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元
摘要: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需要掌握的一種能力,隨著終身教育理念的日益深化,終身學習能力與意識逐漸得到教學關注。計算機教學與信息時代的發展相適應,并且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逐漸發生變化,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意義遠大于培養學生的基本知識。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采用自主學習模式對學生進行教育,能夠全面提高教學效率,培養學生學習能力。
關鍵詞:自主學習模式 高中計算機教學 信息時代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高校計算機教學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授之以魚,教學生最基本的計算機知識,還要授人以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這也是新時期對計算機教學提出的新要求。本文針對新時期高中計算機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做出探討,以期為日后計算機教學的發展做出啟示。
一、在計算機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意義
(一)符合信息時代對人才的要求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已經日益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展開計算機教學,其目的并止讓學生掌握一些基礎的計算機知識,更在于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意識、信息化意識,以及計算機學習的能力。在未來的若干年后,現今課堂所學的計算機知識很可能會過時,但學生能夠自覺運用信息化思維,拓展計算機知識,就能夠實現信息化的發展,適應社會。因此,授學生以漁,讓學生掌握計算機自主學習能力,是時代發展對人才培養的要求。
(二)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新課程改革要求以學生為中心展開課堂教學,相應的,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中也做出了明確的要求——計算機課堂教學必須始終貫徹提高學生素養,打造終身學習平臺這一基本理念。終身學習,就需要學生具備終身學習的素質與能力,高中階段的教學工作需要關注到這一方面。新課標下,教師要逐漸轉變自身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由教學的主導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引導者,這些都要求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符合學生的學習階段
之所以在高中階段著力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很大原因在于與學生年齡的符合。單純就年齡成長而言,高中階段學生,無論家庭背景等更方面因素如何,經過小學、初中的熟悉,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計算機知識,具有自主學習能力的基礎,相當于完成了字詞的積累可以進入到閱讀階段一樣。而此時學生已經有了對事物的初步判斷,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自主意識較強。另一方面,學生進入高中階段,即將邁向人生的分岔口,將這種能力傳遞給學生,即使學生馬上進入到社會中,也能具有繼續成長的能力。
二、自主學習模式在高中計算機課堂運用策略分析
(一)興趣引導,激發意識
采取自主學習模式,首先就要讓學生具有自主學習的意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興趣為引導,逐步帶領學生進入計算機世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在當前計算機教學過程中,由于具有專門的計算機教室,教師所擁有的自主性也相對較高。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對教室的布置進行安排,使課堂本身的魅力逐漸增強,將學生從高中繁重的紙張作業中暫時抽離,使學生感受到計算機課堂的與眾不同。對教學內容進行包裝,充分利用各種軟件等的優勢,在一些內容的教學中加入相應的小游戲,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在教師組織課件講解的過程中,更要運用自身嫻熟的計算機知識,使課件內容變得生動、豐富,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給予學生美,學生也必然能夠主動的投入其中。
(二)將學習的主動權更多的交給學生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學習的主動權教給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照顧到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基礎、學習興趣的差距,分層教學,從學生本身出發為學生制定學習規劃,使學生感受到自身的與眾不同。在教學過程中,多給學生留有空間。合理安排理論講解與學生自主實踐間的關系,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為學生留出更多的自主實踐時間。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采取學生自主學習的形式,如小組討論學習、合作探究、任務型教學等多種適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式,逐漸培養學生自主掌控課堂的能力。逐漸打破課上與課下的界限,高中計算機課程普遍一周一節,較長的周期會導致學生遺忘,而給予學生一定的探究課題,讓學生自主學習,能夠使學生更多的關注到計算機學習。
(三)教學生資料的選取與運用
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需要教學生如何進行自主學習資料的選取和如何運用選取的資料。在資料的選取過程中,由于計算機教學所用到的資源多數都是網絡的,且具有一定的特征,并非學生通過圖書館等常規渠道就可輕松獲取的。而網絡資源本身的良莠不齊,使學生的自主選擇稍有不慎就會陷入誤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提供給學生一些資源的地址,使學生能夠有所找尋,并且進一步教學生如何進行資料的篩選,使學生逐步具備自主的選擇與篩選的能力。
(四)給予學生足夠的鼓勵
在計算機教學中教師要給予學生足夠的鼓勵,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學生自信的培養是學生能夠自覺投入學習的動力。良言一句三冬暖,教師的一句肯定、一句鼓勵,能夠使學生得到肯定,并且能夠主動的進行更多的探索,與學生交流,是教學中教師必備的能力。對于學生表現突出的方面,給予充分的肯定,對于學生表現不慎理想之處,教師有意識的提醒,避免無意義的批評,因為學生犯錯是正常的,引導是教師的本職工作。
三、結語
葉圣陶先生曾說“教是為了不教”,從學會到會學的轉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一旦完成,就能夠事半功倍,對學生的未來產生極大的影響,因此,在高中計算機教學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到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陳小東.自主學習法在計算機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職業技術,2009,(09).
[2]趙艷.小議高中計算機教學現狀及對策[J].學周刊,2011,(05).
[3]張彩榮.談計算機課中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成功教育版,2009,(03).
(作者單位:甘肅省環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