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聯網時代的政治思想工作面臨著全新的形式與方法,把握新時期下的機遇,充分利用信息時代的優勢,創新現代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實現企業政治思想工作與大數據共享特征的有機結合,本文旨在探討幾點有益的工作思路與方法。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政治思想工作;思考與探討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崛起和迅猛發展,面對網絡時代帶給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機遇和挑戰,我們更應該抓住網絡時代的有利因素,將思想政治工作向網絡空間延伸,從而利用網絡信息環境帶來的各種優勢,通過工作理念及方式的創新和發展,提高員工參與思想政治工作的積極性,從而更好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
一、互聯網時代企業政治思想工作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1、政治思想工作面臨的機遇
互聯網的發展有力地推進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現代化,使思想政治工作在內容、形式、方法、手段等諸多方面發生了變化?;ヂ摼W的開放性、互動性、民主性等特點,為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新舉措,帶來了新機遇?;ヂ摼W時代下的政治思想工作有以下特征:網絡使政治思想工作更具感召力、網絡使政治思想工作具有更為快捷的傳遞方式、網絡增強了政治思想工作的效果。
網絡是一種極具感染力的信息傳播工具,我們只要通過聯網即可方便地獲取外界信息,與世界自由地交流思想,從而大大激發人們的求知欲,最大限度地調動人們獲取信息的積極性。網絡最重要的特征是速度優勢,無論是近在咫尺,還是海角天涯,網絡都能把人們拉在一起,猶似面對面促膝談心,這種優勢是任何一種其他方式所不具備的,也是網絡時代思想政治工作者特有的優勢。網絡具有匿名性使得這一部分人無法獲知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真實身份,能夠獲得真實的思想信息,有效地化解被教育者的抵觸情緒,從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網絡時代信息的共享性為思想政治工作信息的獲取提供了更加豐富便捷的途徑,也為我國單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吸收借鑒國外優秀成果和經驗的機會。通過利用網絡有益的、健康的信息,推動單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的開展。其次,網絡時代為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創造了更有利的環境,使其更加具有吸引力。網絡具有多元化、形象化和趣味性的特征,其豐富多樣的表現形式給人以親切感。再次,網絡使得思想政治工作能夠得到更加廣泛的傳播,從而能夠讓企業職工更加及時地掌握教育者的實際思想情況,及時反饋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網絡也極大拉近了人與人之見的距離,從而為思想政治教育營造了良好的環境。
2、政治思想工作面臨的挑戰
網絡亦是一把雙刃劍,在帶來生產生活極大便利的同時,也給單位的政治思想工作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對人生價值觀的沖擊。網絡文化具有開放性,通過網絡各種信息可以迅速的擴散,成為便于共享的資源。目前互聯網的監管仍然是一個難點,存在網上垃圾非常多的現象,給政治思想工作帶來了難題。在網絡時代下,職工的思想面臨著多元化文化的沖擊,由于年輕職工缺少理論根基和豐富的閱歷,世界觀、價值觀還未完全形成,網絡帶來的信息流通的快速發展,文化更迭速率不斷上升,多元文化下使得單位職工面臨著中西方文化思潮和價值觀的猛烈沖擊,不利于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其次,對政治思想工作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聯網時代信息紛繁復雜,做好企業內部職工的政治思想工作絕非一時之事,要使得自身的工作具有說服性和可信性,就需要工作人員清晰把握網絡的特點,掌握更多的信息資源和理論知識,從而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另外,企業職工相互交流溝通方式也有一定的影響。網絡具有“虛擬性”。由于互聯網給人創造一種虛擬的環境,使人容易產生虛擬的情感,從而沉醉于一種虛擬的滿足中,利用“人機交往”代替“人際交往”,這就容易造成廣大職工對于近距離實體溝通的疏遠,忽視了近在咫尺的情感交流與溝通,長期如此,必將導致人際關系出現一定程度的淡漠,在工作壓力下又易產生壓抑、焦慮等不良情緒。
二、如何做好新時期下的政治思想工作
1、因勢利導,發揮互聯網的有效載體作用
現代企業政治思想工作要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切實從互聯網時代的特征出發,直面互聯網新時期的機遇和挑戰,結合時代發展的特征,充分發揮網絡時代的優勢,更好的做好企業的政治思想工作。充分利用網絡進行思想政治工作,是新形勢下不斷改進工作方法,創造新的工作局面的重要途徑。網絡時代的思想政治工作應該將工作方式和網絡的優勢緊密的結合起來,開拓一條政治思想工作的新途徑,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加強企業政治思想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因勢利導,增強網絡意識,就需要將互聯網時代的政治思想工作提上重要議程。大部分企業雖然設置了企業網站,但政治思想工作人員對這一平臺的利用料率卻不高,并沒有引起足夠重視,也無法利用網絡開展政治思想工作。因此,首先需要政治思想工作人員強化對互聯網的認識,增強網絡意識,提高個人業務素質,主動去了解網絡資源,有針對性的開展網上宣傳,引導企業職工走向正確的人生路程,從而使企業內部網絡成為開展政治思想工作的有效載體。
2、結合互聯網特點,優化政治思想工作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強調正面突破,進行大規模和隨機性的面對面的思想教育,這種政治思想工作的方式在互聯網時代仍然可以借助網絡優勢來進行,但我們在進行大規模思想教育的過程中應根據網絡特點,運用有效方式,考慮企業人員構成及人員特質,強調思想政治工作的可持續性,尊重職工的主體地位。在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間不應該是單向的關系,而應該是雙向的互動關系。也就是說要強化思想政治工作的親民性,政治思想工作不是單方面的信息發布和傳播,而是要結合互聯網傳播特征深入到人群中去,切實根據員工情況開展的,要使員工充分感受到被尊重,營造平等、自由交流溝通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從而使得政治思想工作人員得到員工的信任和認可,便于后期工作的持續開展,以提高政治思想教育的效果。企事業單位要引導員工從傳統被動接受政治思想教育的角色中轉變出來,積極主動地通過互聯網去獲取信息,多元化途徑提升自我道德修養和思想認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形成正確的立場和觀點。鼓勵企業職工在政治思想工作中通過網絡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增強其參與政治思想教育的積極性,從而實現政治思想工作的優化。
三、結束語
隨著網絡的廣泛應用,思想政治工作的科技成分、文化成分以及管理成分都明顯增強,政治思想工作者的現代意識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企業政治思想教育的環境與載體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單位思想政治工作必然面臨著更多的挑戰和難題,因此,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深入互聯網新時期政治思想活動的新情況新特點,充分利用網絡優勢,使得政治思想工作更加深入、有效、全面。
【參考文獻】
[1] 張保峰. 網絡時代下如何做好學生的思政工作[J]. 商業文化月刊, 2016(6):130.
[2] 苗 慧. 大學生網絡不良行為的心理分析及對思政教育的啟示[J]. 蘇州大學學報, 2001(6):38-39.
[3] 歐陽銀生. 真正的挑戰與根本的改革——對網絡時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J]. 萍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4(3):45-48.
【作者簡介】
宮憲斌(1961—),男,漢族,北京人,碩士研究生學歷,北京城建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