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在某種理論的分析基礎之上,來有效的建立起評價我國商業銀行監管的總體風險的控制水平,以及綜合效益的一個指標體系,并主要立足于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以及地方政府金融辦的,這三位一體的監管體系的主要的特點,從而合理的得出了在查出銀行違規金額的過程當中,是與我國整體的商業銀行的監管績效上不存在關系的。本文主要立足于“三位一體”監管視角下的我國商業銀行監管績效,以此展開了深入的研究以及分析。
【關鍵詞】“三位一體” 監管視角 商業銀行 監管績效 研究概述
一、前言
金融在我國整體金融體系當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而隨著我國社會不斷的發展進步,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動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進程,而銀行業得以持續穩定的發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我國的實體經濟的發展進步,此外,銀行監管作為是一種與市場自發行為所相互對應的一項政府干預行為,其肩負著非常重要的責任,主要是為了能夠在最大限度上保護我國廣大的消費群眾的利益以及合理有效的維護廣大群眾對于我國銀行業的信息,從而在最大限度上為我國整體的金融體系打下了結實的基礎保障。
二、基于監管視角下的我國商業銀行概述
監管目標,不僅僅只是為了能夠將監管工作貫穿始終來講進行合理的引導,還能夠很好的作為評價監管績效當中重要的核心依據,此外,縱觀國內外一些相關的資料顯示,都比較一致的認為監管目標,普遍分為兩種:安全性以及效率性目標。而隨著進入21世紀以來,金融危機也在不斷的增加,國外一些相關的學者,也不斷的在基于銀行監管的安全性目標之上,對于銀行監管以及金融危機所來的一些方面進行關系的研究,此外,還重點的檢驗了銀行監管以及金融穩定之間所存在的哪些連帶的關系,從而得出了銀行的監管是于銀行的穩定以及安全是息息相關的。
三、基于“三位一體”監管視角下的我國商業銀行監管績效的理論分析
相對于我國市場所存在一些自發性行為,監管則是一種加入政府干預的行為,并且也是國家所具有的“強制權力”的有效利用,此外,隨著我國整體經濟不斷的發展以及進步,我國市場本身也會出現不同程度上的失靈狀況,而此時,就是需要加強政府對其的干預力度,而政府在整個市場機制當中,也起來的決定性的作用,并且在實施一定程度上的調控以及監管的力度上也被得到廣泛的認可,而對我國商業銀行的監管,通常也是通過政府來進行實施的,而中央銀行的成立,也就當做是一個國家對于銀行業進行合理有效監管的一個邏輯上的起點,而中國人民銀行也是作為我國的中央銀行,在處于計劃經濟的時代背景下,中國人民銀行也是作為我國唯一的銀行,并且時時的履行著中央銀行以及商業銀行的各種智能[1]。
而隨著我國2003年出,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也被有效的成立起來,其主要的職能就是利用人民銀行來對各種商業銀行金融機構進行監管。并與人民銀行、證監會、保監會等形成了“一行三會”的我國的金融監管構架[2]。
而與此同時,雖然我國也同樣在2003年中旬就將銀行機構的監管職責從我國的人民銀行當中剝離出來,但是根據后期相關的法規又明確顯示出了,仍然賦予我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以及管理的職能,其只能主要體現在了依照我國相關的法律,有限的對我國整體的金融市場實際運行狀況,進行實時監測[3]。
四、提升現場檢查的有效有效性以及完善地方政府監管職能的措施概述
(一)合理的規范我國當前的資本市場的運作,從而有效的推動整個理論市場化的發展進程
我國在不斷的完善原有的基本市場的基礎之上,還應當對相關的基礎制度進行合理的建設,而為了能夠在最大限度上使銀行滿足于當前資本市場對其的各種監管要求,就一定要加強對于融資維持的重視度,在最大限度上避免銀行出現“抽血”股市的情況發生,而導致于銀行在不斷的完善相關的資金來補充整個機構,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利潤轉增的內源融資的發展進程,與此同時就,還應當建立一個較為合理有效的改革時機,并在處于相對穩定的環境當中,可以使用先長期后短期,先是大額后是小額的方式,從而逐漸的推動我過整體的存款利率,使其逐漸的變的市場化,也迫使了我國眾多商業銀行逐漸的改變原有的消耗型為主要的經營模式,從而向著低資本低消耗的經營模式發展,在合理有效的優化自身的資產結構以及風險的管理基礎之上,還在最大限度上提升銀行自體的資金效益,還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國整體的經濟金融打下了結實的安全保障,從而真正的實現了信貸資源的合理化配置[4]。
(二)加快相關的監督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力度,從而加強非現場監管的互動性
對于我國商業銀行的金融結構來講,現場檢查在其中發揮著重大的作用,不僅能夠幫助我國商業銀行糾錯查弊,還能夠對其進行有效的評價以及指導,從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有著威懾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國相關的監管信息系統的建設較為落后,也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對于非現場檢查的一些互動性,從而使得現場檢查的效率普遍低下。而要想有效的緩解當前這一狀況,相關的商業銀行就一定要加強對于構建包含機構管理的子系統,建立出相關的管理人員的系統以及現場檢查的子系統等,并逐漸的對各種信息系統進行完善也改進,從而才能真正有效的提升整體的信息利用率,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我國現場檢查的效率水平[5]。
五、結論
綜上所述,只有真正的加強對于“三位一體”監管視角下,我國各個商業銀行監管績效的重視度,才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我國商業銀行的監管效率,才能有效的完善我國整體的金融體系結構,從而推動我國的資產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呂江林,孫楊.黃光.“三位一體”監管視角下的我國商業銀行監管績效研究[J].當代財經,2014,04:42-52.
[2]邢勃.劉偉.優化我國商業銀行資產結構的對策研究《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3年總目錄[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3,06:129-132.
[3]李奪.李建.張希函.張東資本充足率監管與商業銀行經營目標的路徑選擇[J].金融論壇,2016,02:3-9.
[4]尹季,吳越.李長龍通脹壓力下加強商業銀行會計監管的必要性與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12,32:125-126.
[5]周曉希.馬東新.趙東旭我國商業銀行不良信貸資產的防范與化解[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S1:114-116.
作者簡介:張開(1992-),女,遼寧省北票市人,碩士研究生,金融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