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
摘 要:本文回顧分析了我校參加廣東省中等職業學校技能大賽比賽選手選拔、培訓、比賽的過程,反思了個別參賽項目成績欠佳的原因,為今后參賽積累經驗。
關鍵詞:中職生技能大賽;指導;反思
每年一度的中職生技能大賽拉開帷幕,筆者有幸連續兩年指導學生參加中職生技能大賽,現就比賽中的不足進行如下反思。
一、選好優秀的比賽選手是比賽順利的根本
選出一個好的參賽選手是比賽的根基,若選手出錯,這個比賽等于完全失敗,所以確定比賽選手是重中之重。在選擇參賽選手時,成績并不是判定選手的唯一標準,扎實的基礎知識、熟練的技能操作、穩定的心理素質、能否配合指導老師才是決定一個選手在比賽中是否能取得好成績的依據。筆者第一次帶學生參加比賽選擇選手時,一名學生因成績在專業內前三名被選中,但是在賽前訓練過程中,因為自身有優越感聽不進比賽指導老師的意見,比賽時仍采用自己固有的理解模式,導致比賽失敗。此外,在高強度的賽前訓練過程中,選手會出現疲憊、成績浮動的狀態,這需要選手必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進行自我調整。在比賽過程中,選手的臨場發揮決定了成績的好壞,這也需要選手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所以說成績并不能判定一個選手的標準,心理素質是判定這個選手好壞的先決條件。因此,要選拔綜合素質較高的學生參加比賽。
二、制訂目的明確、有針對性的訓練方案是基礎
在強化訓練時,內容一定要目的明確,有較強針對性,從而確保高效訓練。在高強度的訓練中,如果訓練內容空洞,選手提不起興趣,會容易厭煩;若訓練內容過于拔高,選手會因為超過自己的接受能力而對自己產生懷疑,自信心下降,這些都是不可取的。指導老師要及時發現選手易出現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訓,讓選手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增強其自信心。
指導考試應制訂科學的訓練方案,精心指導學生進行訓練,才能賽出效果。訓練方案要有詳細的訓練計劃,這是高效訓練的關鍵所在。訓練期間要有合理的訓練方法,雖然比賽選手相對一般學生而言是佼佼者,但現實中因為中職學生普遍基礎較差,比賽選手距參賽選手的要求,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指導教師應不斷摸索、調整、改進,并且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訓練過程中,要從最基本的理論和技能著手,由簡到難,逐漸綜合、強化、提升,不斷提高訓練水平。將學生最初的興趣引導轉為對競賽項目的熱愛,要盡力避免打擊學生學習知識、技能的積極性。此外,為使學生更熟練地掌握操作技能,達到競賽水平,應盡量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訓練平臺,展現他們的操作水平,提升他們的實踐技能。以“廣告設計與制作”比賽為例,該比賽要求學生熟練掌握Coredraw、AI、Photoshop等應用軟件,要給參賽選手準備專用的機房和符合比賽要求的計算機及相應軟件,讓參賽選手進行日常操作練習。指導教師根據每位參賽選手的練習情況,針對性地講授其所需的軟件知識點,并安排具體的任務,讓其在操作中掌握技巧,牢記軟件的操作功能。
三、關注選手身心健康是比賽順利進行的保障
在賽場上,心理素質的好壞是比賽取勝的重要保障。因此,指導教師要高度關注參賽選手的心理,幫助選手發揮長處,克服缺點,使他們既有壓力又有動力投入訓練,戒驕戒躁,沉著應戰。在平時的訓練中,要將參賽選手榮譽感、成就感的激發,集體主義、奉獻精神的教育滲透其中,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技能大賽不僅是為學校爭光,更是自己人生中難得的機遇,既增長了知識,又提升了自身的專業技能,極大地提升了自身的就業競爭力。
四、與兄弟院校多溝通,及時獲取比賽信息,是培訓中少走彎路的有利前提
積極地與比賽主辦方聯系,加入比賽交流群,及時獲取信息,如賽場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的版本等;多與兄弟院校溝通,如共同舉行比賽交流,讓參賽選手告別閉門訓練的傳統模式,通過比賽交流,盡快地適應比賽氛圍,進一步調動參賽選手的積極性,讓選手的訓練效果更好。此外,為今后比賽的良好發展,讓參賽選手在比賽中更上一層樓,我校更要為比賽做好準備。
1.選手梯隊培養
由于中職生自身的特點,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很多參賽選手從最初熱情高漲到后來半途而廢,往往出現參賽選手選拔難、教育難、吃苦意識不強、可持續發展能力不足的問題,這與學校參加技能大賽的初衷有出入。因此,我校要未雨綢繆,培養參賽選手的接替者,做好人才儲備工作,避免出現選手“斷層”的現象。
2.建立詳細的書面比賽訓練制度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詳細的比賽訓練制度既是對指導教師責任心的約束和規范,也能讓賽前訓練更加規范化。
3.專業課程和比賽相掛鉤
中職生技能大賽是職業技能的窗口,也是行業發展的窗口,技能大賽的目的是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其內容涉及面廣,綜合性強,這要求我們專業設置與課程設置要向大賽靠攏。但現實中,很多中職生的專業課程和技能比賽完全脫節,這導致在賽前訓練中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補充選手在學習技能大賽中所需的基礎知識。如果在專業課程設置時,以技能大賽要求為參考,合理開設相應課程或者調整授課計劃和時間,可讓賽前訓練效果有質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