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中元
摘 要:做好對企業采購成本的控制,不僅能夠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還能夠不斷提升企業的利潤空間。因此,做好對企業采購成本的控制早已成為所有企業面臨的重要課題。該文筆者即結合個人對采購成本的研究經驗與相關參考文獻,從采購成本的含義入手展開探討,提出影響采購成本的因素以及控制采購成本的有效防范與策略,以期為廣大同行在今后的工作中做有益的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企業 采購成本 成本控制 影響因素 防范和策略
中圖分類號:F2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12(b)-0244-02
采購成本不僅是企業產品成本控制的重中之重,更是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也正因如此,做好企業采購成本控制早已成為促進企業發展,提高企業市場競爭能力的關鍵因素所在。所以,如何做好企業成本控制也已經成為現今所有企業共同關注的重要課題。以下筆者即結合個人對企業采購成本控制的研究,從多個角度入手,對企業采購成本控制方法與策略展開探討,以期通過該文的闡述,能夠為企業采購成本的有效控制提供一條全新的思路與有益的建議。
1 對采購成本含義的分析
對采購成本的認識,可以從狹義和廣義兩個方面入手,狹義的采購成本一般是指購買貨物和服務的費用;廣義的采購成本則是指在整個采購過程中,所有發生的費用的總和。企業想要有效控制采購成本,主要可以從尋求成本節約點和環節過程,這兩個方面入手。
而如若我們對采購成本進行系統的分析,則可以看到采購成本還具有以下四個特征,即:采購成本是經濟資源的耗費;采購成本是以貨幣計量的耗費;采購成本是特定對象的耗費;采購成本是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耗費。
2 對影響企業采購成本因素的分析
第一,采購產品與服務形態是影響企業采購成本的因素之一。在從事采購工作之前,首先就應該了解該產品的形態以及其服務形態,這兩個最為基本的屬性。這是因為如若在采購的過程之中,所采購產品的形態或者服務形態發生變換,那么相應的采購策略也勢必要進行相對調整。所以,采購產品與服務形態直接影響了企業采購成本控制,是采購過程中一個相當重要的控制環節。
第二,產品所處生命周期是影響企業采購成本的因素之一。眾所周知,產品處于不同生命周期時,對其的采購數量也勢必隨之增多、減少。因此,產品所處周期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采購情況,也只有控制好采購成本,才能夠確保企業利潤的最大化。例如,在導入產品直至產品成熟的這個階段,采購數量會逐漸增多,而當產品達到穩步,并走向市場直至衰退時,采購數量則因慢慢減少并且慎重減低采購成本,以此來合理的控制采購成本。
第三,年需求量與年采購總金額是影響企業采購成本的因素之一。在于供應商協商價格的時候,企業采購量越大,年采購總金額越多,越能在供應商手中爭取到最大的權益,拿到最大的折扣。因此,年需求量與年采購總金額也是影響企業采購成本的重要因素所在。
第四,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關系是影響企業采購成本的因素之一。企業與供應商所保持的關系,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企業的直接采購成本,這是因為,如若企業與供應商處于一般關系的話,那么詳細的成本結構資料是很難從供應商手中獲得的。但是如若企業與供應商能夠達到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并逐步形成同盟關系,那么供應商勢必愿意與企業分享有關成本結構的資料,此時企業則能夠根據詳細的成本資料,對合理化的控制企業自身的采購,降低企業自身的采購成本。
3 做好企業采購成本控制的具體方法和策略
3.1 做好企業采購成本控制的具體方法
第一,采用談判法。談判是指交易雙方為了達成一致目標,進行協商的一個過程。而合理化的應用談判法恰恰能夠以最為低廉、合理的價格,達到企業的預期希望目標。因此,可以采用談判法進行成本采購控制。所以,采購人員就必須具有談判的基本能力。談判并不局限于價格方面的協商,還可以用在某些特定的需求。假如希望得到更大的降幅的話,那么這個時候就需要運用價格與成本分析、價值分析等手法。最好是應當事先清楚的掌握材料的市場行情以及交易雙方真正的需求,熟練地運用談判技巧,也只有如此,才能夠達到期望目標。
第二,采用目標成本法。一般來講,企業在對產品進行價格定位時往往是根據成本與利潤之和進行計算的。雖然這么定位相對合理但是卻嚴重忽略了對市場的掌握,以至于將產品推向市場時,為了確保銷售量而不得不一再減價,造成企業的嚴重經濟損失。因此,就必須改變這一定價計算方法,改為目標成本法進行計算。目標成本法是以市場為導向的,不是在制造過程降低成本,而是在產品生命周期的研發且設計階段已經計劃了產品成本,從而更加合理的控制了產品成本。因此,采購目標成本法也是做好利潤與成本控制最為合理的管理手段。
第三,采用共同合作法。共同合作法就是在產品的研發初期,邀請相關合作供應商參與到整個產品的開發、設計、生產之中,讓供應商也能夠了解產品的基本構成情況,并且根據市場的實際利潤,共同制定出一個科學、合理的采購價格,建立一個更為長久的戰略合作關系,即控制了企業的采購成本,又達到了合作雙方之間的共贏。
第四,采用集中和批量采購法。企業內部統一各單位或者各部門之間的需求量,進而增加采購量,這樣會更加有利于因為采購需求量增大而擴大議價的空間。可以利用集中和批量采購,以達到實現采購成本降低的目的。
3.2 做好企業采購成本控制的策略
第一,根據產品所處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來制定不同的采購策略。正是因為產品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階段,所需要的采購數量也不盡相同,所以,結合產品不同生命周期階段的實際特點,制定采購策略則對控制好采購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產品的導入階段,企業可邀請供應商參與到產品的開發、設計周期,通過對產品價值的分析制定合理的采購成本價格,進而降低采購成本。在產品的成長階段,針對采購數量的大幅提升,可采取批量訂貨的形式,拿到最低采購折扣,降低采購成本。產品成熟階段,則可以利用價值工程等方法及時找到一些不必要的成本,對其進行節約,從而降低采購成本。當產品出現衰退,應該積極找尋產品的替代品,而無需在對成本進行過多的分析與降價。
第二,根據與供應商之間的關系,來制定不同的采購策略。在采購過程中,企業可根據采購特性以及與供應商之間保持的關系,來制定不同的采購策略,從而有效降低企業采購成本。例如,采購對產品的成本影響性較小的時候,采購員可對比市場公允價位,選擇價格最為公平、合理的供應商進行采購合作;當采購屬于長期且持續,但不需要與供應商保持密切關系時,采購過程中則在保持產品質量相同的前提下,需要選擇價位最為低廉的供應商;當采購屬于長期且與供應商保持長久同盟關系時,企業應該花費更多的時間在成本分析與價格分析之上,充分利用目標成本法,分析產品成本結構,以便獲得最低采購成本價位的同時,達到雙方共贏的目的。
4 結語
采購成本不僅是構成企業產品成本的重要因素,還是決定產品價格高低的重要因素。也正因如此,做好企業采購成本的控制則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該文筆者結合個人對采購成本的研究,提出影響采購成本的幾點因素及做好采購成本控制的具體方法,也是希望通過該文筆者的闡述,能夠為廣大同行在今后的工作中,提供有益的參考借鑒,進一步做好企業采購成本的控制,不斷的增強企業所獲得的理論價值,從而科學的推進企業的快速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艷麗.關于采購成本控制若干問題的思考[J].經營管理者,2013(17):58.
[2] 龔俊國.企業采購成本控制策略論述[J].當代經濟,2016(8):116.
[3] 張健.對項目采購成本控制的幾點思考[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5(2):182.
[4] 孟艷玲.采購成本控制技巧分析[J].全國商情,2014(2):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