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銀男
在小學階段,大部分的學生都童心較重,主要表現為愛玩、好動,好奇心較強。因此,小學體育教學要從他們的年齡特點出發,變化學習方式,把教學內容轉化成游戲的形式,讓他們在“玩”中愉快的學,體現出寓教于樂的教育新思想。對于小學高低不同的年級階段,教師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游戲種類和形式區別對待。諸如“老鷹抓小雞”這樣的游戲雖然能夠鍛煉學生快速的反應能力,使大部分同學參與其中,但是只適合于低年級學生;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他們的理解能力和模仿能力都有所提高,針對這一特點,又要選擇更加合適的游戲項目讓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比如在跳遠的練習中就需要改變以往單調、枯燥的規范化練習,讓他們模仿青蛙、小兔等這些既熟悉而又喜歡的小動物的跳躍,以提高他們的興趣和運動熱情。
多年來,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我在體育教學中,進行探討和摸索學生上課的特點和規律。要想讓學生在玩中學,不妨做到如下幾點:
一、體育游戲內容多樣化,增強興趣
1.準備活動,體育游戲多樣化。安排小型多樣的游戲,各關節活動穿插其中進行,一上課就把學生興趣激發起來。例如,用騎自行車代替行進間高抬腿跑。用“打坦克”代替了枯燥乏味的投擲沙包練習,這些游戲學生做得生動活潑,有聲有色,在生理、心理上為上好體育課做好了準備。反思過去,要比從枯燥乏味的隊列動作開始效果好。
2.基本活動,體育游戲多樣化。在跑的教學內容中,跑是比較單調的、練習時間長了學生感到枯燥、疲勞,進而導致注意力分散,影響教學效果。在體育游戲中,經常會有一定競爭性的游戲,在游戲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這些游戲強化學生的競爭意識,這滿足當前小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需要,對于學生在今后學習和生活中提升自我,實現良性競爭具有積極的意義。例如在學生學習短跑的相關要領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接力的形式進行訓練,將學生分成若干組,保證每組學生人數相同,每個人之間相隔50米,每一小組的第一棒都要向下一棒傳遞暗號,可以是一句話、一串數字等,在最后一棒學生達到終點后并準確傳遞暗號就獲得勝利。讓學生在競爭游戲中強化拼搏意識。
3.放松活動,體育游戲多樣化。根據小學生天真活潑,喜歡表演和模仿,我自編“拍手歌謠”表演模仿歌舞,如“在希望的田野上”和“小鴨子”等。這樣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體質,活躍身心,培養興趣,調節情感,活躍課堂氣氛,消除疲勞,恢復體力,而且對完成教學目標和促進美育的發展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體育游戲教法手段多樣化,增進興趣
1.聲音模仿。模仿“炮擊”“下雨”“打雷”以及開動火車的鳴笛聲音等,都能引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在歡快之中學生不但愛做,而且學得快,為完成教學目標奠定基礎。
2.形象模仿。模仿“大雁飛”“鴨子走”“熊貓吃竹子”“小貓捉老鼠”“小狗救援”等。我會把學過的游戲,如“快快集合”“聽從指揮”等,按照新課標要求加以改進,突破游戲方法,以變換形式進行,用故事化形式教學,促進游戲活動的發展。由于學生富于模仿性,再現性,我用形象的示范和語言,使學生加深理解游戲的規則、方法,在活動中運用自如。
3.利用“頭飾”分角色。為了培養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和模仿能力,我制作各種動物頭飾,讓學生戴上頭飾,分角色進行聲音和動作模仿。“給動物分類”的小游戲是培養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看學生們是否能正確判斷自己的位置。
三、在教學中要做到.組織嚴謹,形式多樣,嚴而不死,活而不亂
(1)場地圖形。場地布局新穎,圖形多變。我設計的場地特點是:一圖多用,既考慮強度又計算密度。這樣節省場地,能讓學生在變換的幾何圖形中活動。小學體育游戲化教學的開展必須要有場地,游戲場地的大小需要根據游戲的實際需要明確其范圍,場地問題的選擇時需要尤其注重安全問題,在游戲活動中,由于游戲具有一定的競爭性,因此要保證游戲的順利開展與推進就需要使學生的安全得到保證。將場地接線進行有效劃分,如果地域不受到限制,學生就會像沒頭蒼蠅,還會影響其他班級學生的正常教學。此外在場地選擇上還需要考慮場地與教學樓之間的距離,由于體育游戲過程中學生肯定會十分興奮,會出現一些喝彩聲,要與教學樓保持一定的距離,防止對其他學生正常上課學習產生影響。
(2)多利用手勢。手勢是體育教學中的一種指揮手段,是無聲的口令和信號,培養學生一切行動聽指揮和加強學生對課堂常規的訓練有很好的作用。例如,跑步、前進、行進間暫停、小組交換、集合、解散等。通過教師的手勢,鍛煉了學生的反應能力,達到課堂要求,減少課堂浪費時間,有效的利用課堂時間,完成教學目標。
(3)掌握多媒體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具有無窮魅力,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所學知識,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動機和興趣,變“要我學”為“我樂學”。它打破了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的局限。
總之,在教學中,教師要選擇適應學生身心發展的游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和鍛煉的主動性。因此,選擇符合小學生特點的體育游戲,學生愿意學習,主動掌握,大有效果。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做到游戲性、趣味性、知識性、科學性的有機結合,就能收到事半功倍、水到渠成之效果。
總之,在教學中,教師要選擇適應學生身心發展的游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和鍛煉的主動性。因此,選擇符合小學生特點的體育游戲,學生愿意學習,主動掌握,大有效果。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做到游戲性、趣味性、知識性、科學性的有機結合,就能收到事半功倍、水到渠成之效果。
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小學體育教學也實現了發展與改革,游戲化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應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以及效果,游戲的種類是多樣化的,能夠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強化小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智力水平。教師為小學生創設不同的教學情境能夠使學生獲得不同的體會與感受,游戲有一定的規則和競爭性,能夠提高小學生的紀律意識以及競爭精神,總而言之,游戲教學有很明顯的優勢,有助于體育教學效果的順利實現。同時讓孩子們在體育課堂上愉快健康的學習,在盡情的玩中學更是體現身心發展兼備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