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舒鵬
【摘要】記者要增強自身的新聞發現力,主動出擊,挖掘和利用好新聞資源,最大限度的開發新聞資源的價值,采寫出群眾愛看的好新聞。
【關鍵詞】新聞資源;新聞價值;新聞發現力
一、善于捕捉身邊的新聞線索,巧妙開發新聞資源
新聞每天都在發生,而這些新聞資源稍縱即逝,關鍵看記者如何及時去把握。就縣級媒體來說,記者既要擔負繁重的時政新聞采訪任務,也要騰出時間挖掘身邊的優質新聞資源。智慧的頭腦、敏銳的目光、獨特的洞察力缺一不可。有時候時政會議報道就是我們開發優質新聞資源的主陣地。比如每年召開的“兩會”,地方領導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其中涵蓋了全年的工作亮點以及重點項目進展情況;招商引資有哪些新的舉措,有多少大企業落戶本地,現代農業面積擴大了多少,農民現在種的是什么經濟作物,透過這些文字,我們就能發現新聞,減少了記者尋找新聞源上花費的時間,而且報告中一般都有詳實的數字,是第一手資料,可以進行深度、系列報道,這樣做出來的新聞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
(一)舍得花時間
記者的工作辛苦,因為新聞事件不可能只在上班時間發生。尤其是縣級媒體的記者更需要充分利用“正常八小時上班”以外的時間,“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隨時發現新聞線索。1998年夏天,安徽天長市遭遇了洪災,其中的一個深夜,當地老白塔河的一段大堤發生管涌,筆者立即帶著攝像機趕往現場,采訪部隊官兵搶險,潮濕悶熱的天氣加上泥濘的道路和夜間燈光下的蚊蟲,讓拍攝采訪工作變得異常艱巨,采訪結束時已經是凌晨1點多鐘,盡管吃了很多苦頭,但第二天這條官兵不畏艱險,勇堵管涌的電視新聞在央視成功播出。
(二)學會交朋友
記者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采訪對象,他們文化程度不同,性格也不一樣,因此記者不僅要做一個“采訪者”,更要學會和采訪對象交朋友。2008年我們了解到天長市南尖村一位老人,有記家庭賬的習慣,而且記了30多年,在小賬本上就能看出生活的大變遷,當時覺得這事有新聞價值。第一次我們并沒有帶設備去,因為老人的兒子對此有抵觸情緒,不愿意在電視上拋頭露面,于是我們便邀請了一位熟悉的村干到他家串門,拉家常,在聊天的過程中和老人的家人建立“感情”,第二次當我們帶著攝像機登門時,老人的家人非常歡迎,最終一條《小賬本記錄生活大變遷》的電視新聞成功拍攝并播出。
(三)巧用信息資源
記者除了要廣交朋友外,還要利用好各種信息平臺。新聞線索遍及社會的每個角落,尤其是信息網絡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網站論壇、微信等平臺能拓展記者的目光,使其及時掌握有價值的新聞線索。去年年底,天長某銀行發生搶劫案,一位網友在現場第一時間拍攝了照片,并發布在微信平臺上,通過這條信息我們迅速核實并趕往現場拍攝,取得了第一手的視頻資料,并在當晚將這條新聞播出。
二、提升“新聞發現力”,從新聞資源中挖掘新聞價值
記者的能力有高低,同一題材寫出來的新聞作品也不相同。有的記者面對某個新聞事件時能夠抓住事件的本源,深度挖掘事件的背景和隱藏的故事;而有的則是平鋪直敘,空乏無味。究其根源還在于記者“新聞發現力”的差別。新聞資源中最有新聞價值的那部分往往是隱性的,只有具備較高新聞發現力的記者才能觀察到、捕捉到。而這種新聞發現力如何培養,就需要記者從新聞敏感、文化素養等各個層面,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應對復雜新聞事件的能力,用新的思維、新的視角改變傳統的新聞報道模式。
(一)要善于提問
很多采訪對象往往不善言語,因此記者要變被動為主動,在一問一答中尋找有價值的新聞線索。2012年筆者去采訪天長市小微企業孵化中心,在其中的一家企業進行拍攝時,老板一句不經意的話引起了我的注意,他說他們的產品智能電表時鐘芯片,核心部件全部是自主研發的,目前只有國外的一家世界500強企業能夠生產。這時記者再次發問:現在產品的銷售和價格方面怎么樣?企業負責人回答:由于我們的產品增加了新的功能,所以目前正在擠壓市場空間,打破了500強企業壟斷市場的局面。抓住這個新聞點,一篇《小企業“微創新”力挫世界500強》的經濟新聞很快在各大媒體得到了報道。
(二)要善于傾聽
在農村一線,老百姓的話語中往往蘊藏著最具價值的新聞。2013年,天長市美好鄉村還停留在示范點建設上,許多偏遠村落還未起步,記者在天長市最西部的汊澗鎮時灣村采訪時,很多群眾卻說,我們這里現在不但路建好了,連路燈都有了。偏僻鄉村哪來的錢修路安裝路燈呢?經過核實,原來是當地肢殘五保戶袁大明利用自己多年開小店的積蓄為村里做的公益事業。經過后續整理報道后,袁大明本人被評為了“中國好人”。
(三)要善于觀察
在細節中尋找發現有價值的新聞素材。天長是農業大縣,過去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一年下來收入微薄,現在很多農民雖然不種田,但他們的收入卻提高了,從中我們可以觀察到農業生產方式的變化。根據這些變化,我們追根求源,采訪農業專家、采訪普通農民,最終將新聞點落在農村土地流轉上,一篇《流起來的土地能生“金”》講述了農業專業合作組織興起后,農民向工廠轉移,農田向大戶集中,農業生產向規模化、機械化轉變的過程,全面反映了天長探索現代農業發展的新路子。
(四)要善于分析
新聞事件的發生、發展,其中的變化很多,附帶的信息量大,面對紛至沓來的信息,記者需要過濾、選擇,去其糟粕、取其精華。2015年天長市被確定為全國醫改試點,大量的惠民新政向下推進,很多便民舉措開始實施,那么其中的“精華”在哪里?如果只將目光放在群眾看病便宜了顯然是不夠的,必須進行科學的分析梳理,最終我們以《縣域“醫共體”釋放醫改紅利》為題,從分級診療、健康服務、基層醫療水平提升三個方面進行了連續報道,全面反映了醫改后,群眾家門口看病,日常健康服務常態化以及鄉村醫療水平不斷提升等內容,將天長的醫改經驗在全國推開。
如何提升發現新聞資源的能力,去挖掘出新聞素材的價值,是每一個新聞工作者值得思考的事情。只有煉就一雙辨別新聞價值的“慧眼”,學會把握和利用新聞資源,好新聞才能源源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