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楊
摘 要:資源共享是現代科技發展的必然結果,在高校教育中資源共享有助于實現教育的大眾化,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目前,高校教育改革正在進行,在資源共享問題上存在一定的問題:一方面,高校自身對于自主改革較為信任,對于資源共享缺乏概念。另一方面,教育部門在資源提供上存在滯后性,內容單一,無法贏得高校的認可。為了促進教育的發展,文章從資源共享的現狀、作用等方面進行了分析,提出了以資源共享為前提的高校教育改革的實施過程。
關鍵詞:高等學校 教育資源 資源共享 教學改革 研究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12(a)-0170-02
資源分布不均是我國高等教育的主要特點,正是在這一背景下,資源共享成為一種必然要求。知識大眾化更是深化了這一需求,資源共享需要技術的支持、高校的認可以及教學內容的更新。然而高校在教育資源共享的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只有加深對于資源共享重要性的認識,并從多個角度實現這一過程才能促進教育的發展。
1 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現狀及原因
隨著科技的發展,計算機在多個領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對于教育而言,計算機使得教育信息更豐富。但在內容上由于缺乏標準的構建體系,還不足以成為指導高校教學的基本方針。在教育改革支持上,高校的資金獲得不足,因此導致其在設備的更新上速度慢,一些高校的教學水平無法滿足實踐需求,影響了學生的興趣,這是資源共享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另外,對于資金的支持,教育部門重視對重點院校的支持,對于高職和普通院校的支持則顯得不足,這是造成行業人才空缺的重要原因,也是資源不均的主要原因。另外,高校自身的教育模式較為封閉,影響了教育資源的共享。多年來,我國高校始終堅持獨立辦學的特點,學校雖具有自身的文化,但缺乏與其他學校之間的溝通,使得校園文化的共享意識差,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育的發展。事實上,新時期,學校的理念存在偏差,資源共享能夠促進學校的發展,只有實現資源共享才能促進各大高校的共同進步。將自己的辦學特色與其他學校的辦學特色相結合,可以促進人才的綜合培養機制。然而,各大高校并未認識到這一點,依然保守地認為自己的特色能夠招攬學生,并且在高等教育招生過程中,專業的重復率較高,特色卻不明顯。
2 教育資源共享的意義
2.1 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資源短缺
中國人口的增加和教育費用的增多使得教育面臨著資金短缺的問題,雖然教育部已經給出很大的支持,但高校畢竟與企業不同,科研力量薄弱的高校更是無法自給自足,因此造成教育經費短缺。在高校擴招的過程中,教育水平則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資源共享可以解決多個高校的資源匱乏問題,但高校為了自身的發展,忽視了這一重要的影響,嚴重影響了教學改革和教育資源的利用。
2.2 高校教育資源的分布存在明顯的不平衡
為了促進高校的發展,教育部門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但數據顯示,多數的資金流向了重點大學,導致教育的差距越來越大。教育資源的不平衡性表現明顯,一些二本普通高校多年來無法獲得學生的認可,學生畢業后又無法得到社會的認可,就業率低,從業效果不理想。教育資源在不同城市也具有差距,在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教育資源豐富,而在三四線城市,教育資源則相對缺乏,一些地區甚至無大學存在。不均衡的資源現象一直持續,需要教育部門正視這一問題,將資源進行調整,適當鼓勵二本以下學校進行發展,給予其足夠的資金支持。另外,在我國高校改革過程中,還應注重以專業特色為發展方向,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大學的競爭力,還能夠確保資源平衡和成本降低。
2.3 教育資源存在嚴重浪費
高校教育在多年的發展中,始終強調60分萬歲政策,學生的學習態度不端正,在一些實驗課程上,更是無法獨立完成實驗,久而久之,高校的很多資源雖然存在,但并未得到合理的應用。學校在設備購進上,僅考慮需求,并未考慮到學生的能力和興趣等問題,一些學校甚至未考慮需求,造成大量的資金閑置。
3 高等學校教育資源共享的對策
3.1 加強教育資源共享意識的培養
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首先高校要改變以往的觀念,要從根本上意識到教育未來發展的趨勢,主動積極地尋求合作。在教育中,不斷地實現資源的共享,減少資源浪費。對于教育部門而言,要鼓勵和組織高校進行改革,使高校教學資源和教學特色透明化,為其他高校的引進提供方便。資源共享意識的培養源于企業教育者對于教學的認識及對社會經濟需求的理解。我國高等教育無論是在基礎教育、實踐教育還是在科研上都需要實現資源共享。尤其是面對當下資源分配不均的現狀,要在一定區域內,由重點高校帶動普通高校發展,在資源共享中確保高校教學水平的整體提升。
3.2 建立并加強教育資源市場化配置機制
教育的發展與經濟的發展之間也應保持一致,根據目前資源配置不合理的現象,建立完整的資源教育市場化機制。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通過資源的調配使得資源之間的安排更加合理,實現資源的互補和共享。提醒高校重視資源的使用權,實現資源的開放管理模式。在招聘制度上,要注重靈活性,不僅要招聘具有專業素質的人才,注重人才的管理能力、對資源的引進能力。同時,要求新進管理者要具有創新精神,將好的資源引進后結合自身學校特色,與授課教師商討出適合高校發展的方案,優化資源的同時了解教學存在的問題,建立教育教學平臺,實現與其他學院之間的交流。多數高校采取的是校內自主平臺建立方式,并未與其他高校之間聯合。因此,不僅要在高校內部推行資源共享政策,還要加強網絡建設,打破高校在科研設備以及教學資源上的壁壘,促進各大高校之間的融合,確保教育的發展。
3.3 建立健全教育資源產權明晰機制
教育資源的產權不明晰在我國高校教育中表現較為明顯,目前已經成為高校資源共享的主要障礙。由于國家對公立高校具有明確的規定,要求高等教育在國家的規定下進行教學和科研,但對于教育資源的管理職責劃分卻不明確,資源產權很可能被無故占有,對于這部分資源,政府應加強對于高校的監督,及時調整其資源,并且從觀念上對其進行培訓,使其能夠將閑置的資源與人分享,確保教育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尤其是督促重點院校對普通院校實施幫助,實現共同進步。
3.4 建立并完善有償共享機制
為了促進高校之間的資源共享,可采取有償服務制,這樣也能為提供資源的院校帶來經濟效益,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通過效益的獲得還激發高校的積極性,使更多的院校能夠參與資源共享,并且能夠提供特色資源。政府在這一過程中要起到積極的作用,要制定統一合理的收費標準,并且對收費過程進行監督。還可以委托中介結構對學校的收費過程進行監督,以防止不合理的收費現象發生,從根本上確保高校資源共享的合理性。
4 結語
目前,資源不能共享已經嚴重影響我國的高校教育,部分教育發展緩慢。為了實現資源的共享,筆者從教育需求角度分析了資源共享中的問題和關鍵點,提倡高校之間互相合作,事實上,這也符合現代高校教育的主要特征,也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另外,對于我國高校教育而言,政府的干預力度不足以及高校管理者的觀念偏差也是造成教學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要結合需求優化資源分配,促進高等教育的平衡發展。
參考文獻
[1] 靳國慶,趙新雅,孫云渤.吉林省高等學校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平臺的建設及應用[J].現代教育科學,2012(1):128-130.
[2] 岳建軍.高等學校教育資源共享問題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
[3] 傅自強.遠程教育資源共享平臺的構建與應用探究[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18):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