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洪海
【摘 要】在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的市場背景下,企業的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經營觀念也逐漸加強,企業管理工作的重心也逐漸向著利潤和成本靠攏。財務管理是企業有效協調處理財務關系,組織開展的經濟活動,可以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實現企業經濟效益和利潤的最大化,成為企業經營管理工作中非常關鍵的內容之一,因此,加強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就成為企業發展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基于此,本文主要針對現代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有效的解決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現代企業;財務管理;問題;對策
一、現代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管理意識淡薄
在企業開展的經濟活動中,領導人員沒有意識到在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處理經濟關系和進行一些決策時,沒有提前對財務報表的投資風險進行科學合理的評估和研究,隨意性較強。此外,一些會計人員由于其專業知識有限,對于財會業務缺乏一定的敏感度,無法將經濟活動的會計信息準確的反映出來,在領導進行決策時不能給予一定的幫助,從而導致決策失誤。另外還有一些財會人員為了一己私利,不惜以犧牲企業的利益為代價,使企業的利益受到損害。
(二)財務風險問題
隨著網絡化、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信息的處理傳播以及反饋的速度也在不斷加快,若企業內外部信息披露不夠充分,將會直接影響企業獲取有效信息的效率大大降低,影響公司的決策,使企業面臨一定的風險。在知識經濟不斷更新和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面對嚴酷的市場競爭,落后就必然會被淘汰,企業要想發展,就必須順應時代發展的步伐。隨著現代高科技技術的發展和進步,產品的壽命周期也逐漸變短,將會大大提高存貸風險的發生率,使得產品設計和開發也面臨一定的風險,國際間的資本流動的速度也越來越快,隨著“網上銀行”和“電子貨幣”逐漸普及和應用,導致了貨幣風險的概率大大增加,企業通常為了確保正常的盈利,將在高科技和無形資產方面加大了資金的投入,隨著資金的逐漸累積,風險系數也會隨之升高,因此,必須徹底防范和抵御財務風險的發生成為企業必須面臨和解決的重要問題。
(三)財務管理人員素質偏低
現階段,我國現代企業很多財務管理人員在實際工作中,仍然沿用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傳統的財務制度,一切工作程序都是根據原來的標準進行,這顯然和當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企業財務運作模式是完全不符的,從而引發了會計信息失真,財務管理工作問題頻繁出現。究其原因:首先,財務人員的業務水平和專業素質較低;其次,沒有一定的規范和標準進行有效的約束,主要包括會計法規、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等缺乏規范化的標準對會計工作加以約束;最后,實施機制的漏洞,因為企業對于會計工作監督和管理的缺失,再加上沒有相應的制度和規范對會計工作進行約束和規范,最終導致會計信息決策沒有科學的依據和參考,財務管理工作混亂不堪。這些都是影響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病癥的根源所在,在企業財會部門中,老的員工受到傳統的思想觀念的影響較深,新形勢下的改革往往使他們措手不及,很難適應新時代的要求,對于國家新培養的財務管理人員,一些優秀的人員往往選擇那些有著優厚待遇的私企,而綜合水平較低的人員進入到國有企業中,這對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的更新和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現代企業財務管理新目標的實現,因此,提升財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也是做好財務管理工作的關鍵所在。
(四)財務管理對企業的經營監督不力
財務管理工作作為企業管理工作的核心,旨在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和利潤,在企業的資金管理、決策管理、風險控制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然而現階段,財務管理制度和體系還有待進一步完善,財務管理工作在開展過程中面臨各種不同的阻礙,導致監督管理工作不能有效的落實,監管無效。企業中經濟效益本身就存在較大的水分,存在一些漏洞,會計信息失真、故意偽造資產利潤數據,做假賬,來逃脫上級審計部門的審查,由于懲處的力度不夠,導致一些不法人員趁機鉆了空子,從而導致會計監督和管理的缺失。
二、解決現代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的有效對策
(一)強化財務制度管理
第一、健全財務管理制度。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的規范和有序性要以規范化的管理制度為依托,只有確保財務部門對企業的經濟活動加大管控的力度,不斷更新管理理念,在制度上進行創新。在嚴格遵循和履行國家財會方面的法律法規的基礎上,綜合考慮企業發展的實際,建立健全內控制度;建立健全財務分工制度和財務輪崗制度;財務部門必須能夠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以盈利為目標,建立全面的財務責任指標體系。第二、建立健全內部組織結構。對于各部門和機構的不同崗位和具體人員的職責和工作內容進行詳細的劃分,建立崗位責任制,保證授權者和執行者的責任分工明確,執行者與審核人員分工明確,形成企業的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互不干擾。彼此獨立,從而真正落實對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監督和約束。第三、充分發揮財務監督和內部審計的重要作用,嚴格監督企業不同部門進行開展的所有的經營活動,做到全面和監督和管理,同時還要不斷創新內部審計工作,改變以往的事后財務收支審計模式,逐漸向著經濟效益審計、管理審計、內部控制制度評價、工程項目預、決算審計、專項審計等方向發展。
(二)提高財務人員素質
根據會計相關的法規制度的要求,在聘用財會人員時,應該優先錄用那些擁有會計任職資格證的專業人員,堅決杜絕委企業內部的管理人員擔任會計管理工作,確保各項會計工作都能夠穩定有序的展開和進行,同時還應該定期對財會人員進行專業的培訓工作,提升財會人員的專業知識和綜合素養,加強財務人員的法制意識和監督意識,創建高素質的財務人員管理隊伍。此外,對于財務人員來說,還應該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范圍,學習現代數學、法學和網絡技術等基礎知識,從而更好的應對財務會計各項工作,能夠運用金融工程不斷開發出新的融資工具,做好管理投融資風險工作。
(三)樹立良好的資信,提高企業的融資能力
一個企業的形象和信譽對于企業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企業應該嚴格履行并遵守財務的相關法規制度,和銀行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能夠準時還付本息,為企業樹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譽。其次,確保良好的資本結構。樹立良好的資信能力,企業一切經營活動的前提都要有充足的資金作為前提和保證,相當大的一部分為負債資金,因此,對于企業而言,必須堅持保證企業自身良好的資本結構,為企業開辟廣闊的籌集渠道。在建立資本結構時,必須根據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比如投資的規模大小,在資金有限的基礎上采取所能企及的投資規模,另外,還要提升企業的內部資金的積累能力,保證企業具有快速的內部資金積累的速度,從而為企業提供可靠的資本保障。
(四)提高投資風險意識,投資決策科學化、規范化
第一、規范項目投資程序和步驟。企業通過一定積累和發展后,在資金、技術以及管理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后,這時就應該學習和借鑒一些優秀企業的的經驗,使項目投資程序趨于規范化,通過投資建立來實現對投資活動的整個階段的設計和組織,通過采取實施跟進策略,從而有效避免風險發生可能性,第二、加大投資的力度,拓展投資渠道。企業要加大投資的力度,對于新產品的開發,改造技術設備以及人力資源方面加大投資的力度,為企業的全面發展打下穩定的基礎。第三、集中資金投向,降低投資風險。企業通過不斷的資本累積,達到一定的資金規模后,為了實現對資金的有效管控,應該向著多元化經營的方向發展,對于專業化經營加大投資的力度,有效規避風險的發生。
(五)要加快推進信息化和網絡化
隨著信息化、網絡化的普及,對于企業的發展而言,機遇和挑戰并存,企業應該抓住發展的機遇迎難而上,如今,一種新型的貿易服務形式,即網路經濟,正在通過數字化網絡和設備逐漸代替傳統的紙介質,徹底打破了傳統的以單項物流為運作模式的局限,從而全面實現了以物流為依據,信息為核心,資金為主體的新型的運作方式。因此,企業應該加大對軟件開發的資本投入,全面加強企業的財務管理,構建網絡化的平臺,建立財務人員培訓機制,充分發揮數字軟件在財務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為企業的發展創造更多的優勢和有利條件。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代企業要想在新的市場形勢中更好更快的發展,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和價值,就必須全面落實財務管理工作,加大財務監督的力度,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提升財會人員的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加大投資的力度,有效規避財務風險的發生,全方位落實財務管理工作,提升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曉磊.中小型民營企業戰略財務管理中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D].天津商業大學,2013.
[2]張飛騰.小微企業的財務管理問題及對策[D].山東師范大學,2014.
[3]王喜.我國中小民營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
[4]張月瑤.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河北金融,2010,11:51-53.
[5]王萍.現代企業財務管理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3,08: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