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安靜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也正在經歷著巨大的變革。就當下的大多數高中英語課堂的教學現狀來看,依舊存在著諸多還未被大家所重視的問題。除了教師在觀念上對新課改的理解偏差導致,教學制度的局限性也是導致問題不斷出現的原因。
關鍵詞:課程改革;高中英語;教學;觀念
自2001年新課程改革標準實施以來,高中英語教學課程發生了巨大變化,無論是在教材內容上,還是在教師的教學模式上都做了很大的改動。例如,將英語學習分為必修和選修這兩個大部,并將必修課程里面的知識變成五個模塊的內容,并在這五個模塊的基礎上按照知識所涉及到的種類進行了更為細致的劃分,語言知識類、技能類、欣賞類等等。這樣的改動是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具備良好的邏輯思維和辨析能力,并對英語在生活層面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與提高。
除了以上所說的教材知識脈絡發生的改變之外,新課程改革還導致高中英語課堂發生了哪些變化呢?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一系列變化?我們是否能恰到好處的解決這些問題等都是筆者接下來要探討研究的方面。
一、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現狀
自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高中英語課程的教學也逐漸發生著改變,其中尤為突出的是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觀念上的改變。英語教師開始由原本的讓學生死記硬背詞句,慢慢變成重視學生個人能力的培養。例如,在學習定語從句的基本知識時,that、who、whom、whose、which、這幾種引導詞的使用方法,傳統教學過程中,一般高中英語教師會讓學生死記硬背這幾個引導詞運用的基本規律;而在新課程改革進行的當下,教師要轉變觀念,讓學生自己觀察例句,自己分析探討得出結論。
新課程改革之前的高中英語教師完全是應試教育體制下的犧牲者,他們在課堂上所總結的知識、規律都是為了高考時的那一張考卷服務的,學生們在現實生活中隊英語知識使用較少。很多教師都將英語教學作為一種非完成不可的任務,而不是一種加強溝通交流的手段。新課程標準改革施行之后,高中英語教師開始把重點轉向了讓學生們盡量在生活中學習和應用英語知識,力求達到理論聯系實際的要求。有些學校為了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中的人文要求,開始將教師作為研究對象,讓學生們給教師進行打分,由此得出傳統教學理念與新課改之后的教師在教學理念上的差距并加以總結。
教學觀念改變之后,教師在課堂教學的行為也隨之發生變化。教師開始想方設法地將傳統英語教學內容用“新”方法灌輸到學生的腦袋里,教師紛紛利用多媒體設備,讓學生對課堂產生興趣,再創設合適的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探討、總結的行列中來,以此來落實新課程標準規定下的讓學生自主學習的觀念。另外,很多學校開始將自主研發的人文主義教育手段融入到高中英語教學中來。例如,將當地的特色人文主義元素納入到課程素材當中來,除了能加深學生們對本土文化的了解之外,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
二、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存在的不足
(一)教學活動單一化
上面我們說到,高中英語教師的教學觀念發生了改變,不僅改變了教材內容,也改變了教學活動的方向。雖然教師有意無意的營造出輕松的教學氛圍,但是由于教學時外界的若干個干擾因素的影響,忽視了教學內容的豐富性,不能夠達到拓展知識,發展技能的目的。通常教師在課堂上為了活躍氣氛,帶大家做一些輕松的小游戲,游戲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們在游戲中獲得新的知識,但是往往教師在游戲的過程中會被學生的活躍“帶跑偏”而沒有合理安排好講解的時間。
(二)教師的綜合素質參差不齊
據統計,全國約有百分之六十的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完全參照課本上所涉及到的知識,課本之外的知識體系一概不論。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除了接觸到課本上的英文知識外,教材之外的知識一概不知,導致學生的眼界過于狹窄。因此,教師可以針對每個級別開發出一套適合學生需求的校本課程,讓他們在完成每天的教學任務之后學習校本課程的內容豐富他們的眼界和學識。同時,教師也能夠通過校本課程的研究加強自身的專業能力。
三、提高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相關建議
(一)發揮教師在新課程改革中的推動作用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而教師在課堂上起到了推動學生身心發展的作用。教師應該在原有的教學壓力的基礎上積極承擔新課程改革標準下形成的新的壓力,不斷地完善自我。同時,教師應該積極主動地參與校本課程的研究探討,嘗試新的學習方法。教師在提升自我的過程中,需要對學習效果和教學效果進行長期的反思,只有不斷的反思,才能改善之前存在的錯誤,這樣高中英語教師無論是在專業水平上還是教學質量上都有一個明顯的提升。
(二)評價體系的建立
作為同樣深受應試教育體制影響的教師,知道應試教育的弊端,卻將分數作為評價學生能力的唯一標準這一做法是萬萬不可取的。“分數”評價已經存在很久,盡管存在問題,但是想要完全取代,頗有難度。教師應該鼓勵并倡導評價體系的形成,將只關注分數的視角轉到關心學生的情感、身心、意志力等方面。評價體系不僅僅可以讓老師來評價學生,學生也可以給教師進行評價,甚至學生評價考試,豐富的評價體系使全校師生都成為了評價者,在相互評價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是被評價者,站在平等的地位上進行溝通。
(三)理論聯系實際
所有理論的學習都是為了生活服務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適當地將理論聯系實際,在考查學生思維遷移能力的同時能夠在特定情境下靈活地運用所學到的知識。高中英語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聽說讀寫,每一模塊的知識都能和實際相聯系。例如,教師在講解虛擬語態的知識的時候,可以帶領學生去利用虛擬語態進行戶外交流,這樣的英語不再是高高在上,讓我們觸摸不著了。這樣的交流不僅能鞏固所學的知識,而且能夠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四、結束語
新課改下的高中英語課程變得更加的富有新意,無論是在教學觀念,教學方法還是教學內容方面,都有一個質的飛躍。盡管如此,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仍然是喜憂參半,完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達到的既定的目標。
參考文獻:
[1]俞婷.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的思考[J].當代教育與文化,2016,05:74-80.
[2]辜向東、張正川、肖巍.課改進程中的高中英語教學現狀探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6,02:6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