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星宇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中小企業得以蓬勃發展,目前中小企業已經成為我國不論是稅收還是解決就業問題的重要支撐力量。但是同大型企業相比,不論是從技術、管理、人才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距,這也就導致許多金融機構在向這些中小企業貸款、融資過程中有過多的考慮,中小企業在融資過程中出現許多阻礙,這也是制約我國中小企業可持續長遠發展的重要原因。針對吉林省中小企業在資金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本文第一部分首先對選題的背景做了分析,第二部分針對中小企業在融資過程中遇見的問題有針對性的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和建議。通過本文的論述,期望能夠對我國其它地區中小企業在融資管理過程中有一定的理論意義。
【關鍵詞】吉林省;中小企業;融資;發展;對策
從上世紀80年代起已經進入到世界信息社會時代以來,知識信息大爆炸、科技發展呈現出幾何式增長。在此時代大背景下,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市場經濟繁榮。其中包含了傳統中小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已經成為新世紀經濟發展的驅動力所在。然而,這一動力在融資方面卻存在一系列的問題,由于吉林省中小企業大多是近幾年新注冊成立的,所以就規模上而言相對較小,歸屬于中小企業甚至微型企業之列,其融資環境不理想、信用體系等尚未建立或完善,在加上中小企業具有高風險性,這也無形中使得中小企業的融資不理想,因此,研究吉林省中小企業的融資是個具有實際意義的研究。
一、吉林省中小型企業融資困難的原因分析
(一)吉林省中小型企業融資的自身因素
許多吉林省中小企業在成立之初,大多采用的是家族式管理模式,由于市場監管監制不完善,法律法規不健全,市場信息流動緩慢。家族組織,因其結構相對簡單,管理層次少,成員間具有高度的信任感與合作力,有較強的業務靈活性和風險抵御的能力。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市場監管的不斷完善,其就不斷體現出組織結構劣勢,企業制度的不健全。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隨著企業規模不斷擴大,企業內部融資渠道受家族式管理模式的限制,融資難的問題制約了吉林省中小企業的繼續發展。
(二)政府政策落實存在難度
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各地監管部門為了提升地方經濟發展,降低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制定了許多促進當地中小企業發展的相關優惠政策,如減免稅收、財政補助等,尤其是對地方中小企業的幫助,表現更為積極,如從2013年至2015年,吉林省對當地中小企業制定的優惠政策就達到了8條,這也是歷年來最多、最頻繁的。但是這些政策往往都停留在文件下發方面,中小企業融資的優惠政策并沒有實現其應有的功效,資金缺乏的現狀對中小企業并沒有真正解決,因此,解決當地中小企業資金問題和融資問題是當前最為重要的問題之一。
(三)銀行信貸投放領域及行業較為集中
從整體上來看,吉林省很多商業銀行的中小企業信貸業務投放存在著相對較強的政策性,中小生產制造業、中小房地產企業以及中小零售企業等方面的投資得以迅猛增長,并且對銀行的信貸資金加以吸引,尤其是房地產市場價格并未在宏觀調控下切實回歸至正常水平。按照國際行業數據與經驗,通常中小房地產企業信貸暴露風險的周期為3年至5年,但是當前我國很多商業銀行的多數中小房地產企業信貸業務有5年的正式運作時間,尚且處在隱藏風險的爆發時期,在市場調控下如果房地產市場出現逆轉,商業銀行的中小房地產企業信貸便會增加風險,這便會加劇房地產行業的信貸風險。
二、解決吉林省中小型企業融資問題的對策
(一)完善企業管理體制,健全融資管理體系
作為融資問題的主角,要解決融資問題,必須從中小企業本身出發,嚴以律己,積極配合政府及有關部門參與信用體系的建設,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優化內控管理,由建設現代化企業,從此獲得間接融資途徑,進入創業板塊市場融資,打通直接融資途徑。
吉林省中小企業通過加強內部控制管理,不僅能夠規范企業內部管理,平衡各部門之間的權益紛爭,對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有著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雖然近年來我國經濟形勢逐漸好轉,中小企業的競爭力也逐步提升,但是大多數企業屬于家族性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存在不足,簡單的管理模式貫穿著整個企業的經營運作,這不僅對企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產生非常不利的負面影響,同時對整個行業的對外融資發展帶來不利因素。因此,要完善中小企業的管理,提升其融資效果,健全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是第一要務。
(二)加強政府部門扶持
為保證風險投資的投入和征集,政府應在財政、稅收及貸款等方面制定優惠政策,吉林省支持中小企業融資的政策的制定是融資的強有力的保證。主要方式有:(1)財政補貼。財政補貼是一種無償資助,國家為支持風險投資而向該種公司和企業提供的。中國政府應加大財政補貼力度,留出盡可能多的財政資金用于貼息那些有遠、信用度高的風險投資者,作為風險投資的補償。(2)稅收優惠。對風險投資公司的風險和收益有直接影響是稅收政策。為確保中小企業能夠在稅收方面取得最大優惠,可以實施些降低企業所得稅、延長免稅年限、新產品入市后規定期限內不收稅等等的措施。通過稅收優惠,鼓勵企業發展做大做強。(3)利率優惠。貸出的風險資金的機構如果是商業銀行的話,國家應給予利率補助;而該機構是國家開發銀行等政策性銀行,國家應減少風險公司的資金成本,實行低利息或無利息的政策。
(三)完善金融機構服務體系
金融體系需要監管,同時更加需要完善。健全和完善的金融體制有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維持經濟的健康運行。民間借貸危機的爆發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現有的金融體制與經濟發展不相適應。所以要想國民經濟良好快速發展和解決各類經濟危機就必須加快金融體制的改革,它對經濟市場發展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金融體系的完善的措施可以從放寬金融市場準入條件,鼓勵和支持民營資本設立小金融機構著手,例如鼓勵民間資金設立或參股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等,鼓勵民營的小額貸款公司轉制為村鎮銀行,支持金融租賃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開展業務,積極發展各類債券產品等。中小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綜合素質和管理水平有限,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機構經營狀況,所以同時要幫助提高員工的各項素質和工作能力。比如這樣一來,正規金融與民間金融相互協調、相互補充,逐步建立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體系,滿足社會多元化融資需求。
隨著吉林省金融體系的不斷改革,金融市場將更加開放,政策將更加完善,競爭將更加公平。許多吉林省中小企業應通過實行產權制度改革,合理設置組織結構,加強內部融資監管,企業應摒棄了原先的家族式管理模式,全面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從而解決中小企業在發展中存在融資難的問題。通過對吉林省中小企業在發展中存在融資難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研究,本文認為:吉林省中小企業要解決在發展中存在的融資難的問題,金融市場生態培育、金融產品創新是關鍵,要加快大金融體系的改革,只有進一步加大金融市場的開放力度,注重培養與引導,減少行政干預。同時鼓勵更多的金融創新產品,以建立金融服務業的戰略思想,從而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吉林省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郭文卿.科技型中小上市企業的融資與創業投資——基于蘇州、南通和連云港三市的調查分析[J].江蘇科技信息,2014(08).
[2]楊楠.中小高新技術企業關系型融資的價值分析[J].軟科學,2013(01).
[3]丁文茵,張智星.小微企業利用融資租賃解決融資難的問題分析與對策[J]. 安徽化工,2012(06).
[4]成天鴻.大力發展微型企業 為城鄉統籌提供產業支撐[J].商場現代化, 2014(29).
[5]賀晉.科技型中小企業可轉債融資機理研究[J].統計與決策,2015(18).
[6]侯占云,黃靜雯.淺談商業銀行中小微企業貸款定價方法[J].東方企業文化, 2016(17).
[7]劉志鋒,張晨.小微企業融資創新制度安排[J].理論界,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