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萍
項目管理對幼兒園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以前的工作管理引用了項目管理,陌生的是我們沒有系統深入地將這種管理方法運用下去。經過一個階段的學習、實踐,我們深深認識到:項目管理不但能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激發教師的內驅動力,更能培養教師良好的工作習慣、正確的工作態度以及團隊精神。在實施項目管理工作的過程中,重點抓好以下五個要素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理在前——統籌項目主題,理清內容輕重,理順責任分工
1.統籌規劃工作,理清工作輕重,建立項目類別,保證幼兒園工作有序開展
首先,我們要將幼兒園的工作進行統籌安排,根據工作的輕重緩急進行項目分類,確定常規項目和重點項目;根據完成時間長短分成長期項目和中短期項目。其中重點項目必須由園領導擔任項目責任人組織開展工作,保證幼兒園發展的方向性、準確性以及定位的高度,如關于幼兒園課程特色方面的開放性美術教學、繪本閱讀項目由兩位助理承擔,保障幼兒園教學研究的準確、規范、穩步發展。中短期項目,如晨光月刊、親子暢游大青島、體育活動2+1等項目,作為全園參與式自主競標項目,人人都可參與項目投標。
這樣進行項目統籌,可以理清常規工作與特色工作,也幫助教師理清自己在承擔或者參與項目時應該具備的條件。項目管理將以往的園領導以身示范、鼓動督促,教師學習模仿、聽從指揮的被動工作轉變為教師根據自身的興趣、個性自主選擇,對自己承接項目的能力和實踐水平進行內在的自我剖析和分層定格,并主動參與。
2.實行項目“首席責任制”,理順責任分工,培養責任意識,激勵教師主動進取
項目管理的主要原理之一是把時間有限、預算有限的事務委托給項目負責人。項目負責人在項目管理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有權獨立制訂計劃、分配人員、指揮和控制,行使著教師角色以外的職能,以自身的責任意識激勵本項目組教師自我主動發展,從而在幼兒園中形成強有力的團隊效應。項目負責人應具有一種對工作態度以及人生價值積極向上的影響力與號召力,在任用項目負責人時應將溝通協調能力、創造調控能力、專業素養水平以及工作責任意識等作為選拔標準,以紅頭文的形式下發到每位教師手中,組織教師進行投標,競爭項目責任人,考核小組確定最終項目小組責任人,并推行項目“首席責任制”,在保證每一個項目工作有效實施的同時促進幼兒園文化的形成與發展。
二、緊在實——緊抓項目計劃,環節統籌周密,養成工作有計劃的習慣
對于教師而言,從一個被動的服從者變為主動的發起者、參與者,既有挑戰、征服的愿望,又有無從下手的擔憂與困惑。因此,做好項目計劃可以幫助教師少走彎路,同時使教師形成工作有計劃、有預見、有調控的態度和習慣。
1.緊抓目標高度,引領教師高瞻遠矚
我園一直非常注重教師目標意識和制訂目標能力的培養。多年的實踐經驗告訴我們:目標把握得準確能夠使工作開展得高效,并且還能使教師養成責任意識。從某種角度上講,清晰明確、具體可行、具有高度指向和拓展的目標在落成之時,也標志著此項工作扎實、高效地開展并完成了70%。但是在一個新鮮事物剛起步的時候,教師往往只是就完成這項工作而設定一個活動目標,不能站在宏觀的角度上去設計一套具有多角度、多方位的項目方案。為了避免工作被動,我們著重入手此環節,領導班子同每一個項目責任人就項目規劃與設計多次討論。如規劃“晨光開學典禮”項目方案時,領導班子不斷引導項目責任人思考:本次活動僅是一次開學的升旗活動嗎?它能帶給教師、家長、幼兒什么?目標是否涵蓋了新學期幼兒對即將開始的集體生活的向往?是否能增進家長、教師、幼兒的感情?是否讓新生感覺到自己倍受歡迎?是否能讓幼兒感覺到自己成長的快樂?宏觀目標的定位將直接影響到項目工作的內涵以及實效性。
2.緊抓項目統籌,培養教師的調控能力
最初,教師認為準備活動詳實,無非就是場地、音樂、橫幅、人員全面;流程環節設計詳實,也就是將活動開展的過程步驟寫詳細;活動宣傳與成果驗收詳實,就是做展板、上傳網站、留文本、電子材料。這種看法是不全面的。為此,我們以“晨光開學典禮”項目方案為例,借助研討平臺, 指出:項目準備——詳實到場地、活動前期所需要配合的人員安排,以及有關攝影、攝像、場地布置等具體工作的分工和責任人。流程環節——詳實到活動組織實施過程中,每一個環節要做哪些事情,怎樣做,參與人要落實什么目標,誰負責。成果驗收——詳實到適合這個活動的不同形式的宣傳、展示、分享以及可能需要延伸的內容、方式和途徑,檔案資料文本內容、PPT內容與呈現形式,檔案資料整理、匯總,歸檔的具體負責人,檔案資料、成果分享的具體時間等都要有明確的要求。
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會豁然開朗——活動的中心是什么?自己在這個活動中的主要任務是什么?詳實的方案可以樹立教師的自信心,有了充足的準備才有卓越的展示空間。
三、行在放——放權小組管理,放心教師實踐,放手集體評價,放大愿景成就,激起創造火花,增強團隊凝聚力
1.放權小組管理,激活主動創造
通過學習,我們了解到項目管理就是通過一個臨時性的、專門的、柔性的組織,對項目進行高效率的計劃、組織、指導和控制,以實現預先確定的目標的工作。這種管理方式賦予了教師管理職能,即教師與管理者有同樣的責、權、利,他們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在一定時限內,承擔起某項臨時性的管理工作,通過項目活動的實施,最大限度地挖掘、發揮每個人的潛能和創造性,最終實現民主管理,提高管理效能,達到項目預期的目標。
晨光幼兒園中活躍著這樣一個群體,他們不是園長,不是中層,但是在組織活動時,他們有權部署活動安排,有權分配活動資金,有權進行人員分工。他們就是各個項目小組的“首席責任人”。幼兒園授予他們組織這個項目的足夠權限,他們不再是“傳聲筒”,而是本次活動的“代言人”,真正成為承上啟下的“頂梁柱”。這種角色的轉換,激發了教師參與項目、創新決策、主動實踐、勇擔責任的熱情。而項目組負責人也有了顯著變化,他們對活動充滿了熱情,積極投入,對活動的解析日漸詳實,對組織活動有了自己獨立的思想和意見,他們變得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愿意自我發展,肯為己負責,樂于為組織做貢獻。
2.放心教師實踐,挖掘創新潛能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我們堅持營造以信任為支撐,以贊美為肯定,以寬容為激勵的環境氛圍,關注教師壓力的緩解,關注教師自信心的樹立,關注教師的自我提高。當教師挖掘到幼兒的閃光點,相信他能行,并不斷地激勵強化這種認可的時候,幼兒的自信心快速構建。與此同時,幼兒各方面的能力也會提高,其潛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和釋放。同樣,教師也需要這種高度認可來激勵他們大膽參與實踐活動,并勇于將自己的創想在工作中實踐、驗證。
本學年,我園項目管理者以全新的角色參與到幼兒園的傳統活動中,如幸福教師五個一活動、拜師謝師會、品讀經典學習交流活動,在活動中教師由以前的領導者換位為參與者,同幼兒一起體驗項目活動帶來的快樂,一起感悟幸福人生的內涵,深刻感受組織教師的創造潛能。
3.放手團隊評價,實施尊重激勵
項目工作評價的重心在于團隊發展評價,即每個項目結束后,由該項目負責人對項目組團隊的合作意識、創新成果以及每一個成員所付出的辛勞進行正面表揚的推介式評價;由其他項目組的教師針對該項目的難易程度、計劃制訂、組織實施、成果交流等方面的內容,為該項目小團隊進行綜合的等級鑒定式評價;每學期,由幼兒園項目管理領導小組和全體教師評選出不同名目的優秀團隊,進行特色冠名的激勵式評價。在這種公開、公平、公正的團隊發展的評價體系中,讓教師感受個體受到尊重的同時,強化團隊群體意識,激勵團隊整體發展。
4.放大愿景成就,激勵教師向心凝聚
每一個項目實施后,我們給予教師的是高度評價,前期的計劃制訂與把關已經標志著項目成功了一半,在項目進行過程中的放手嘗試,讓教師既有自信又有充足的準備去完成工作,所以最終的結果是高效的。我們將本學期的項目工作設計策劃成一本讀刊,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呈現出來,最大限度地放大教師愿景實現的成就感,激發教師的參與熱情和積極性,激勵團隊中的每一位教師為了達成共同的愿景而向心凝聚,并在實踐中體驗成就。
例如,我們的“晨光月刊”——《晨曦》的出版,就是項目組所有教師對發展中晨光的奉獻付出的智慧凝結。我們還將承擔項目工作作為評定“四格教師”的一項標準,通過項目工作不斷成就教師體驗成就的感動、向心凝聚的達成,同時也成就了幼兒園的發展。
四、果在提——項目結束整理,提煉優劣源頭,提升自省反思,促進群體成長
我們在實施過程中發現項目管理有壽命周期,在規定期限內達到了預定的目標后,項目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義而解體。為了讓項目工作的后續延伸具有意義,相比過程實施我們更注重結果的提升、自省、反思。我們對過程資料的整理與項目活動的反思、調整、完善做了明確規定:反思落實中的遺憾,反思計劃中的缺憾,整理資料的全面。這是含金量最好的經驗,來自于教師的實踐、智慧,為以后幼兒園的類同項目的開展提供了可借鑒、再創造、提前問題規避和傳承價值的有力依據。
五、導在時——及時疏導項目,杜絕重復沖突,節省能源,提高團隊間的溝通協調力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我們發現教師各自承擔項目活動,缺少項目組之間的溝通、合作。有些項目在工作環節有相關性,有時還可以在一個時間段完成兩個項目工作,管理者若沒有進行適時疏導、提醒整合,必然會增加教師的工作量,造成更多精力、財力、物力的浪費。所以,我們在審核項目立項時會提前進行項目組間的溝通、協作討論,保證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
例如,品讀經典、快樂健身項目內容和幸福教師五個一項目內容出現雷同,且這些項目本身也具有兼容性。于是,我們引導3個項目組的負責人共同交流方案,將彼此之間的相同點進行整合——即時間的兼并、場地的共用、準備的共享。這種整合既可以減少時間沖突,又可以節省能源,最重要的是不會帶來更多的工作量。在此過程中,教師體驗到溝通、合作、集體凝聚給工作帶來的便利以及強烈的推動作用。
實施項目管理,給管理者帶來了諸多啟迪,它不僅能幫助管理者分擔工作,將項目管理引用到現有的幼兒園管理模式中,將之園本化更能促進幼兒園的發展,這是管理者應該深入探索的一項工作。筆者曾經和教師交流過:項目管理帶給你們什么?教師的感悟是項目工作不僅僅是去完成一項工作,它需要事前周密策劃、事中高度調控,要有發展的眼光,要有高度的責任感,更要有強烈的集體凝聚力,這樣才能保證工作開展得有效,也就是說我們應該帶著思想去工作。管理者在體會教師感悟的同時,更應抓住時機,讓項目管理推動幼兒園文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