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建華
興趣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條件。近代德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赫爾巴特十分重視興趣。他認為興趣就是主動性,兒童對于所學的事物所產生的有高度吸引力和注意力的內部心理狀態,教育就應當以此為基礎,并應當把培養人多方面的興趣當作自己的一項任務。顯然,要讓孩子喜歡語文課堂,發揮出孩子學習的主動性,讓語文課堂變得更加高效,實施“趣味教學”十分必要。
一、別樣吟誦之趣
吟誦是我國傳統的讀詩詞和散文的方法,已經被越來越多的語文老師所遺忘。吟誦既是詩樂傳統的核心,也是傳承中國文化精神的重要手段。吟誦里面,包含了中國文化精神的精髓,無處不滲透著中國文化對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吟誦的方法,以及經過吟誦以后的詩文內容,都把中國文化的精神實質表現出來,對學生起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學古詩詞時,我常常采用吟誦的方法讓課堂充滿樂趣,實踐表明,小學生很喜歡這種新鮮獨特的朗誦方式。如《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教學中,我在讓學生根據注釋和工具書通過師生合作弄清楚詞的大意后,便告之學生古人讀詩詞跟我們現在朗讀課文不一樣,要根據平長仄短來吟誦,有時還搖頭擺身,甚至還可以唱出來。通過老師的示范和引導,課堂上充滿了學生此起彼伏的吟誦之聲。通過吟誦將古詩詞的語言有聲化,這樣化無聲文字為有聲語言的活動,不僅能幫助學生以聲解義,領略詩詞的精妙之處,還能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欣賞能力。
二、角色扮演之趣
入選小學語文教材的課文中有很多寓言故事、名人軼事及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這些都可以用角色扮演的形式讓學生通過觀察、品味、表演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晏子使楚》一課講述了春秋末期,齊國大夫晏子出使楚國,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顯顯楚國的威風,晏子巧妙回擊,維護了自己和國家尊嚴的故事。故事中晏子機智勇敢、巧舌如簧的人物形象鮮明,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本課所屬的第三單元學習要點提出讓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為此,我安排了三個課時教學,前兩個課時使學生對人物形象有一個初步感知,并指導學生學習簡單的課本劇,第三個課時則安排學生表演課本劇,通過表演來體會人物說話的妙處,并進一步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在表演中,學生積極踴躍,不管是侍衛的傲慢無禮、楚王的仗勢欺人,還是晏子的大義凜然、反應敏捷,都演得活靈活現,栩栩如生。課后學生紛紛向我提議應該多將課文拿來演一演。學生愛演,正是因為角色扮演給了他們更多展示提升自己的機會,為他們成長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三、自主推薦之趣
“我宣布,下周的課將由同學們自己來上!”當我一本正經地宣布這個消息后,教室里都炸開了鍋?!奥±蠋熀J里到底賣什么藥???”同學們都滿臉疑惑。在我的示意下,大家都安靜下來,我微笑著向同學們介紹了“自主推薦課”……“自主推薦課”是我縣“發展性閱讀教學模式”課題研究的主要課型之一,該課型強調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嘗試進行班級授課。授課小組的構建遵循基于異質同構理論,組建方式以學生自主選擇和老師引導相結合,組內成員學習能力呈現出差異。
經過我對學生的培訓和篩選后,“自主推薦課”在本學期正式進入了我的課堂。“自主推薦課”改變了傳統的師生、生生關系,這是一個由授課學生和聽課學生共同主導的學習過程,注重對學生思維的激發與表現。因而,整體中的每個學生都是被關注的對象,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個體以及集體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他們自主探究學習的樂趣。正如一學生在日記中寫道:“以前都是老師上課,現在由我們自己上課,雖然我們上得沒老師好,但是我們都很喜歡這樣上課的方式,我也希望能站上講臺給大家上課。”
四、溫故復習之趣
一到了期末,不少學生都缺少復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語文復習課都是老師來主導,就算練習題也是照著卷子做,然后進行講評,這樣傳統的復習方式似乎已經跟不上時代了。為了讓復習課更加有趣,我讓學生根據期末復習的進度自行設計復習提綱和練習題,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全班展示和測試。這一下就激發了大家的興趣。大家紛紛在小組里商量著怎么出題來考倒大家。課后查資料的,找題型的,找答案的……大家忙得不亦樂乎。復習課上,每一個小組都傾盡所有智慧將單元的復習要點進行講解和展示,配合小組設計出的各種“智力問答”練習題,課堂上你搶我答,熱鬧非凡。采用怎樣的形式復習,對復習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這種復習課注重形式的趣味性,吸引學生參與復習的全過程,這樣的復習才會有效!
總之,小學的語文課應該符合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激發出學生學習的興趣,才能使其樂在其中,愛上語文。
參考文獻:
[1]張志娟.趣味教學法在低年級小學語文拼音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課外語文,2013(24).
[2]符小莉.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拼音教學中的踐行探討[J].語文學刊,2013(8).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