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星玉
【摘要】我在查找資料的過程中,了解到了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的概念,即銀行在對供應鏈企業融資的時候,會出現各種無法預測以及不確定的因素所帶來的影響。如果商業銀行沒有識別信用風險和處理的辦法,就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因此,我在發現這個概念的時候,產生了研究的興趣。但是由于我本人知識結構和內容所限制,對于供應鏈金融的銀行信用風險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準確性,希望各位老師可以予以指正和指導。
【關鍵詞】供應鏈 金融信用風險 識別 處理 評價
引言:金融的概念和知識主要從新聞上得知,主要是在有關銀行為企業貸款,但是最后貸款收不回的情況下得知的。因此,我在想,如果銀行能夠在供應鏈企業選擇的時候,具有一定的風險識別手段,就可以有效的降低了銀行的損失。因此,我經過查找書籍和網上資料,發現很多前輩已經就這個問題提出了意見和建議。而我就通過一個學生的角度和現有的知識對供應鏈金融的銀行信用風險進行闡述,希望為銀行信用風險的控制出一份力。
一、供應鏈金融的銀行信用風險現狀
我國供應鏈金融的銀行信用風險,主要表現在,融資貸款企業的經濟實力不夠強,資金鏈容易斷裂,抗風險能力比較低,導致不能償還銀行的貸款,讓銀行承受一定的損失。而目前銀行信用風險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因為銀行對供應鏈的風險識別還有待提高,因為很多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企業存在的資金風險比較隱蔽,簡單的風險識別辦法,不足以分辨出來,這就會導致銀行在供應鏈金融中,承擔一定的風險。同時,我國銀行在對企業的信用評價的等級,劃分的過于模糊,其中的某些標準模棱兩可,這就導致了企業在申請金融貸款的時候,銀行按照相關標準進行審核的過程中,沒有發現企業存在的經濟風險,也為銀行帶來了信用風險。所以,需要根據供應鏈金融的銀行信用風險的現狀,提出解決辦法。
二、淺談供應鏈金融的銀行信用風險
(一)對供應鏈金融的銀行信用風險的識別
識別的概念就是在未發生問題之前,就發現某些事情的本質。而在供應鏈金融的銀行信用風險中,具有風險識別能力的銀行,可以避免銀行出現較大的經濟損失。我們知道,在金融中,國家想要調控經濟,想要確保各個行業穩定發展,就要通過國家的貸款來扶持。也就是說,我國需要政府對銀行的貸款以及市場經濟進行宏觀調控。讓銀行在供應鏈企業中,學會識別哪個企業具有信用風險,判斷的依據是企業的基本素質,償債能力,運營能力,創新能力和信用記錄等。通過這六個方面,可以綜合看出,企業自身的風險程度是多大的。銀行可以根據企業存在的風險程度進行判斷,是否需要為其貸款,而且如果企業信用記錄不良,或者經營能力不夠,甚至盈利能力也不行,而且信貸風險能力低的企業,以及還貸能力差的企業,拖延還款或者曾經拒不還款的,這些不良的因素的時候,則不能給企業提供貸款這是保證降低銀行貸款損失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二)供應鏈金融的銀行信用風險的評價
經過多方面的查詢,發現我國目前銀行在供應鏈風險中的評價大約分為十個信用級別。主要是AAA,AA,A;BBB,BB,B;CCC,CC,C;D這十個級別。銀行可以對中小型企業實行評分制度,也就是根據風險識別中的六個方面,詳細劃分為十幾個小的內容,分別進行打分,如果都在及格線以上,也就是CCC級別的,則可以考慮為企業提供資金,進行融資。而且還可以根據市場經濟變動對企業的的考核和審查更嚴格,劃分的信用評價標準更詳細,不僅要考核企業的信用級別,還要考核企業法人的信用,如果企業法人的信用不存在問題,這樣銀行就可以根據自身對企業的了解程度,允許企業可以貸款不同級別的金融額度。而且在開放經濟視角下,對企業進行信用風險評價,可確保我國的企業在國際信用上的保持一個良好的記錄,這樣對于我國的企業能夠走出國門,走向國際市場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監理一個完善的信用風險評價體系,能夠 幫助我國企業快速的成長,并且企業的運營能力,盈利能力等都有比較明顯的提高。
(三)供應鏈金融的銀行信用風險控制處理
供應鏈金融的銀行信用風險,其本身的金融含義和范圍就要比傳統的金融信貸要廣闊。而且從開放經濟視角的角度進行分析和研究,供應鏈金融的銀行信用風險的控制和處理,更符合國際的發展趨勢。首先,需要控制的信用風險是現金流的風險,也就是銀行需要在特定的背景下,對現金流進行管理,管理的內容主要是流量的管理,流向的管理,以及循回周期的管理。并且需要選擇合適的管理手段,比如使用金融產品的組合運用,或者對企業貸款的信息文件的約束,還可以選擇業務流程模式以及對商務條款的增加和控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確保銀行在信用風險上的控制。而處理的手段則需要選擇把風險管理融入到企業管理流程中。其模式大約就是和老師對學生不斷的進行測評考試,以確保期末考試的成績相類似。在平時的管理流程中,就有效的控制了企業的金融風險,同時也有效的降低了企業不還款的概率,讓銀行能夠放心還款,從而幫助企業渡過經濟難關。所以,選擇的模式主要有三類,存貨融資,預付賬款融資,以及應收賬款融資。這樣可以避免企業因為經營不善,出現信用風險。這樣也是減少供應鏈中金融的銀行信用風險的有效手段。
(四)供應鏈金融的銀行信用風險對我國企業走向國際的影響
我國各行各業的企業發展十分的迅速,但是想要在國際市場上占領一席之地,不僅需要自身的實力強,產品質量好,還需要信譽。國際市場更重視企業的信譽。因此,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資金短缺的情況,向銀行貸款,一定要及時的解決自身的風險問題,提高償債能力,提高經營能力,提高盈利能力,為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發展,做一個堅實的后盾。同時,可以讓我國的企業在銀行中的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保持零記錄。
三、淺談供應鏈金融的銀行信用風險具體案例
我國某地的銀行,是一家商業銀行,在經濟市場發展的過程中,逐漸的開放自身的融資借貸業務,主要以大型企業為為主,但是中小企業仍然是業務發展的主要目標。而且與某家大型的企業建立勞動了合作關系,通過對大型企業的信貸記錄,企業的盈利能力,和資金鏈以及回籠資金的速度等方面進行詳細的(下轉6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