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川俊
4*100米是田徑比賽中少有的團隊項目,它是由4位運動員共同完成400米跑的項目,接力中的交接棒技術是該項目的重要環節,交接棒的成功與否將直接影響比賽的成績。針對該項目的特性,結合中職學生學習特點,經過反復探究,我形成如下教學案例。
一、學情分析
本課面向中職二年級學生,該階段的學生身體機能,肌肉力量發育較好,已接近成年人水平,他們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有著較強的學習能力,善于使用網絡資源,常常動作比思維快的多。
二、教材分析
《體育與健康》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鄭厚成主編,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國家規劃新教材,體育與健康對于促進學生心理、體能的開發和提高有著顯著作用,具有其他學科所無法替代的重要性。
本節課是教材第三章第一節第一部分的內容,田徑項目是所有體育運動的基礎,它對其他運動項目的發展起著積極的作用。但是田徑項目的學習又是枯燥的,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對教材進行了大膽的處理:以“信息化+拓展+競技”為理念,技術動作要領的學習在數字平臺,課上我用戶外拓展訓練替代傳統的準備活動,用競技來檢驗同學們學習的成果。
基于教材分析,我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學生能夠完成正確的下壓式交接棒的技術動作。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游戲+競賽”的模式,讓學生在歡樂中學習,發展學生的力量,速度,平衡,協調等身體素質,從而達到“樂學”的目的。
2.通過平臺微課,視頻等載體的學習,讓學生直觀掌握交接棒技術要領,從而達到“會學”的目的。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陶冶學生的愛國情懷。
2.培養學生勇敢,頑強,團結,互助的意志品質。
重點:下壓式交接棒的動作要領。
難點:在行進間完成交接棒的技術。
三、教學策略
根據學校體育“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真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體育課也應更加生動活潑,豐富多彩,更具有時代性,讓學生在歡樂中學習,身體得到鍛煉,技能得到發展。
在平時,我在網上收集整理了大量的體育視頻用于教學中;多班級的課堂教學,讓我歸納出在學習4×100米下壓式交接棒技術常見問題,通過編寫腳本,借助微課制作工具制作出微課并上傳到學校教學資源平臺,供學生們隨時學習。
在課前,我通過數字平臺,將微課發給該班學生,并布置學習任務,我可通過平臺查看學生的學習情況,如觀看人數,時長等。在教學過程中我直入主題,省去了對技術的剖析和講解環節,更多的是對學生技術動作的糾正和循序漸進的練習以及競賽考核。
四、教學過程
整個教學過程,我安排1個學時,時間分配如下:熱身提趣15分鐘;漸進練習分鐘 競賽考核分鐘 放松結束分鐘。
下面我就以教學過程中這四個環節為主線來講解本節課的具體實現。
第一個環節 熱身提趣
我先向學生問好,學生整齊劃一大聲回答“好”、“很好”、“非常好”。這樣能提高學生的興奮度,集中注意力,使其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接著整理隊伍,利用大屏幕播放“2015年北京田徑世錦賽中國接力隊獲得銀牌”的視頻,在這個讓人血脈噴張、緊張激烈的視頻中開啟我們今天學習內容。
熱身活動中,學生將在設置的一個“青蛙王子”和“春天花開”的拓展游戲中進行準備活動和熱身運動,此環節的運動強度為中,我用有趣的拓展游戲替代了傳統的跑圈等準備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同學們相互合作共同思考,初步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幫助的良好氛圍,增強集體榮譽感,同時,也將全身活動開。
第二環節 漸進練習
該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
教師先通過大屏展示數字平臺上同學們學習微課的數據統計,并對表現優秀的學生進行表揚。教師再次進行講解和示范,強化同學們通過微課學習掌握的下壓式交接棒的技術,接著按照“三個流程”循序漸進的練習掌握技術要領。
流程一:原地做“下壓式”傳接棒徒手練習。學生按照微課的學習以及教師的強化講解示范做出傳接棒的姿勢練習。老師從旁糾正。
流程二:走動或慢跑中聽傳棒人信號做“下壓式”傳接棒練習。學生分成兩組,進行由后到前的原地傳接棒比賽,要求姿勢標準的前提下看哪隊的速度快,比賽采取5局3勝制。
流程三:中速或快速中聽信號做“下壓式”傳接棒練習。同樣是分兩組進行比賽,在原地傳接棒的基礎上間隙拉大到10米,進行慢跑中行進間的傳接棒接力,要求在保持運動中的傳接棒的穩定性。輸的隊伍進行俯臥撐的懲罰。
此環節的運動強度為強,仍然是以競技游戲為主線,充分發揮他們內心的競爭意識,在由易到難的傳接棒練習中掌握下壓式傳接棒技術,完成本節課重點的學習。
第三環節 競賽考核
我將學生分成4人一組進行4×100米的比賽,即時公布每組學生的比賽成績,并在賽后指出在比賽中的不足并重現錯誤動作予以講解。最后,選出全班完成技術動作最好的4位同學,再進行一次示范比賽,將各組成績進行比對,學生通過參與比賽過程和比賽成績感受到正確的交接棒姿勢在比賽中的重要性。
此環節的運動強度為強,利用同學們追求比賽成績這把“利刃”,通過實戰,讓同學們真正掌握下壓式交接棒技術,從而突破本節課的難點。
第四環節 放松結束
教師通過讓學生完成舉手吸氣、放手呼氣、抖動手腳的放松練習,調整心率,放松肌肉。在此過程中教師重新強調本節課的技術要領,學生則跟隨老師進行冥想。最后,本節課以再次觀看2015年北京田徑世錦賽男子4×100米決賽視頻結束。
此環節的運動強度為弱,該環節利用瑜伽冥想法,讓學生運動能量得到釋放,身心得到放松,心情也變得愉悅起來。
五、教學反思
本教學設計以“技術支持和教學促進相融合”為指導,我覺得有兩個方面值得推介:
1.O2O(線上線下)的教學模式值得繼續探索
由于體育教學場地的限制,信息化教學開展相對較難,我將信息化的學習放在課前,利用信息化的大數據,來管理學生學習數字資源的“數量”問題,在課堂上來檢驗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會有更多的時間來解決學生的個性化問題,從而解決教學“質量”的提高。
2.學習活動的組織形式值得繼續創新
由于少了升學的負擔和壓力,職業教育的體育相對與普通教育的體育更應具有趣味性,體現職業特色,針對性要更強。因此,在教學內容上,我結合了拓展訓練中的一些素材,因為拓展訓練強調的是一種體驗,是一種由內至外的自我教育,這是職業教育中非常提倡的理念。
六、結語
面對信息技術發展的日新月異,教學內容很難超前或與社會同步,所以,學生利用網絡處理實際問題即獨立獲取新知識、新技能的能力有待加強。只有讓學生學會,具有選擇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才能終生收益。
(作者單位:湖北城市職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