分辨出地勢差異。在具體選線工作中,影響線路路徑的因素多種多樣,要合理區別對待。主要遵循的原則就是在保證生態環境不被破壞的基礎上,避開地質災害多發區,按照各施工要求合理布局。遇到干擾設施時,要充分利用RTK技術測量出坐標系數,通過自動化數據分析處理軟件制成全局圖表,用計算機分析軟件規劃出最適宜的方案。對于一些轉角處的控制點,要及時調整路徑避免沖撞。
2.3 應用于定線定位測量
RTK的實時動態測量的功能,可以精準計算出各轉角的坐標,再通過每兩個轉角間可以定義出一條直線的原理,將定義好的直線實地放樣,應用到直線樁、斷面點的距離和高度計算,最后通過GPS的數據分析和處理軟件對信息轉換,編輯成適應的參數,作用于各電力線路圖的三維立體繪制。整個過程中,尤其要注重直線樁的設置。要事先對直線樁規格和性能做出統計,了解它相較于直線的偏差量,只對與直線偏差較小的數據點進行記錄。除了對控制點進行自動化控制,還可以手動操作控制點記錄,并能根據不同情況具體調節范圍值。一般直線樁間的一個直線段應該在一個參考站上操作,避免頻繁換動造成參照值的變動,導致測量數據的誤差。
2.4 RTK在終勘測量中的應用
終勘測量的測量范圍不僅包括帶狀圖,還需要對線路上所有交叉跨越以及建筑的平面位置和高度進行有效測量,這些都與線路中鐵塔的設計以及線路的走向密切相關。在該線路中,因為受樹木和果園的遮蔽影響,缺乏一個良好的通視環境,因此,無法使用全站儀,所以在終勘測量時最終選擇采用RTK技術。
首先,根據事先確定好的轉角坐標,在某條可以通視的直線上,用RTK進行放樣,設置兩個方向樁;其次,用全站儀對直線上的相關建筑、地勢、交叉跨越等進行科學測量。RTK的電臺和電臺功率是非常好的,這是其被應用的主要原因。據實驗表明,RTK主機的信號非常強,可以覆蓋很大范圍,并且它的信號具有良好的穿透能力,可以促進工作效率的提高。
3 結語
通過上文的敘述分析可以得知,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逐漸出現了一種全新的技術,也就是RTK技術,將其應用到電力線路測繪中,具有一系列的優勢;在具體實踐中,需要結合具體情況,綜合考慮諸多方面的要素,科學設計測量方案,嚴格依據相關的規定和要求來進行作業,提升電力線路測繪的精確性。相關的工作人員需要不斷努力,積極學習,總結作業經驗,以便更好在電力線路測量中應用RTK技術。
參考文獻
[1] 張健.電力線路測繪中GPS網絡RTK技術的應用[J].低碳世界,2013,2(9):123-125.
[2] 賴成波.GPS網絡RTK技術在電力線路測繪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2(6):55-57.
[3] 陳繼偉,熊福文.GPS-RTK作業的若干技術問題與思考[J].上海地質,2004,2(3):99-101.
[4] 吳長虹,趙清泉.應用GPS RTK技術的電力線路測量實施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09,2(30):19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