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琦媛 孟令軍
摘 要: 大學生上課占座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占座背后的競爭可謂激烈,大學生課堂座位反映一定的現象、一種競爭,這種競爭就是經濟學上的博弈,從博弈論視角分析大學生課堂座位順序,剖析座位中存在的博弈現象,闡釋競爭關系,如學生間的博弈,教師間的博弈,師生間的博弈,還有學校與教師的博弈。打破高校之間的競爭關系,還高校一片和諧寧靜,良性發展,諧而共存。
關鍵詞: 博弈論 大學生 課堂座位
一、博弈論
博弈論又被稱為對策論(Game Theory),既是現代數學的一個新分支,又是運籌學的一門重要學科,是研究具有斗爭或競爭性質現象的數學理論和方法。博弈論考慮游戲中個體的預測行為和實際行為,并研究它們的優化策略①。
二、大學課堂座位之象
大學課堂座位主流現象是提前上課占座,已經屢見不鮮,并且屢禁不止。占座即搶占有利位置,在大學課堂中出現這樣的行為,歸根結底,學校硬件和軟件設施不完善。例如有的課程屬于重點課程,需要學生聽清教師的授課,要求看清大屏幕,這時候有利位置就顯得尤為重要,就會出現占座現象。占座現象是不公平的,有的學生先到教室放一本書、一個包或者寫一張紙條為其他沒有來的同學占座,導致后來的學生很難選擇有利的位置。大學生上課占座就是一場博弈、一場競爭,誰占到有利位置,誰在這場博弈中就是贏家。
三、大學課堂座位現象的博弈論視角分析
從經濟學中的博弈論視角進行分析,大學生上課占座現象多為學生與學生的博弈、教師與學生的博弈、教師與教師的博弈、教師與學校的博弈所致。
(一)學生與學生的博弈:考試成績。
高校培養的學生合格與否,關鍵看兩個方面:一是大學生掌握的知識、技能是否符合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二是大學生是否具備適應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的基本素質②。可見,培養大學生的競爭與合作意識是素質教育的關鍵③。但是大學生上課占座現象越發激烈,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博弈越發嚴重,已經超過了素質教育的本意,除了學業的博弈之外,還應該有合作意識。大多數大學考試分數中有平時成績這一項,可能大多數教師會看重坐在前排的學生,導致學生都非常積極地占座位,以期期末給定的平時成績高一點,學生與學生的博弈或者說競爭出于分數主義而非知識掌握積累訴求。
(二)教師與學生的博弈:教學所需。
學校教學中的主要矛盾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矛盾,也就是說,教師教授的知識與學生掌握的知識之間的差異,現在學生各有差異,有的時候教師教學不能統一要求,更不可以一刀切,教師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如教師嚴格要求,講授的知識難度較大,實際學生理解能力偏低,這樣教師講授課程時不得不降低標準,迎合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變得大學不再是大學。這是教師正常講授知識難度與學生理解差異的博弈。再者,教室里的大屏幕,通常只有坐在前排的學生才可以看清楚,每次當教師想找學生閱讀時,只能找前排的學生,坐在后排的學生學習狀況不佳,教師只能要求前排學生配合讓課程順利進行下去。這是教師在課堂中要求每一位學生配合與學生實際要求的博弈,最后是教師不得不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調整教學。
(三)教師與教師的博弈:業務能力。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高校教師的流動現象已經屢見不鮮,一是自動離職,二是被動解聘。可見高校教師與教師之間的競爭或者說博弈是經常性的,教師博弈的是科研和教學,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使課堂教學有序進行,為了與其他教師有效競爭,為了增強教學效果,為了讓自己的期末考核分數高一點,只能把更多課堂參與機會留給前排學生,學生認為坐在前排平時分數會高,既滿足了教師的教學需求,又滿足了學生的分數愿望。
(四)學校與教師的博弈:教研水平。
學校與教師的博弈體現在學校對教師的高規格要求,比如課堂教學效果達到一定標準,科研達到一定調試等。教師常常被限制在學校的要求之下的,這樣學校與教師之間是存在矛盾的。教師為了響應學校的號召,必須按照學校要求的做,這樣才不會丟掉飯碗。比如學校重視科研,教師就想盡辦法發論文,有的教學好的教師由于科研能力不強,由于學校的要求,往往放棄教學。
四、博弈論視角下大學生占座合理化建議
(一)學生要強化公平意識,拒絕占座。
學生要具有公平意識,每個學生在座位選擇上是公平的,不能出現占座、替別人占座等不公平現象,這種行為是不提倡的。要從根本上減少占座行為,首先應培養大學生的公平意識,由于現在學生大多數是“90后”,家中幾乎沒有兄弟姐妹,是家中的“小皇帝”,或者“小公主”,不太懂得關心人,不太懂得理解人,就需要外界的約束,如班級干部、學生會、輔導員、教師的共同努力。
(二)教師要優化課堂教學,增強教學效果。
每個教師都要讓自己的課堂變得越來越好,讓自己的課堂越來越精彩,付出努力,并且每位教師都要團結協作,而不是惡意競爭。可能某些教師之間會有一個小圈子,總是禁錮在這個小圈子之中是不對的,課堂教學應該集百家之言,多學習,多聽聽優秀教師的課程,多進修學習,多做一些調查,這樣能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讓自己的教學越來越好,每堂課都是這樣精彩,每個教師的課都是這樣精彩,那么大學生的知識儲備也會提升。
(三)學校要合理處理教學與科研關系,均衡發展。
學校要想均衡發展和長遠發展,必須注重教學和科研兩手抓,而且兩手都要硬,如果高校只注重教學能力,而忽略科研,一所沒有科研能力的高校與中小學無異,能做到知識的傳播,卻做不到知識的創造,現在是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時代,一所沒有創新精神的高校遲早會被淘汰。高校只注重科研而忽略教學是不可以的,能夠創新知識卻不能將創新知識傳播給學生,這也是徒勞的。可見,學校要想長足發展,科研和教學要均衡抓住。
注釋:
①http://baike.haosou.com/doc/1475870-1560632.html
②胡祖吉.論大學生競爭意識的培養[J].浙江林學院學報,1997(14):208.
③施章清,方海明.高師學生合作與競爭意識現狀調查[J].青年研究,2002(03):22-26.
參考文獻:
[1]http://baike.haosou.com/doc/1475870-1560632.html
[2]胡祖吉.論大學生競爭意識的培養[J].浙江林學院學報,1997(14):208.
[3]施章清,方海明.高師學生合作與競爭意識現狀調查[J].青年研究,2002(03):22-26.
[4]莊玲玲.“博弈論”視野下的高校教師流動[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05):151-153.
[5]呂璇.芻議大學生占座的原因與解決對策[J].時代教育,2012:266.
[6]金瑋,邱佳青,朱林源,沈揚東.大學生校園教室占座現象的統計分析[J].學校管理研究,2013:317-319.
[7]李寶斌,許曉東.高校教師評價中的博弈分析及正能量激發[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3(06):81-85.
[8]宋立華,李如密.教師的“言說”與“傾聽”:超越博弈走向共生[J].全球教育展望,2011(12):9-13.
[9]孫艷明.淺談“90后”大學生占座現象與最后一排效應[J].科技信息,2012(19):169.
項目名稱:課題項目:1.地方民辦高師院校學前教育本科生專業認同研究.2015年吉林師范大學博達學院高等教育研究課題;2.產教融合視閾下的專業群轉型發展路徑研究.2016年吉林省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2016ZCY150);3.眾創時代下構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探索與實踐.2015年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重點課題【吉教高字(2015)32號】。