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盈之
【摘 要】目前我國的社會現狀和風氣影響了對于學生的培養,很多學校急功近利的把學校的教育目的轉向專業教育與就業教育。對于人文教育在比較現實和浮夸的社會環境下得不到學生和教育者的重視,這對于學生的人格和價值觀的塑造沒有好處。作為教育者對于學生人文教育的缺失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加強人文教育對更好的打造學生的職業生涯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關鍵詞】人文教育;大學生;職業生涯
一、人文教育的意義與作用
(一)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學校對于學生的培養應當強調綜合性,健康的身體和健全的人格是基礎,專業知識是一個人的成長,基礎沒有打好那么人就不會真正的健康。而人文教育對于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培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正確的看待和處理自己遇到的各種問題,我們國家和民族的倫理習俗,道德等等,這些都需要人文教育來傳承,這樣才能培養出人格上健康向上,意志堅定的學生。
(二)指引學生精神家園
一個人的自我可以分為物質自我、社會自我與精神自我三個層面,其中精神自我是最高形式。要做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健全人,精神自我是不可或缺的。人文教育對于塑造學生的精神家園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在現在這個非常強調物質生活的社會風氣下,精神家園的建立可以決定著學生能否有著屬于自己的理想,能否明白自己生活的真正的意義。很多學生由于精神家園的缺失,總是渾渾噩噩的混日子,雖然沒有生活的壓力但是卻經常感到迷茫。
(三)塑造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由于現在的大學生生活在一個衣食無憂的環境下,很多學生都缺乏正確的價值觀,他們對于正確的是非觀不那么重視,在遇到人生的重大問題的時候,習慣性的從自身的利益出發來思考問題,對待別人都很冷漠。人文教育對于學生的價值觀的影響不言而喻,特別是是非觀的塑造,是專業教育無法替代的。
二、高校人文教育的現狀及對職業生涯規劃的影響
(一)學生群體中人文教育缺失嚴重
在高校學生中對于人文教育非常的不重視,很多大學生連中國的四大名著是什么都不知道,甚至很多學生認為在大學開設人文科目是浪費時間,除了那些自身對人文知識感興趣的學生之外,大部分學生對待人文教育的科目都是采取應付考試的態度來學習的。第二,現在的學生中對于傳統人文教育的內容并不認同,他們可以接受說謊,是非不分等等現象,卻對金錢有著強烈的崇拜感,對于窮有著強烈的恐懼感和鄙視感。
(二)高校教育定位偏重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高校教育的定位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最初的應試教育到現在的素質教育的提倡,可以說有了一個跨越式的進步。但是由于各種原因高校教育的定位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學校對于學生的培養以培養學生技能為主,直接給學生一種人文教育學科應付了事,甚至可有可無的暗示。很多學生上大學之后,再也沒有上過音樂、美術、文學等課程,這與我們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方向是相違背的。
(三)人文教育缺失造成的影響
很多高校教育培養學生越來越功利化和市場化,每年畢業的學生當中,對于自己未來的定位都偏向于找一份工資高,工作穩定,能有權利的工作。對于影響工作穩定性、成就感的因素如興趣,價值觀等等很多學生價值觀扭曲,興趣和個人愛好單一,且承受能力很差。很多學生上班之后,要么對于工作的定義僅限于養家糊口,不知道自己真正適合的工作是哪些,渾渾噩噩的生活。要么就是對自己的自我定位不準確,總是認為自己屈就了,經常抱怨但是不是真正的問題出在哪里。
三、如何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融入人文教育
(一)思想上要轉變觀念
首先,在思想觀念上要重視人文教育。作為培養學生的基地,學校要堅守自己的底線,特別是在當下特別崇拜金錢的社會風氣下,要正確的引導學生加強學生的三觀教育,美感教育等能夠真正充實學生精神世界的教育。在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時候,要著重教育學生綜合的發展自己,做一個真正的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二)重視課程的設計
在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時候,要重視課程的設計,適當的加入人文教育的元素。特別是在幫助學生完成自己的興趣澄清,價值觀設計,性格測量的時候,運用一些人文教育的知識來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真正的興趣,樹立正確的和正能量的價值觀,在學生的性格評估的過程中,加入關于駕馭性格的案例。通過這些潛移默化的手段,讓學生能夠明白如何做一個真正的對國家,對社會和對家庭有用的人。
(三)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
在普通高校中輔導員擔任了大學生的主要的職業生涯規劃導師,這種現象是有利有弊。有利的一方是,輔導員對于自己的學生了解程度遠超其他專業老師,學生對于輔導員的接觸時間比較長,輔導員是可能是最能融入他生活的老師,所以學生對輔導員的信任程度很高。但是不利的一面就是,幾乎所有高校的輔導員們的事務性工作都很多,或者由于其自身專業的限制,對于職業生涯的知識倒懂不懂,很難在職業生涯規劃的過程中進行人文教育。所以要在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中融入人文元素更多的還需要更加專業的人文課程老師來對學生進行教育,同時也應當對輔導員進行一些相關的人文知識培訓,更好的讓輔導員勝任這個工作。
(四)建立良好的校園環境
作為影響學生比較重要的一個因素校園環境的走向直接決定了學生對于人文教育的重視程度,同時也影響了學生的職業生涯價值觀。首先,良好的校園氛圍能讓學生從自己所接觸和現實生活中感受到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這種認知會影響到他們對社會生活的向往。第二,良好的校園環境對于很多價值觀發生扭曲的學生有一定的校正作用,在價值形成的重要時期,他們可以通過日常與同學或者老師的接觸改變一些負面的思想。良好校園環境的建立能夠在學生中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學生可以通過自己對于真實世界的接觸和感受樹立正確的職業生涯規劃,同時也對別人產生正能量的影響。
(五)建立完善的評估體系
建立完善的評估體系是一個重要的判斷標準。首先,完善的評估體系可以正確的分析出學生真正缺乏的教育是什么,是美感教育還是觀念教育,教育者才能采用正確的教育方法。第二,評估體系可以對學生的教育的效果,有正確的評估標準,這樣對于學生學到什么程度,應該學到什么程度有一個比較合適的尺度,老師和學生都可以對自己的教學和學習有正確的認識,可以對自己的教學和學習進度自我調控。
【參考文獻】
[1]陳燦軍.加強高職人文教育與職業技能培養的相容性[D].2014
[2]趙悅平.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建設與大學生人文素質培養[J] .繼續教育研究2012.第5期: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