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琳
摘 要:口語交際是學生應該掌握的一項重要技能,所以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增加學生的口語交流活動,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促進學生小學英語成績的提升。
關鍵詞:活動;小學生;英語口語能力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在課堂內創設更多的情景,讓學生有機會運用自己學到的語言材料。”運用學到的語言材料可以是書面表達,也可以是口語表達。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啞巴英語”的現象普遍存在。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是用它來進行口語交流。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因此,通過各種交流活動提升小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和現實必要性。
衡量一個人英語口語能力高低的標準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語音、語調是否正確,口齒是否清楚;流利程度;語法是否正確,用詞是否恰當,是否符合英語表達習慣;內容是否充實,邏輯是否清楚。
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的內容趣味性較強,便于根據內容開展各種交流活動。而小學生樂于模仿,敢于表達,對英語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激發學生說英語的興趣,促進口語交流互動,提升小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
一、游戲活動
游戲活動具有趣味性,能較好地激發學生開口說英語。小學英語的游戲形式多種多樣,以西洋鏡這個游戲為例:
西洋鏡是一種民間的游戲器具,匣子里面裝著畫片兒,匣子上放有放大鏡,根據光學原理要暗箱操作可以看放大的畫面。在玩西洋鏡的時候,孩子們圍著一個大箱子,箱子的一邊有小洞,供眼睛湊上去看。每次去看的時候,可以看到不同的圖片。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Drawing in the park學習的主要句型是What can you see?I can see a ...在訓練這個句型的口語表達時,可以運用西洋鏡的游戲。教師可以事先利用PPT或者白板等制作好西洋鏡的課件。然后讓學生來看西洋鏡里的東西。例如:
A:What can you see?
B:I can see a bird.
因為西洋鏡里出現的東西是學生未知的,因而學生會抱著對未知事物的探索去完成這個游戲。對看到事物的討論也是順其自然的,在潛移默化中訓練了學生的口語能力。
教師還可以增加一些驚悚的元素來增加游戲的趣味性。比如讓學生看到一只老虎,這樣可以更好地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二、對話活動
對話,指兩個或更多的人用語言進行交談。在英語課堂中的對話是運用英語進行的。對話往往有某一個貼近學生生活情境的主題。情境中的對話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息息相關,帶給他們親切感,從而提高學生說的欲望。
在教學中,我們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來進行對話教學。比如,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Our school subjects談論的是新學期的科目和課程表。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談論自己愛好的新學期科目。如:
A:What subjects do you like?
B:I like Chinese, English and Music.
A:What about you?
B:I like Chinese, Maths and PE.
學生本來就對自己喜歡的科目感興趣。在這種主觀興趣的帶領下,他們更愿意用英語去交流。同時,這樣的一個對話既鞏固了新授的句型,又運用了已有的知識,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
三、表演活動
表演,指上演劇本。在表演過程中,學生要說臺詞、傳遞角色的感情、配上相應的動作等。
教材中的Story tine講述了一個跟本單元主題相關的故事,是一個簡潔的劇本,可讓學生表演。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On the farm的Story time講述了邁克到劉濤爺爺農場玩的故事:
Liu Tao:Grandpa, this is Mike.
Grandpa:Nice to meet you,Mike. Welcome to my farm.
Mike:Nice to meet you.
Mike:What are these?
Liu Tao:Theyre pigs.
Mike:What are those?
Grandpa:Theyre cows.
Mike: Are these apples?
Grandpa: Yes, theyre apples.
Mike: Are those apples too?
Liu Tao: No. Theyre pears.
讓學生以三人一組來表演對話。設置三個評價標準:能基本流利地表達,得一顆星;能基本流利地表達,語音語調正確,得兩顆星;能基本流利地表達,語音語調正確,配合動作,得三顆星。這三個標準包含了口語表達中的流利度、語音、語調三個部分。學生在小組準備時就按照這三個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要保證發音的正確。詢問農場上的動植物時要帶著疑問的語氣。問近的物體時可以用手指著近處,問遠的物體時可以用手指著遠處。接著,選擇幾組上臺表演。然后,通過結合老師評價、學生評價,給出適當的星星顆數。我們欣喜地發現,學生為了在表演的過程中有良好的表現,都努力使單詞發音準確、表達流利、語氣適當、動作到位。一個簡單的課文表演活動,很好地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四、復述活動
學英語離不開記憶,復述就是一種很好的記憶單詞、句子,訓練口語的形式。復述閱讀過的內容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單詞、句子,并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加以表述、運用。小學階段可以選擇具體生動、故事性強的小短文加以復述。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每個單元的Story time就是很好地進行復述的原材料。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先閱讀故事,做必要的記錄,然后進行復述。比如,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Helping our parents的Story time講述的是邁克一家周六一天的生活。在教授完新單詞、現在進行時等語法后,可以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文,并且做好相關的筆記,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如:
(上半部分)
時間:Saturday morning
地點:Mikes home
人物及對應的事件:father/clean the car, Mike/help his father, mother/cook breakfast,Helen/sweep the floor,Tim/sleep,Ben/sleep
(下半部分)
時間:Saturday afternoon
地點:Mikes home
人物及對應的事件:mother/cook dinner,Helen/wash the dishes,Mike/clean the table,Tim and Jim/eat fruit and watch TV
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在黑板上羅列出這些關鍵詞,然后讓學生根據關鍵詞復述故事。復述的時候不需要和課文一模一樣,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來組織語言。所以,復述不僅檢測了學生的語音語調語法,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流利度。
五、唱歌活動
唱歌是一門藝術,它是以抑揚有節奏的音調發出美妙的聲音,給人以美的享受。如果想要唱好英文歌曲,就必須發音正確,咬字清晰,分清重音、輕音,注意連讀、略讀等。我們會發現很多英文歌曲唱得好的人,往往英語口語也很好,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小學生對唱歌情有獨鐘,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提升口語能力的資源。
教材每個單元都會有一首英文歌曲。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Whats this?的Song time中有一首好聽的英文歌曲Butterfly:
Flutter,flutter,butterfly,
dancing in the summer sky.
Fly over here and over there,
up and down,
round and round.
Flutter,flutter,butterfly,
dancing in the summer sky.
這首歌整體的節奏感還是很強的。演唱這首歌首先可以訓練學生的語感,有了好的語感,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自然會得到提升。其次,在這首歌曲中,butterfly等單詞是重音,in,the等單詞是輕音。over here and over there, up and down, round and round需要進行連讀,and這個單詞末尾的發音需要略讀。而重音、輕音、連讀、略讀等都是英語口語中較難掌控的部分。通過演唱英文歌曲,這些技巧可以在娛樂中得到訓練,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
參考文獻:
[1]朱璇璇.口語交流:小學生英語學習能力提升之本[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4(17):91.
[2]姚娟.創設互動交流情境,培養小學生英語口語[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5(10):19.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