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小焱
摘 要: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經濟學的理論知識不斷豐富,對學生全面發展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但就當前經濟學教學來看,所采用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方法仍然沒有改變,而傳統的教學方法與理念已然無法適應當前時代發展的需要,反而成為學生綜合發展的制約因素。鑒于此,本文著重分析了經濟學的現狀及解決措施,并對其發展現狀進行闡述,以供業內人士參考。
關鍵詞:經濟學教學;問題;解決措施;發展趨勢
經濟學是一門系統的社會科學,主要對當前經濟的發展態勢進行分析研究,從而展現出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發展狀況、發展原理等,其不僅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經濟思維能力,還需要學生具有必要的社會經濟分析能力,但是在傳統的教育理念影響下,我國經濟學教學模式、理念、方式等都存在很大的滯后性,導致經濟學教學效果不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缺乏等問題,無法有效實現經濟學的教學目的,這亟待相關人士財務措施予以解決。
一、當前經濟學的教學現狀
(一)教材及教學內容滯后。經濟學是一門社會學科,學科內容復雜,理論內容豐富且較抽象。經濟學是建立在一系列理論假設基礎上的,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及經濟實踐活動的延伸,經濟學教學的內容也不斷延伸,這就加大了課程的教學難度。由于學生缺少相應的社會實踐能力和實踐經驗,因此造成無法理解教學內容,教學難度較大。此外,我國在經濟學教學過多注重理論教學,且相關的經濟學理論無法適應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時間,其推導出來的理論與實際情況不符,學生即便運用相關的經濟理論也無法實現經濟問題的解決,這導致實際的教學效果大大降低。
(二)教學方法單一。當前高校經濟教學方法單一,仍然采用教師講授的傳統方式,師生之間的互動性較低,這是一種被動的教學方法。在這種教學方法下學生對經濟學理論的理解是相當膚淺的,因此也就不具備獨立解決經濟問題的能力,最終造成學生的學習能力低下,學習興趣較低,學習缺少相應的主動性,無法實現經濟學教學目標。
(三)教學內容缺少現實性及實用性。經濟學以市場經濟發展為基本依托,是對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的濃縮,因此必然具有較強的系統化,具有較強的實用性。但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僅介紹相應的經濟學理論,課堂上很少提及我國當前經濟發展形勢,兩者之間的關聯性較少,同時缺少相應的案例分析,教學內容單一、僵化,使得教學內容缺少實用性及現實性,最終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無法完成教學目標。
二、經濟學教學創新的路徑
(一)更新教學理念。要想促進高校經濟學教學實現有效的改革和創新,首先就要更新教學理念。要從全球經濟發展的大趨勢入手,高標準確定人才培養的目標,致力于向社會輸送大批優秀的經濟型人才。要將辦學的重點和注意力放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上,進一步增強全體教職員工對于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重要性的認識,努力創辦面向未來的創新型經濟類高校。
(二)創新課程體系。要根據當前社會生產的新特征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向,不斷吸收當前經濟領域研究的新成果,不斷促進課程體系創新,科學整合課程體系設置,進一步從學科交叉融合的角度出發,及時淘汰那些落后于時代發展的課程和專業,從社會生產需要的角度出發,進一步促進現有課程資源的整合,增強學科和專業的整體競爭力,不斷提高學校的綜合實力。要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從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提升的角度出發,科學合理的選用教材,適當增加課程中的實踐環節和內容,促進學生動手能力和理論知識雙促進。
(三)壯大師資隊伍。要努力壯大高校經濟學教師隊伍,建立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突出,團結協作意識強的教師隊伍。要注重發揮中年教師的骨干作用,帶動和培養年輕教師成長進步,努力構建老中青相結合的教師梯隊。要創新教師薪酬制度和考核制度,對那些創新能力強,業務能力突出,奉獻精神足的教師,一定要在個人成長上關心關注,要在廣大教師內部樹立一種人人爭先的氛圍。要加強教師能力的提高和業務知識培訓,尤其增強教師對前沿理論和知識的掌握能力,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
三、高校經濟學教學發展的未來趨勢
(一)課程體系的融合性。當前,經濟全球化程度不斷加深,導致世界經濟結構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經濟學的研究已經不再受到學科界限的束縛,更加注重跨學科、跨領域的交叉融合發展,在西方發達國家,大學內的經濟學課程設置已經實現交叉融合諸多不同學科,因此,我國也在進一步加大經濟學的教學范圍及廣度,經濟學教學的知識領域已是必然趨勢。
(二)教學方法的創新性。從未來高校經濟學教學的發展趨勢來看,教學方式方法的創新已經勢在必行,成為了一個不可逆轉的必然趨勢。從一些國外知名高校的情況來看,教師已經逐漸從教學主體地位上解脫出來,更加注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注重學生個性化需求的了解和滿足,注重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激發和促進,這種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方式已經成為了當前高校經濟學教學的主要趨勢。
四、結語
總而言之,經濟學課程教學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顯著的提升經濟學課程教學質量,保證學生能夠真正的領悟到經濟學的深刻內涵,這就需要教師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合理的課堂教學方法的實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并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引導,加深其對經濟的理解能力,從而實現經濟學教學的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1]張瑞榮.《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4:65-67.
[2]李智.在現代遠程教育中理論經濟學教學的案例教學問題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6,29:165-16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