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來
摘 要:“怎樣上好一堂數學課”是每位數學教師的職責和職業成長的必經之路。教師必須備好課,精心安排課堂,上課時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興趣,尊重學生,為學生留下思考空間。只有這樣,才能上好一節數學課。
關鍵詞:課堂;教材;平等和諧
一、更新觀念,以先進教育思想為上好一節課的前提
首先,每一位數學教師應該需要更新教育觀念,積極轉變教學方法,教學課程設計具有實效性和創造性,使學生能夠主動接受數學知識的同時,又可以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其次,要正確處理教師教與學生學的基本關系,建立民主、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給學生自主發揮的空間。
二、認真備課,把握教學目標是上好一節課的關鍵
教學目標的確定非常重要,它是指導教師怎樣備課,怎樣上課的條件。它關系到一個學期的每個單元甚至每一節課教師上什么課內容,怎樣安排課堂、什么方法教學。只有在認真鉆研教材的情況下才能準確把握教學目標。因此,認真鉆研教材,明確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才可以上好一節課。
三、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是上好一節課的基礎
如何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呢?教師走進課堂一定得臉帶微笑。微笑能融化萬年冰川。教師要有高尚的職業操守和良好心理素養,也只有教師微笑的面容,用一種深情的目光、端莊的儀表,給課堂定下一個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為學生上好課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同時,教師還應該認清教育的主體,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要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教師要循循善誘,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促使學生形成最佳的學習狀態,當學生求知若渴時,教師趁熱打鐵指引學生進入數學知識的天堂,能夠把主動權還給學生的教師才是創建輕松和諧課堂氛圍的體現。讓每一位學生能夠堂堂正正學習。教師因材施教讓每一位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教學時教師要多激勵學生,善于表揚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堂堂正正學習,使全體學生都能在輕松、寬松、放松及安全感十足的氣氛中學習,這樣學生的潛能才會得到最大體現。
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是創建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基礎。關系的建立還是得依靠教師引導,作為教師熱愛學生,關心學生,用真情實感去感化學生,對每一位學生不偏不倚。學生信任老師,愿意聽從老師的安排。這樣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也必然會形成。
四、用數學教學藝術的魅力拉攏學生的心是上好一節課的保證
學生的學習效果取決于學生求知欲望的強弱,學生的求知欲望高,學習效果必然好,反之背道而行。運用數學獨有的魅力拉攏學生的心是一節課成功的關鍵。教師在利用教學藝術去拉攏學生的心,開始上課學習就興致勃勃,精力旺盛。
開始上課要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教師特別注意利用豐富的教學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過程是一個特別的認知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師生不斷地解決問題,不斷提出新的問題。學生在問題中增長知識,發展才能。情境創設,讓學生從看到、聽到的、想到的開始,敢說敢問,推陳出新,調動了其創新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從興趣出發,由學生獨立提出問題又自己回答并解決了問題。學生在問題中嘗到成功的喜悅,這樣拉攏了學生的心理。
注重練習設計的藝術,發展學生思維能力。教師布置練習時要注意這方面的問題。練習不只是對本節課所學知識的復習和鞏固,而應該是在練習中運用所學知識發展學生能力的介質。教師要利用練習來讓學生發現學習的用處。
五、重視數學課題的揭示
教無定法,教學有法。直接揭示課題。學生一進入課堂是注意力集中、興趣高的時期。興趣是獲取知識的直接動力。因此,這時揭示新課課題,可以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比較持久的注意力。比如,在教學“圓的認識”時,教師先出示下列投影圖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學生清楚地看出這些都是直線圖形,都是由線段圍成的。再出示圓形紙片,直接導入新課,揭示課題:圓的認識。這樣,不但抓住了學生聽課注意力,而且激發了學生求知的興奮點。課中揭示課題。如教學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當學生復習完有關知識后,先通過例子:一輛汽車第一次2小時行駛80千米,第二次5小時行駛200千米。(用表格把行駛的時間列出來),要求學生分別寫出第一、二次所行駛的路程和時間的比,并求出比值,這就很容易看出這兩個比相等:80:2=200:5,再小結歸納比例的意義,同時提示新課課題: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這樣揭示的課題能承上啟下,記牢比例的意義,起到了小結作用,又為下面的學習內容鋪墊。
參考文獻:
[1]孫杰遠.數學教學新思維[M].南寧:接力出版社,2003.
[2]王小娟.小學數學課堂動態生成性的教學策略[J].江西教育,2009(26).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