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莉
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在小學階段總識字量要達到3000個左右。所以,教師為了達到幫助學生擴大識字量的要求,就要抓住課堂和課外兩個方面。教師應該打破課堂、書本的局限性,利用“少教多學”模式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盡可能多地獲取知識,積極引導學生在學校內外自主識字,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少教多學;識字教學;教學模式
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識字的意義是非常重要的。那作為基礎教育階段的教師又該如何去面對識字教學呢?“少教多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許多學校都在嘗試使用并且初見成效。這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自身的學習效率有很大的幫助。
一、激發學生課堂識字的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要想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就要不斷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首先,老師避開“滿堂灌”“指揮棒”的教學方式,給學生更多的認知和感悟時間,同時親近學生的學習生活,讓學生沒有心理負擔,敢于在課堂上暢所欲言,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不斷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其次,通過兒歌識字、游戲識字、形象識字、漫畫識字等方式,進一步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識字的興趣,由被動的接受變成主動的學習,課達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1.游戲識字法
喜愛游戲是兒童的天性,把識字教學融貫到游戲中,我經常采用“找找朋友”“組合生字”“眼明手快”“送字回家”“讀文找字”“猜認生字”等游戲方法,使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既動腦又動手,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識字教學中,希望學生通過喜聞樂見的玩樂方式幫助他們在游戲中識記漢字。
如通過填字、組字、變字等方式進行智力游戲,或者制成紙牌玩中求知,如在教學“?!弊謺r,把它們分別寫在兩張牌上,一張寫“米”,一張寫“立”,然后發給學生,要求學生用最快的速度組成一個完整的字。之后兩個學生在游戲中把“米”字旁和“立”組合成一個“?!弊?。接著,讓學生說說“米?!钡摹傲!睘槭裁磶А懊住弊峙??有學生說:“因為米粒是小小的米做的,所以帶‘米字旁。”在游戲中識字、鞏固漢字。
2.激趣識字法
比如,在這學期我根據節假日多的特點,鼓勵學生在課外的擴展訓練中,布置找關于傳統節日的名稱,并了解這些傳統節日的習俗的作業。課堂上,我再讓學生說說我國還有哪些傳統節日?人們都有什么樣的習俗?之后,學生從開學的元宵節、二月二、清明節、端午節,一直到七夕節、重陽節、臘八、除夕等等,還說了很多有趣的習俗,學生還饒有興趣的編創了詞串,一點兒不比課本中的遜色!在這項擴展中,學生不但豐富了知識,更主要的是通過自主學習認識了更多的字詞。
3.形象識字法
任何一種語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種文化,漢字尤為如此。低年級學生由于受年齡、認識能力等方面的制約,對漢字源遠流長的發展歷史及藝術美不甚了解,對這方面只是非常好奇。因此,老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讓孩子了解漢字的特點和文化。例如,老師在教象形字“舟”時,老師可先在黑板上畫好一個小船的圖畫,再寫出古文字“舟”,讓學生觀察它們之間的聯系,當學生明白了圖和字的相似之處后,學生的興趣就一下子調動起來了。
二、課外提升學生識字的能力
“少教多學”的“多學”還有一個內涵就是“深度學習”,就是學生積極地探索、反思和創造。老師需要把學生識字的習慣延伸到生活中,讓新學的生字融入原有的生活中去,并且產生聯系。所以就要請家長配合,在生活中識字:學生在學校、在家里、在街上等,通過讀書、看報、看電視、看商標、招牌、廣告等,自主識字,只要見到字,就產生認一認的欲望,便能主動地記憶。
1.貼標簽識字法
陶行知說:“文字只是生活的符號,要與生活連在一起?!弊R字與認物合二為一,是學生識字的一種好方法。在識字教學中,我鼓勵學生給家里和學校的用品貼標簽。學生通過自制卡片、紙條,寫上字詞貼在物品上。例如,在門邊貼上“門”字,床頭上貼上“床”字,椅子上貼上“椅子”兩個字,電視上貼上“電視機”三個字等,將家中的物品貼滿標簽。班級的講臺、黑板、課桌、凳子等上面也貼上了自制的卡片。通過貼文字標簽的活動,學生不但認識了許多漢字,而且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
2.課外書識字法
“課外書閱讀識字法”就是大人通過和孩子一起閱讀有趣的兒童讀物,通過讀物中的故事來教他識字,通過閱讀識字,通過識字強化閱讀,使孩子識字和閱讀同步發展。
在閱讀過程中,強調學生會念、會讀、會朗誦,強調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并不要求學生對所有生字都會用手寫。
作為一線的教師,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在“少教多學”的教學理念支持下怎樣使我們的課堂增加趣味性和有效性。為了全面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展開更好、更多的嘗試,將“少教多學”理念結合自身實際融入自己的識字教學中去。
參考文獻:
劉群.郭思樂和他的生本教育[J].人民教育,2008(21).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